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医学史.
  • 中国医学史.
  • 中国医学史.
  • 中国医学史.
  • 中国医学史.
  • 中国医学史.
  • 中国医学史.
  • 中国医学史.
  • 中国医学史.
  • 中国医学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医学史.

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修订版 供中医、中药、针灸专业用)五版教材系列,全新正版。本书是由卫生部全国高等中医药教材编审委员会组织编写和审定的,供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供中医、中药、针灸专业用的教材。著名的中医五版教材,老一辈中医学家集体智慧的结晶!

32 九五品

仅1件

湖南岳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甄志亚,傅维康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32340309

出版时间1997-06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195页

字数300千字

货号

上书时间2023-04-06

盛世中医师的书店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全新正版
商品描述
内容简介
    《中国医学史(供中医、中药、针灸专业用 修订版)/高等医药院校教材》的主要内容包括医药的起源远古—公元前21世纪、卫生保健、居处、衣着、用火、导引、婚姻、医药知识、药物、针灸、针法、灸法、外治法、其他几种医药起源论、“医源于圣人”、“医源于巫”、“医源于动物本能”、传说中的医学人物、早期的医药卫生活动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6年(夏—春秋)、对疾病的认识和诊治、对疾病的认识、甲骨文关于疾病的记载、固定病名的出现、对自然条件与人体发病关系的认识等等。
    《中国医学史(供中医、中药、针灸专业用 修订版)/高等医药院校教材》是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的一册,供中医、中药、针灸专业用。

前言
  由国家组织编写并审定的高等中医院校教材从初版迄今已历二十余年。其间曾进行了几次修改再版,对系统整理中医药理论、稳定教学秩序和提高中医教学质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随着中医药学的不断发展,原有教材已不能满足并适应当前教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需要。
  为了提高教材质量,促进高等中医药教育事业的发展,卫生部于一九八二年十月在南京召开了全国高等中医院校中医药教材编审会议。首次成立了全国高等中医药教材编审委员会,组成32门学科教材编审小组。根据新修订的中医、中药、针灸各专业的教学计划修订了各科教学大纲。各学科编审小组根据新的教学大纲要求,认真地进行了新教材的编写。在各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贯彻了一九八二年四月卫生部在衡阳召开的“全国中医医院和高等中医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汲取了前几版教材的长处,综合了各地中医院校教学人员的意见;力求使这套新教材保持中医理论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正确处理继承和发扬的关系;在教材内容的深、广度方面,都从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出发,注意符合教学的实际需要和具有与本门学科发展相适应的科学水平;对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同时又尽量减少了各学科间教材内容不必要的重复和某些脱节。通过全体编写人员的努力和全国中医院校的支持,新教材已陆续编写完毕。
  本套教材计有医古文、中国医学史、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内经讲义、伤寒论讲义、金匮要略讲义、温病学、中医各家学说、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眼科学、中医耳鼻喉科学、中医伤科学、针灸学、经络学、腧穴学、刺灸学、针灸治疗学、针灸医籍选、各家针灸学说、推拿学、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等三十二门。其中除少数教材是初次编写者外,多数是在原教材,特别是在二版教材的基础上充实、修改而编写成的。所以这套新教材也包含着前几版教材编写者的劳动成果在内。
  教材是培养社会主义专门人才和传授知识的重要工具,教材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人才的培养。要提高教材的质量,必须不断地予以锤炼和修改。本套教材不可避免地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因而殷切地希望各地中医药教学人员和广大读者在使用中进行检验并提出宝贵意见,为进一步修订作准备,使之成为科学性更强、教学效果更好的高等中医药教学用书,以期更好地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四化建设和中医事业发展的需要。

目  录
导论

1. 医药的起源远古—公元前21世纪
1.1 卫生保健
1.1.1 居处
1.1.2 衣着
1.1.3 用火
1.1.4 导引
1.1.5 婚姻
1.2 医药知识
1.2.1 药物
1.2.2 针灸
1.2.2.1 针法
1.2.2.2 灸法
1.2.3 外治法
1.3 其他几种医药起源论
1.3.1 “医源于圣人”
1.3.2 “医源于巫”
1.3.3 “医源于动物本能”
1.4 传说中的医学人物

2. 早期的医药卫生活动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6年(夏—春秋)
2.1 对疾病的认识和诊治
2.1.1 对疾病的认识
2.1.1.1 甲骨文关于疾病的记载
2.1.1.2 固定病名的出现
2.1.1.3 对自然条件与人体发病关系的认识
2.1.2 对疾病的诊治
2.2 医学理论的萌芽
2.2.1 相关的几种哲学思想
2.2.1.1 气、精、神
2.2.1.2 阴阳、五行
2.2.1.3 天人相应
2.2.2 病因学
2.2.3 预防医学思想
2.3 药物知识
2.3.1 药物知识的积累
2.3.2 酒的应用及其意义
2.3.3 汤液的制作
2.3.3.1 汤剂说
2.3.3.2 “五谷之液”说
2.4 卫生保健与医事制度
2.4.1 卫生保健
2.4.2 医学分科与医事制度
2.5 医与巫的斗争
2.6 古代医家

