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组方临床应用
北京名医世纪传媒。全新正版,请看图片。本书以单味中药为主线,整理疑难杂病特效验方、奇效秘方共8000余方,其中单味药方剂3000余个,复方5000余个,内容涵盖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循环血液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妇产科疾病、儿科疾病、男科疾病、外科疾病、五官科疾病及癌症等。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适合中医师、全科医师临床参考,亦可供初出校门的医学生阅读。
¥
199
九五品
仅1件
作者余孟学,杨德钱
出版社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72506901
出版时间2022-03
版次2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678页
字数960千字
货号赵
上书时间2023-11-2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五品
-
全新正版
- 商品描述
-
内容简介
《中药组方临床应用》由著名老中医余孟学老先生据50余年临床工作经验编写而成。本书以单味中药为主线,整理疑难杂病特效验方、奇效秘方共8000余方,其中单味药方剂3000余个,复方5000余个,内容涵盖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循环血液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妇产科疾病、儿科疾病、男科疾病、外科疾病、五官科疾病及癌症等。每方有临床应用、处方组成、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等。本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适合中医师、全科医师临床参考,亦可供初出校门的医学生阅读。
作者简介
余孟学,出身中世家,主任中医师、教授、卫生学院院长。重庆中医药学会老中医专家委员会委员。从医60余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著有《中医入门捷要》《疑难杂病:临证效验方》《疑难杂病一病一议》《中医辨证治疗肝病》,发表医学论文20余篇。
杨德钱,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重庆市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肺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重庆市中医药行业协会名中医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高血压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等级评审专家,重庆市卫生技术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专家。发表医学论文86篇、医学著作2部。
前 言
中药是中华民族历代医治和预防疾病的主要武器。几千年来,中药能治病和防病,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理论。对这种理论,只能结合当时的哲学、文化,从抽象的角度去阐明中药药性理论,如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等。
古人谓“用药如用兵”,凡病者用中药治疗,犹如打仗战胜敌人一样,只有准确无误,才能药到病除。
用中药治病防病,历代不仅是具有技术资质的医师在临床应用,凡识字的人及代代口头传承的庶民百姓也在应用,而且还积累了不少的宝贵经验。
中药防病治病,为繁衍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起到了关键作用,而且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上古神农尝百草以前,基本上是单味药治病防病,就是所谓单方。单味药治病防病的功效,大部分被我们认识,并通过现代科研手段,进行了化学的理论分析,取得了不少成果。不过,分析与应用还存在着一些差距,部分单味药的药性、功效、应用还没被我们完全认识,仍有探讨研究的必要。
