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脉者。阴阳之气也。有浮即有沉。有大即有小。有迟即有数——约刊于1746年。黄氏以歌诀形式论述26脉及其主病。歌诀在编法上有其特点,如介绍浮、沉等脉,即用浮、沉等韵编成该脉歌诀。各脉主病以《内经》记载为主,并扼要摘取《脉经》及后世脉学著述作为补充。后辑入《疡医大全》等医着中。中医古籍出版社出影印本
  • 脉者。阴阳之气也。有浮即有沉。有大即有小。有迟即有数——约刊于1746年。黄氏以歌诀形式论述26脉及其主病。歌诀在编法上有其特点,如介绍浮、沉等脉,即用浮、沉等韵编成该脉歌诀。各脉主病以《内经》记载为主,并扼要摘取《脉经》及后世脉学著述作为补充。后辑入《疡医大全》等医着中。中医古籍出版社出影印本
  • 脉者。阴阳之气也。有浮即有沉。有大即有小。有迟即有数——约刊于1746年。黄氏以歌诀形式论述26脉及其主病。歌诀在编法上有其特点,如介绍浮、沉等脉,即用浮、沉等韵编成该脉歌诀。各脉主病以《内经》记载为主,并扼要摘取《脉经》及后世脉学著述作为补充。后辑入《疡医大全》等医着中。中医古籍出版社出影印本
  • 脉者。阴阳之气也。有浮即有沉。有大即有小。有迟即有数——约刊于1746年。黄氏以歌诀形式论述26脉及其主病。歌诀在编法上有其特点,如介绍浮、沉等脉,即用浮、沉等韵编成该脉歌诀。各脉主病以《内经》记载为主,并扼要摘取《脉经》及后世脉学著述作为补充。后辑入《疡医大全》等医着中。中医古籍出版社出影印本
  • 脉者。阴阳之气也。有浮即有沉。有大即有小。有迟即有数——约刊于1746年。黄氏以歌诀形式论述26脉及其主病。歌诀在编法上有其特点,如介绍浮、沉等脉,即用浮、沉等韵编成该脉歌诀。各脉主病以《内经》记载为主,并扼要摘取《脉经》及后世脉学著述作为补充。后辑入《疡医大全》等医着中。中医古籍出版社出影印本
  • 脉者。阴阳之气也。有浮即有沉。有大即有小。有迟即有数——约刊于1746年。黄氏以歌诀形式论述26脉及其主病。歌诀在编法上有其特点,如介绍浮、沉等脉,即用浮、沉等韵编成该脉歌诀。各脉主病以《内经》记载为主,并扼要摘取《脉经》及后世脉学著述作为补充。后辑入《疡医大全》等医着中。中医古籍出版社出影印本
  • 脉者。阴阳之气也。有浮即有沉。有大即有小。有迟即有数——约刊于1746年。黄氏以歌诀形式论述26脉及其主病。歌诀在编法上有其特点,如介绍浮、沉等脉,即用浮、沉等韵编成该脉歌诀。各脉主病以《内经》记载为主,并扼要摘取《脉经》及后世脉学著述作为补充。后辑入《疡医大全》等医着中。中医古籍出版社出影印本
  • 脉者。阴阳之气也。有浮即有沉。有大即有小。有迟即有数——约刊于1746年。黄氏以歌诀形式论述26脉及其主病。歌诀在编法上有其特点,如介绍浮、沉等脉,即用浮、沉等韵编成该脉歌诀。各脉主病以《内经》记载为主,并扼要摘取《脉经》及后世脉学著述作为补充。后辑入《疡医大全》等医着中。中医古籍出版社出影印本
  • 脉者。阴阳之气也。有浮即有沉。有大即有小。有迟即有数——约刊于1746年。黄氏以歌诀形式论述26脉及其主病。歌诀在编法上有其特点,如介绍浮、沉等脉,即用浮、沉等韵编成该脉歌诀。各脉主病以《内经》记载为主,并扼要摘取《脉经》及后世脉学著述作为补充。后辑入《疡医大全》等医着中。中医古籍出版社出影印本
  • 脉者。阴阳之气也。有浮即有沉。有大即有小。有迟即有数——约刊于1746年。黄氏以歌诀形式论述26脉及其主病。歌诀在编法上有其特点,如介绍浮、沉等脉,即用浮、沉等韵编成该脉歌诀。各脉主病以《内经》记载为主,并扼要摘取《脉经》及后世脉学著述作为补充。后辑入《疡医大全》等医着中。中医古籍出版社出影印本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脉者。阴阳之气也。有浮即有沉。有大即有小。有迟即有数——约刊于1746年。黄氏以歌诀形式论述26脉及其主病。歌诀在编法上有其特点,如介绍浮、沉等脉,即用浮、沉等韵编成该脉歌诀。各脉主病以《内经》记载为主,并扼要摘取《脉经》及后世脉学著述作为补充。后辑入《疡医大全》等医着中。中医古籍出版社出影印本