3.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公元前475—公元265年(战国—三国)
3.1 诸汉墓出土的医书
3.1.1 马王堆汉墓医书
3.1.1.1 脉灸经
3.1.1.2 《五十二病方》
3.1.1.3 帛画《导引图》
3.1.1.4 竹木简医书
3.1.2 江陵张家山汉墓竹简医书
3.1.2.1 《脉书》
3.1.2.2 《引书》
3.1.3 满城中山靖王墓出土的医用文物
3.1.4 武威汉简《治百病方》
3.2 早期的医学理论著作
3.2.1 《黄帝内经》
3.2.1.1 《内经》的产生
3.2.1.2 《内经》的基本精神和成就
3.2.1.3 《内经》的影响
3.2.2 《难经》
3.3 药物学的发展
3.3.1 战国以来药物学的发展概况
3.3.2 《神农本草经》
3.3.2.1 《神农本草经》的成书及其流传
3.3.2.2 《神农本草经》的内容和成就
3.4 辨证论治原则的确立
3.4.1 战国以来临证医学的发展概况
3.4.2 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
3.4.2 张仲景的生平
3.4.2.2 《伤寒杂病论》确立了辨证论治原则
3.4.2.3 《伤寒杂病论》对方剂学的贡献
3.4.2.4 《伤寒杂病论》的影响
3.5 主要医家及其成就
3.5.1 扁鹊
3.5.2 淳于意及其“诊籍”
3.5.3 涪翁与再传弟子郭玉
3.5.4 华佗

4. 医药学的全面发展公元265—960年(西晋—五代)
4.1 医学理论的提高
4.1.1 古医籍的整理和注释
4.1.1.1 (内经》
4.1.1.2 《伤寒杂病论》
4.1.2 脉学的总结与普及
4.1.2.1 《脉经》
4.1.2.2 《脉诀》
4.1.3 病因证候学的探索
4.1.4 医德规范的树立
4.2 药物学的进步
4.2.1 国家药典的诞生
4.2.2 药物品种的丰富
4.2.3 分类方法的进步
4.2.4 药物图谱的创制
4.2.5 药物炮制的规范
4.2.6 制药化学的先声
4.3 临证医学的显著进展
4.3.1 针灸科
4.3.1.1 《针灸甲乙经》
4.3.1.2 其他
4.3.2 内科
4.3.3 妇产科
4.3.4 小儿科
4.3.5 外科
4.3.6 按摩科
4.3.7 骨伤科
4.3.8 五官科
4.4 综合性医著
4.4.1 《肘后救卒方》
4.4.2 《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
4.4.3 《外台秘要》
4.4.4 藏医与<四部医典》
4.5 医学教育
4.6 中外医药交流
4.6.1 中朝医药交流
4.6.2 中日医药交流
4.6.3 中国与东南亚诸国的医药交流
4.6.4 中国与阿拉伯诸国的医药交流

5. 医药学的突出成就与医家的创新公元960—1368年(宋—元)
5.1 医政设施的进步
5.1.1 改进医事管理
5.1.2 开设国家药局
5.1.3 发展医学教育
5.2 古医籍的整理与研究
5.2.1 医籍的整理与刊行
5.2.2 方书的编著和发展
5.3 药物学的发展
5.4 临证各科的突出成就
5.4.1 病因病机学
5.4.2 诊断学
5.4.3 解剖学
5.4.4 针灸学
5.4.5 内科
5.4.6 外伤科
5.4.7 妇产科
5.4.8 儿科
5.4.9 法医学
5.5 金元医家的创新
5.5.1 刘完素——火热论
5.5.2 张元素——脏腑辨证论
5.5.3 张从正——攻邪论
5.5.4 李杲——脾胃论
5.5.5 王好古——阴证论
5.5.6 朱震亨——相火论
5.6 中外医药交流
5.6.1 中朝医药交流
5.6.2 户日医药交流
5.6.3 中国与东南亚诸国的医药交流
5.6.4 中国与印度、阿拉伯诸国的医药交流

6. 医药学在实践和理论上的新发展公元1368—1840年(明—清·鸦片战争前)
6.1 药物学与方剂学的发展
6.1.1 药物学
6.1.1.1 《本草发挥》
6.1.1.2 《救荒本草》
6.1.1.3 《滇南本草》
6.1.1.4 《本草集要》
6.1.1.5 (本草纲目》
6.1.1.6 《本草述》
6.1.1.7 《本草备要》
6.1.1.8 《本草从新》
6.1.1.9 《得配本草》
6.1.1.10 《本草纲目拾遗》
6.1.1.11 《植物名实图考》
6.1.2 方剂学
6.1.2.1 《普济方》
6.1.2.2 《医方考》
6.1.2.3 《祖剂》
6.1.2.4 《医方集解》
6.1.2.5 《成方切用》
6.1.2.6 《炮炙大法》
6.2 温病学说与人痘接种术
6.2.1 温病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6.2.1.1 明以前有关温病论述之梗概
……

7.近百年的中国医学公元1840~1949年(鸦片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