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筋骨病中医药防治理论与实践
本书以慢性筋骨病中医药防治为主题,从理论溯源、临床实践及名医经验等方面做了系统的阐述,突出中医药特色、技术操作严格规范、图文并茂、名医医案示范引领。在慢性筋骨病的内涵和外延、理论传承与创新、技术方法的梳理及实践经验的总结等方面做了大量创新性的工作,集理论性、科学性、实用性为一体,对于中医骨伤临床、科研、教学等工作大有裨益,对于提高基层医务人员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
58
全新
仅1件
作者杨 锋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ISBN9787513271356
出版时间2021-0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上书时间2022-09-17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全新正版,实物拍照
- 商品描述
-
内容简介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疾病谱也随之发生变化。骨伤科疾病中以骨退行性疾病为主的慢性筋骨病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影响着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成为骨伤科疾病的防治重点。中医药防治慢性筋骨病有着独特的优势,其理论体系完备、技术方法实用、疗效显著。本书以慢性筋骨病中医药防治为主题,从理论溯源、临床实践及名医经验等方面做了系统的阐述,突出中医药特色、技术操作严格规范、图文并茂、名医医案示范引领。在慢性筋骨病的内涵和外延、理论传承与创新、技术方法的梳理及实践经验的总结等方面做了大量创新性的工作,集理论性、科学性、实用性为一体,对于中医骨伤临床、科研、教学等工作大有裨益,对于提高基层医务人员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作者简介
陕西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主要从事中医药防治骨退行性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中医药行业专项项目1项,参与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多项。先后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著作6部。
前言/序言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和现代生活方式(如久坐、长时间低头、缺乏运动等)的影响,以颈肩腰腿痛为主要症状的骨关节退行性疾病和慢性劳损成为影响中老年人甚至部分青年人群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慢性筋骨病是由于人体自然退变或因创伤、劳损、外邪侵袭等因素加速筋骨的退变而形成的以疼痛、麻木、肿胀、活动受限、畸形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包括西医学的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症等一大类骨科疾病。其发病率高、危害性大、致残率高,易反复发作,且出现年轻化趋势。对于慢性筋骨病,中医学提倡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防治养一体化理念,也形成了以“肾主骨”“筋骨平衡”等为代表的中医特色理论和一大批中医特色诊疗和养生技术与药物,为慢性筋骨病的防治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
2019年,全国中医药大会的召开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的颁布为中医药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医药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作用进一步凸显,如何传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中医药内容成为全体中医人的历史使命。本人曾跟随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上海市名中医施杞教授,岐黄学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国家重点学科中医骨伤科学带头人王拥军教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陕西省名中医李彦民教授等骨伤名医名师学习,深得前辈学术思想精华,并不断守正创新。在慢性筋骨病理论与实践方面不断探索,提出“骨正筋柔、气血以流,筋骨平衡,以致中和”乃筋骨病防治最佳状态的观点。在此理念指导下,我们取得了平衡整脊法治疗脊柱退行性疾病、补肾法防治骨质疏松症、通络法治疗骨关节炎等一系列创新成果,并在临床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疗效,产生了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
目录
上篇 慢性筋骨病理论溯源与创新发展
第一章 慢性筋骨病概述
第一节 慢性筋骨病概念
第二节 慢性筋骨病的病因病机
第三节 慢性筋骨病的范畴
第四节 慢性筋骨病的辨证诊断
第五节 慢性筋骨病中医药治疗原则
第六节 慢性筋骨病中医健康管理
第二章 慢性筋骨病理论溯源与现代研究
第一节 慢性筋骨病历史沿革
第二节 “肾主骨”理论
第三节 筋骨辨证理论
第四节 筋骨平衡理论
第五节 慢性筋骨病四辨理论
第六节 脏腑经络理论
第七节 慢性筋骨病理论现代研究进展
中篇 中医药特色治疗技术
第三章 慢性筋骨病防治技术
第一节 中医特色治疗技术发展史
第二节 针刺疗法
第三节 艾灸疗法
第四节 推拿疗法
第五节 拔罐疗法
第六节 热敷疗法
第七节 热熨疗法
第八节 熏蒸疗法
第九节 洗泡疗法
第十节 蜡疗
第十一节 穴位贴敷疗法
第十二节 针刀疗法
第十三节 穴位注射疗法
第十四节 中药离子导入疗法
第四章 养生保健技术
第一节 练功疗法
第二节 八段锦
第三节 太极拳
第四节 五禽戏
第五节 易筋经
第五章 常见慢性筋骨病
……
下篇 名医经验拾萃
主要参考文献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