痧证文献整理与刮痧现代研究
全新正版、请看图片。在痧证古今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校勘整理了22本痧证代表性专著,对历代医家对痧证的理论阐述和应用经验进行了归纳,梳理痧证理论发展的脉络,并探讨了痧证现代研究和临床技术应用。全书内容丰富,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平和实用价值,对中医理论研究者与临床工作者均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拥有了本书,不需要再购买其它有关“痧”证的书籍了,极具使用价值和收藏价值!
¥
195
九五品
仅1件
作者王莹莹 杨金生
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ISBN9787506777285
出版时间2015-08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大16开
纸张胶版纸
字数1502千字
货号赵
上书时间2024-09-09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五品
-
全新正版,实物拍照。豪华大16开,庞然大物,售后不退!
- 商品描述
-
内容简介
《痧证文献整理与刮痧现代研究》在痧证古今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校勘整理了22本痧证代表性专著,对历代医家对痧证的理论阐述和应用经验进行了归纳,梳理痧证理论发展的脉络,并探讨了痧证现代研究和临床技术应用。全书内容丰富,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平和实用价值,对中医理论研究者与临床工作者均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目 录
上篇痧证理论与文献传承关系研究
中篇历代痧证古籍点校整理和集萃研究
下篇刮痧现代研究
附录刮痧标准规范辑录
在线试读
总之,痧证病名的产生是随着实践的深入,认识的提高而产生的,是疾病病名分类逐步由笼统到详细的结果,是医家们对痧证诊治经验加以理论总结的结果。但由于医家对痧证病因认识的不统一,痧证见症亦多,见状呼名而致名目纷繁,使痧证成为多种病症的总称,而不是某一种病的专称,并且痧证变幻迅速,有隐伏于别病中者,更有医不及时或治不得法,并发他病者,故清代有“无人不痧,无病不痧”“怪病之谓痧”之说。与之前相比,清代痧证名称繁多,出现了痧胀、痧气、痧秽、臭毒、番痧、刺肋伤寒、阴阳毒、满痧、瘟痧、疫痧、斑痧、中恶、白虎等异名,其子病名更是甚多,以痧命名的病症多达百种以上,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疾病。因此,在同一部古籍,包括痧证专著中,经常会有痧病、痧胀、痧症、翻、挣、吊脚痧、烂喉痧等名称同时出现,造成了痧证名称的混乱。此外,痧证相关异名的出现,也更加说明痧证并非古无是病,仅是名称不同,治法不同而已。
小结:痧证初是指具有寒傈、头痛、壮热、手足厥冷等表现,艾灸得沙的“沙子病”。之后医家由于在病因认识方面存在分歧,加上采用根据症状命名痧证的方法,造成痧证与杂病、伤寒、疫病混淆的现象日趋严重。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