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捧出一束秘方与验方献给患者——女同胞的救星—对先兆流产和习惯性流产,及阳萎,疗效突出!1976年一6岁患者连续流产4次,西医多方诊治未愈。罗元凯接诊后,半年后便妊娠,顺利分娩。本书收集罗妇科长期应用和保存的秘方、验方——肾气、天癸、冲任的探讨和对妇科的关系;脾胃学说与妇科的关系··论肾与生殖;不孕不育症临床;妊娠合并全身病治则;阳萎中药治疗——“秘方、验方一束”中首次公布许多罗老临床实战验方
罗元凯 (1914-1995)广东南海县人。著名妇科中医学家。在中医妇产科方面造诣颇深,特别是对不孕不育等难治之病的治疗效著,蜚声医坛。 罗元恺22岁开始行医,50多年来专于妇科,他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他对先兆流产和习惯性流产(中医称为胎漏、胎动不安和滑胎)有深入的研究和良好的疗效。他出国访问时为当地华侨诊病,被报刊誉为“女同胞的救星”,甚至称为“送子观音”。
¥
689
八品
库存5件
作者罗元恺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年代不详
装帧平装
开本>其它
上书时间2023-09-2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八品
-
如图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罗元凯
(1914-1995)广东南海县人。著名妇科中医学家。在中医妇产科方面造诣颇深,特别是对不孕不育等难治之病的治疗效著,蜚声医坛。
出身于书香世家,其父其父罗棣华以儒通医。幼承庭训,于1930年考入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并与同学组成克明医学研究会,出版《克明医刊》。1935年毕业后留校任教。解放初期出任该校校长,兼任广东中医院院长及广东省中医进修学校副校长。1956年参与筹办广州中医学院,先后任金匮教研组、妇儿科教研组及妇产科教研室主任。从医执教50余年,长于内、儿、妇科,尤精于妇科。
1930年考入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就读,1935年罗元恺以总成绩第一毕业,并留校附属的广东中医院任住院医师。1938年日军直逼广州。罗元凯与家人离开广州,转道香港,行医谋生。1939年,其母校迁至香港授课,他受聘为金匮要略教师。1941年底香港被日军攻陷,学校再次停办。罗元恺于1942年初举家辗转前往广东北部之韶关市开业行医。
解放后,1950年罗元恺就任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校长。从1951年起,还兼任附属广东中医院院长。1956年,周恩来总理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在全国筹办4所中医学院,广州是其中之一。1956年9月广州中医学院招生开学,罗元恺兼任学院的金匮要略教研组组长。继任妇科教研室主任。
罗元恺从医几十年,重视肾脾气血,认为肾主先天,脾主后天,先后天协调,气血旺盛,则人体健壮,精神充足,抵抗力强,自可无病,即或偶膺疾病,病亦轻浅而易愈,妇女尤其如此。妇女的生理特点主要是月经与妊娠,月经与肾气的盛衰有直接的关系。临床验证,闭经、不孕或屡孕屡堕的患者亦多有肾虚表现。罗元恺据此提出女性的生殖调节轴为:肾气→天癸→冲任→胞宫。这与西医的生殖内分泌轴,即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实有相似之意义。他曾撰《肾气、天癸、冲任的探讨和对妇科的关系》一文加以阐述,并先后著有《论肾与生殖》、《不孕不育症的临床体会》、《闭经的调治》、《更年期综合征的调治》等文,以及《脾胃学说与妇科的关系》,从各个侧面详尽论述肾脾与生殖功能及妇科疾病的关系。罗元恺除了对肾脾的深入探讨之外,晚年对血瘀亦颇有研究。认为妇科虽虚证较多,但气滞血瘀也不少见,不仅可见之于痛经、子宫肌瘤等患者,有些不孕症也属此列。他从理论和临床上研究妇科血瘀证的治法
罗元恺22岁开始行医,50多年来一直没有脱离临床。专于妇科,他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他对先兆流产和习惯性流产(中医称为胎漏、胎动不安和滑胎)有深入的研究和良好的疗效。认为肾主先天,流产的主要原因在于肾气虚衰,冲任不固,防治之法应以补肾健脾、益气养血而固冲任为原则。他采用自创的“补肾固冲丸”为许多流产多次的妇女保住了胎儿,产下健康的孩子。有些病情复杂的病例,经他精心诊治也获痊愈。如1976年一位36岁的患者,曾连续流产4次,经中西药安胎均未效,其后4年不孕,且月经过多,但各项检查未见异常,多方诊治未愈。罗元恺接诊后,认为是肾气亏损为主,兼有脾虚、冲任不固,遂以补肾健脾调经为先,使经量恢复正常后,继续调补肾脾,半年后便妊娠,经安胎治疗后,顺利分娩,现在孩子已上中学了。
对于临床常见的痛经、他也有丰富的治疗经验,认为主要是气滞血瘀所致,治宜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因痛症须以止痛为急务,煎服汤药难以应急,故创制了“田七痛经胶囊”,经药理实验,证实有明显的解痉和镇痛作用。临床验证250多例,有效率89.2%。他出国访问时,除参加学术活动外,也为当地的人民和华侨诊病,被报刊誉为“女同胞的救星”,甚至称为“送子观音”,可见其医术及声誉之高。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