脉原 脉名 脉类 寸关尺脏腑部位 诊法 平脉 病脉 主诸病脉 可治病脉 诸可治病脉 死脉 诸病死脉 奇经 内经切脉之图 浮 洪 虚 芤革 散 微 沉牢 伏 实 迟 缓 数 结 促 代 弦 紧 长 短 细 涩 滑 动 胎脉 附送戴原礼还浦阳序 赠医师葛某序 赠医师贾某序

389 八品

库存5件

福建福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清·黄蕴兮撰

出版社1981年中医古籍出版社出影印本

年代不详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上书时间2023-05-16

磬风书局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最新上架
髋关节脱位后的侧卧复位即为本书首创。清代钱松溪参《正骨心法要旨》精义,合平日试验真传而作,内容精要翔实撰。 【卷一:人身骨度、名位、伤科器具和脉诀。骨度按头部、胸腹部、背部、侧部、四肢部详列尺寸、名位与受伤后致命程度并述,皆附图;器具列攀索、叠砖、腰柱、木板、杉篱、抱膝等;脉诀以四字歌诀简述损伤脉象,辨病情轻重,决预后吉凶】【卷二:阐述损伤证治三十六则,第一至第五则为金疮论治、
髋关节脱位后的侧卧复位即为本书首创。清代钱松溪参《正骨心法要旨》精义,合平日试验真传而作,内容精要翔实撰。 【卷一:人身骨度、名位、伤科器具和脉诀。骨度按头部、胸腹部、背部、侧部、四肢部详列尺寸、名位与受伤后致命程度并述,皆附图;器具列攀索、叠砖、腰柱、木板、杉篱、抱膝等;脉诀以四字歌诀简述损伤脉象,辨病情轻重,决预后吉凶】【卷二:阐述损伤证治三十六则,第一至第五则为金疮论治、 ¥688.00
二三十年代中国摄影美学;新中国新闻摄影三十二年历史的回顾;拾年动乱与拨乱反正;三十二年基本经验 ;中国新闻摄影本世纪二十年代变化;本世纪三十年代发展; 三十年代摄影美学思想;七十年代对于新闻摄影新要求;1950年以前我国新闻摄影界;1984年我国新闻摄影;《晋察冀画报》诞生;西北战场及一野的摄影;华北战场及华野的摄影;东北战场及四野的摄影;华东战场及三野的摄影;中原战场与二野的摄影工
二三十年代中国摄影美学;新中国新闻摄影三十二年历史的回顾;拾年动乱与拨乱反正;三十二年基本经验 ;中国新闻摄影本世纪二十年代变化;本世纪三十年代发展; 三十年代摄影美学思想;七十年代对于新闻摄影新要求;1950年以前我国新闻摄影界;1984年我国新闻摄影;《晋察冀画报》诞生;西北战场及一野的摄影;华北战场及华野的摄影;东北战场及四野的摄影;华东战场及三野的摄影;中原战场与二野的摄影工 ¥388.00
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女子教会大学。-上世纪30-40年代抗战中国女大学生的模样....运动会,抗战时托儿所,华西坝露天电影..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抗日战争爆发后,分散在上海、武汉、成都三地办学。1938年1月集中迁至四川成都华西坝。1939年添设家政系。抗战胜利后,于1946年9月在南京原址招生开学。民国金陵女子文理学院1915年至1951年图片集——--..铜板精美印刷
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女子教会大学。-上世纪30-40年代抗战中国女大学生的模样....运动会,抗战时托儿所,华西坝露天电影..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抗日战争爆发后,分散在上海、武汉、成都三地办学。1938年1月集中迁至四川成都华西坝。1939年添设家政系。抗战胜利后,于1946年9月在南京原址招生开学。民国金陵女子文理学院1915年至1951年图片集——--..铜板精美印刷 ¥388.00
阿尔伯特·冯·勒·寇克,一个德国考古学家三次参加德国远征队丝路寻宝亲历实录:在十九世纪二十世纪之交来自英、法德、俄、美等七个国家的考古学家,纷纷前往西域探险,在丝路沿线寻找被大漠吞噬的古城。这场竞赛以德国人斩获最多,在一九〇二年到一九〇四年间共派出四梯远征队深入南疆。-德国考古学家阿尔伯特·冯·寇克负责带领第二和第四梯次远征队,成绩最为可观。附有101幅铜版老照片!——
阿尔伯特·冯·勒·寇克,一个德国考古学家三次参加德国远征队丝路寻宝亲历实录:在十九世纪二十世纪之交来自英、法德、俄、美等七个国家的考古学家,纷纷前往西域探险,在丝路沿线寻找被大漠吞噬的古城。这场竞赛以德国人斩获最多,在一九〇二年到一九〇四年间共派出四梯远征队深入南疆。-德国考古学家阿尔伯特·冯·寇克负责带领第二和第四梯次远征队,成绩最为可观。附有101幅铜版老照片!—— ¥388.00
年授予:我的西藏; 陈宗烈:雪域风云; 蓝志贵:从1950到1970; 蒙紫:奉命入藏采访;. 许安宁:西藏八年;刘铁生;任何一张照片都是永不生锈的炮弹; 扎西次登 ;西藏在我的镜头里; 旺久多吉 ;我的西藏 附录:我的父亲德木单增嘉措; 宗同昌 ;探寻遥远的故事烈;. 成卫东 我与两世班禅 ;薛华克; 心灵的家园 ;土登; 记录是我们的责任; 车刚; 感恩西藏;阿旺洛桑; 记录我心中的西藏