单味药治病防病,是正规治疗以外的辅助治疗,因其“力专效宏”“简、验、便、廉”,从古至今都乐于被人们所采用。以后还会继续受到人们的重视,以解决某些难治的疾病。
如薏苡仁治风湿病,黄连治疗和预防“三高”症,枸杞子治疗视神经病,白及治疗结核病,天麻治疗癫痫病、痴呆症,水蛭治疗脑血管病、食管癌,麻黄治疗哮喘病,葛根治疗脑血管病,淫羊藿治疗风湿病,蒲公英治疗静脉炎、乳腺炎,白矾治疗痔、子宫脱垂等,都是不可忽视的好方法,而且还会长盛不衰。
中药配伍成方剂,是上古时候,人们在应用单味药物治病防病时,有时候疗效不甚满意,于是就想到了再加用1味药物进行配伍,结果产生了很好的疗效。后来,发展为加用2味、3味及更多的药物,治愈了大量的大病、重病。因此,中医配伍的理论,在发展过程中,便产生了“君、臣、佐、使”“七方、十剂”“七情”“合和”等经典理论,为中药的临床应用,起到了规范、标准、实用的作用。
中药配伍的方剂,汗牛充栋,数以万计,不胜枚举,以各种方式命名的方剂,都是一个目的,以“实用”为原则。
本书受历代以药物命名方剂的启迪,如麻黄汤、桂枝汤、银翘散、当归四逆汤、黄连解毒汤、犀角地黄汤、龙胆泻肝汤等,故采用以药物名命名方剂,方剂组成原则,是根据临床用药经验,重点突出药物的主要功效。
编著本书,历时十年,并不是别出心裁,标新立异。开始是探讨、研究中药单味药的功效、临床应用,试图找到新的功效和适用病症,以偏验方的形式写成稿。在编著初稿过程中,感到有重新组方的必要。由于笔者长期从事中医临床工作60余年,各类疾病都治疗过,经方、时方、现代方都在应用,特别是应用药名组成的方剂,屡用不衰。故此,以药物名配伍成的“配成方治大病”的方剂思路就形成了。
此书以“实用”为主,理论知识较少,特别适合临床医师,大专院校学生和广大中医药爱好者阅读借鉴,甚至没有学习过中医药的爱好者,也可学习参考。此书尚有不足之处,望读者雅正,不胜感谢。
附:阅读本书的几点说明
1.凡“取上药”者,均为处方的全部药材,非取部分。
2.凡“适量”者,应根据病情轻重缓急决定用量,随症用药。
3.凡“清水煎”者的清水量,应按传统及中医方剂学的规范,发散辛甘药者,用清水量是原药材的3~5倍量;酸苦厚味者,用清水量是原药材的5~7倍量。再灵活点,根据药材的质地,如花、叶、草本、果实、木本、根、块等确定清水用量。
4.煎煮时间:发散辛甘药材者,水沸后,煎30分钟左右,宜武火短煎;酸苦厚味药材者,水沸后,煎煮1~1.5小时,宜先武火后文火。
5.其他膏、丹、丸、散、浸膏、酒、茶等按传统及中医方剂学规范使用。
目录
第一章 解表药
第一节 发散风寒药
一、麻黄
二、桂枝
三、细辛
四、紫苏
五、荆芥
六、防风
七、羌活
八、藁本
九、白芷
十、苍耳子
十一、辛夷
十二、鹅不食草
十三、生姜(附:生姜皮、生姜汁)
十四、葱白
十五、香薷
第二节 发散风热药
一、薄荷
二、牛蒡子
三、蝉蜕
四、葛根
五、柴胡
六、升麻
七、桑叶
八、菊花
九、蔓荆子
第二章 清热药
第一节 清热泻火药
一、石膏
二、知母
三、天花粉
四、栀子
五、夏枯草
六、决明子
七、青葙子
八、猪胆汁
第二节 清热燥湿药
一、黄芩
二、黄连
三、黄柏
四、龙胆
五、苦参
六、白鲜皮
第三节 清热凉血药
一、生地黄
二、玄参
三、牡丹皮
四、赤芍
五、紫草
六、水牛角
第四节 清热解毒药
一、金银花
二、连翘
三、蒲公英
四、蚤休(重楼)
五、板蓝根
六、青黛
七、鱼腥草
八、败酱草
九、马齿苋
十、鸦胆子
十一、土茯苓
十二、穿心莲
十三、半边莲
十四、白花蛇舌草
十五、半枝莲
十六、山慈姑
第五节 清虚热药
一、青蒿
二、地骨皮
第三章 泻下逐水药
一、大黄
二、芒硝
三、番泻叶
四、芦荟
五、甘遂
六、京大戟
七、芜花
八、牵牛子
九、商陆
十、巴豆
第四章 祛风湿药
第一节 祛风除湿散寒药
一、独活
二、威灵仙
三、川乌
四、草乌
五、雷公藤
六、白花蛇
七、乌梢蛇
八、木瓜
第二节 祛风除湿清热药
一、秦艽
二、防己
……
第五章 芳香化湿药
第六章 利水渗湿药
第七章 温里药
第八章 理气药
第九章 消食药
第十章 驱虫药
第十一章 止血药
第十二章 活血化瘀药
第十三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
第十四章 安神药
第十五章 平肝息风药
第十六章 开窍药
第十七章 补益药
第十八章 收涩药
第十九章 涌吐药
第二十章 外用药及其他
参考文献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