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我“封”采之书画泰斗孙其峰毛笔封
  • 真我“封”采之书画泰斗孙其峰毛笔封
  • 真我“封”采之书画泰斗孙其峰毛笔封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真我“封”采之书画泰斗孙其峰毛笔封

800 八五品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孙其峰

年代90年代 (1990-1999)

页数1页

上书时间2021-10-02

国粹堂

八年老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 最新上架
纪云龙(1924-,《中国青年报》创报元老、副总编辑,中国青年杂志社社长、总编辑,中国健康报社长、总编辑,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理事)怀念 耀邦同志的手稿16页,10页全部手写,6页打印后手写修改,内容全部关于耀邦关心、指导《中国青年报》的事例。
纪云龙(1924-,《中国青年报》创报元老、副总编辑,中国青年杂志社社长、总编辑,中国健康报社长、总编辑,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理事)怀念 耀邦同志的手稿16页,10页全部手写,6页打印后手写修改,内容全部关于耀邦关心、指导《中国青年报》的事例。 ¥380.00
民国31年(1942)中国农工银行天津分行毛笔公函2份4页,内容都是关于民国河北高阳籍实业家李叔良(1883-1954,颜料大王、阴丹士林大王)合记企业的债务偿还,钤杨天受(1899-1994,民国银行家,1920-23年先后毕业于清华学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冯玉祥西北银行创办人,建国后任天津市政协副主席、民建主委、清华大学天津校友会名誉会长)印,杨天受时任中国农工银行天津分行经理。
民国31年(1942)中国农工银行天津分行毛笔公函2份4页,内容都是关于民国河北高阳籍实业家李叔良(1883-1954,颜料大王、阴丹士林大王)合记企业的债务偿还,钤杨天受(1899-1994,民国银行家,1920-23年先后毕业于清华学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冯玉祥西北银行创办人,建国后任天津市政协副主席、民建主委、清华大学天津校友会名誉会长)印,杨天受时任中国农工银行天津分行经理。 ¥180.00
铁矛(1925-2017,著名摄影家、红色摄影师、首都新闻摄影学会会长,经典代表作包括《毛主席迎接伏罗希洛夫》、《聂帅和毛主席》、《周恩来总理和苏联少年》等)信札一通一页
铁矛(1925-2017,著名摄影家、红色摄影师、首都新闻摄影学会会长,经典代表作包括《毛主席迎接伏罗希洛夫》、《聂帅和毛主席》、《周恩来总理和苏联少年》等)信札一通一页 ¥280.00
名人签名签批-王昆(著名歌唱家、东方歌舞团团长,歌剧《白毛女》中“喜儿”的第一任扮演者,在中国音乐史上留下了《南泥湾》《北风吹》《秋收》等诸多不朽的经典)贺卡一件,上款落款手写
名人签名签批-王昆(著名歌唱家、东方歌舞团团长,歌剧《白毛女》中“喜儿”的第一任扮演者,在中国音乐史上留下了《南泥湾》《北风吹》《秋收》等诸多不朽的经典)贺卡一件,上款落款手写 ¥150.00
赵之(四十年代《东北工人报》创办人之一,《中国青年报》、《科技日报》元老,新中国第一批高级编辑之一,“建国以来成绩突出的科普作家”)信札一通2页,对过去媒体的工作总结只讲“我们”不体现“个体”作出反思和批评。
赵之(四十年代《东北工人报》创办人之一,《中国青年报》、《科技日报》元老,新中国第一批高级编辑之一,“建国以来成绩突出的科普作家”)信札一通2页,对过去媒体的工作总结只讲“我们”不体现“个体”作出反思和批评。 ¥80.00
五十年代初“平原省人民政府菏泽区公安处”毛笔公函一份,有一处自然撕开如图不缺肉不影响内容
五十年代初“平原省人民政府菏泽区公安处”毛笔公函一份,有一处自然撕开如图不缺肉不影响内容 ¥50.00
著名红学家、中国红学会发起人马国权教授致文学评论家、吉林作协副主席金钟鸣信札一通一页。马国权先生1980年在沈阳师大创建全国高校首个红学研究室和全国首个红学学术团体-辽宁红学会,是中国红学会发起人和三人筹备组之一。
著名红学家、中国红学会发起人马国权教授致文学评论家、吉林作协副主席金钟鸣信札一通一页。马国权先生1980年在沈阳师大创建全国高校首个红学研究室和全国首个红学学术团体-辽宁红学会,是中国红学会发起人和三人筹备组之一。 ¥80.00
聂铁钢(1929-,中国青年报元老,驻中南、湖南、湖北记者站负责人)关于1958年陪总理、陈老总、钱瑛部长参观麻城的中一人民公社,关于陪朝鲜领导人崔庸健和罗盛教从冰窟窿中救出的朝鲜少年崔莹与烈士母亲见面并充任方言翻译的经过等等,3大页。
聂铁钢(1929-,中国青年报元老,驻中南、湖南、湖北记者站负责人)关于1958年陪总理、陈老总、钱瑛部长参观麻城的中一人民公社,关于陪朝鲜领导人崔庸健和罗盛教从冰窟窿中救出的朝鲜少年崔莹与烈士母亲见面并充任方言翻译的经过等等,3大页。 ¥180.00
中国青年报元老周德宗信札一通一页附封,打印大量手写修改稿2页,关于亲历六十年代初贺敬之抒情长诗《雷锋之歌》的创作过程,自己和李群创作歌曲《我们要做雷锋式的好少年》的过程。
中国青年报元老周德宗信札一通一页附封,打印大量手写修改稿2页,关于亲历六十年代初贺敬之抒情长诗《雷锋之歌》的创作过程,自己和李群创作歌曲《我们要做雷锋式的好少年》的过程。 ¥50.00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