年授予:我的西藏; 陈宗烈:雪域风云; 蓝志贵:从1950到1970; 蒙紫:奉命入藏采访;. 许安宁:西藏八年;刘铁生;任何一张照片都是永不生锈的炮弹; 扎西次登 ;西藏在我的镜头里; 旺久多吉 ;我的西藏 附录:我的父亲德木单增嘉措; 宗同昌 ;探寻遥远的故事烈;. 成卫东 我与两世班禅 ;薛华克; 心灵的家园 ;土登; 记录是我们的责任; 车刚; 感恩西藏;阿旺洛桑; 记录我心中的西藏 ¥288.00
并附:肾与膀胱病治法选方简表,附方索引,附方。纹革幸存三十五个肾病医案。丁氏内科中医肾病代表人物,海派肾王——已故上海龙华肾病名家徐崧年遗世医案医方 —全国首创肾病医治清利之法。整理历代医籍中与肾、膀胱病有关的中药处方,摘录方剂164 首,临床逐一验证其疗效,去伪存真,形成中医治肾徐氏体系—,非复印件。
并附:肾与膀胱病治法选方简表,附方索引,附方。纹革幸存三十五个肾病医案。丁氏内科中医肾病代表人物,海派肾王——已故上海龙华肾病名家徐崧年遗世医案医方 —全国首创肾病医治清利之法。整理历代医籍中与肾、膀胱病有关的中药处方,摘录方剂164 首,临床逐一验证其疗效,去伪存真,形成中医治肾徐氏体系—,非复印件。 ¥288.00
继承祖传“金针拨白内障手术”曾使很多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韦老诊治眼科常见病、多发病以及某些疑难眼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他对角膜病和视种经萎缩更有独特见解,临床疗效显著。。 本书所载仅系韦老近二十余年的部分验案,全书内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韦老对18种眼病(87例)的治疗经验;第二部分重点介绍经验方和常用方
继承祖传“金针拨白内障手术”曾使很多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韦老诊治眼科常见病、多发病以及某些疑难眼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他对角膜病和视种经萎缩更有独特见解,临床疗效显著。。 本书所载仅系韦老近二十余年的部分验案,全书内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韦老对18种眼病(87例)的治疗经验;第二部分重点介绍经验方和常用方 ¥388.00
唐诗人元结主张诗歌为政治教化服务,能济世劝俗,补阙拾遗,“上感于上,下化于下”;反对当时诗坛“拘限声病,喜尚形似”的不良风气,开新乐府运动之先声。  他的诗歌有强烈的现实性,触及天宝中期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元结散文,不同流俗,或直举胸臆,或托物刺讥,都出于愤世疾俗,忧道悯人,揭露人间伪诈,鞭挞黑暗现实能。。其它散文如书、论、序、表、状之类,均刻意求古,意气超拔,和当时文风不同
唐诗人元结主张诗歌为政治教化服务,能济世劝俗,补阙拾遗,“上感于上,下化于下”;反对当时诗坛“拘限声病,喜尚形似”的不良风气,开新乐府运动之先声。 他的诗歌有强烈的现实性,触及天宝中期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元结散文,不同流俗,或直举胸臆,或托物刺讥,都出于愤世疾俗,忧道悯人,揭露人间伪诈,鞭挞黑暗现实能。。其它散文如书、论、序、表、状之类,均刻意求古,意气超拔,和当时文风不同 ¥288.00
著名收藏家王守谦编著,民国念四年(1935年)上海寰球邮币公司初版发行,中英文对照,含机制银铜元图片百余幅,其中珍稀品种不胜枚举,同年作者举办全国第一届稀见币展览,搜罗近现代罕见机制币之沿革、市价并绘图解说,为国人首部编撰之近现代机制币书籍;作者于一九三五年举办了中国第一届稀见币展览会。搜罗中国稀见币的沿革史,铜圆鼓铸之起源,稀见金银铜币之市价,货币的面值表及各种稀见币图说等...图文并茂
著名收藏家王守谦编著,民国念四年(1935年)上海寰球邮币公司初版发行,中英文对照,含机制银铜元图片百余幅,其中珍稀品种不胜枚举,同年作者举办全国第一届稀见币展览,搜罗近现代罕见机制币之沿革、市价并绘图解说,为国人首部编撰之近现代机制币书籍;作者于一九三五年举办了中国第一届稀见币展览会。搜罗中国稀见币的沿革史,铜圆鼓铸之起源,稀见金银铜币之市价,货币的面值表及各种稀见币图说等...图文并茂 ¥388.00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商品描述
,脉学著作。一卷。中文名 脉确 初    刊 1746年 性    质 脉学著作 作    者 黄蕴兮清·黄蕴兮撰。约刊于1746年。黄氏以歌诀形式论述26脉及其主病。歌诀在编法上有其特点,如介绍浮、沉等脉,即用浮、沉等韵编成该脉歌诀。各脉主病以《内经》记载为主,并扼要摘取《脉经》及后世脉学
目录
1 脉确
▪ 简介
▪ 序
《脉确》
作者:黄琳述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脉原
脉名
脉类
寸关尺脏腑部位
诊法
平脉
病脉
主诸病脉
可治病脉
诸可治病脉
死脉
诸病死脉
奇经
内经切脉之图



芤革


沉牢
















胎脉
附送戴原礼还浦阳序
赠医师葛某序
赠医师贾某序

《脉确》,脉学著作。一卷。清·黄蕴兮撰。约刊于1746年。黄氏以歌诀形式论述26脉及其主病。歌诀在编法上有其特点,如介绍浮、沉等脉,即用浮、沉等韵编成该脉歌诀。各脉主病以《内经》记载为主,并扼要摘取《脉经》及后世脉学著述作为补充。后辑入《疡医大全》等医着中。1981年中医古籍出版社出影印本。

石阳黄韫兮。着脉确一书。或从而叩其义。韫兮曰。医凭乎脉。而脉衰乎理。从来医家论脉。不患其言之无理。而患其言之于理甚精。以之测病。而所谓精者。终未确也。夫脉以测病。不确岂能无误。浮游沉塞。起伏传变。全寄之乎三指。轻辄重按。反复呼吸。实有毫厘千里之判。微乎渺乎。确诚未易言矣。于脉学。究心已久。尝以轩岐之经为主。而于诸贤论脉之书。采其理之的然可信者。而据以为确。间有未的。则证之于经。复出己意。以旁探博求。其所谓确者。第识见有限。窃恐自以为确。而终未必其能确也。倘高明于其未确者。更加校正。则幸甚矣。韫兮之言若此。岁壬戌余以母病。延之来淮。出视是书。山阳医士李铸九见之。深为折服。晚年其学益进。余复携其帙至真洲。以示李乔年。乔年亦世医也。谓余曰。是书实足发蒙启。先生既刊行伤寒论翼矣。曷极付剞劂。附之于后俾得表里印证。厥功岂不伟哉。余曰诺。因次述其语。以弁简端。\x乾隆丙寅小春歙州程识\
脉确内容节选编辑
脉原
气口者。手太阴肺经之动脉。而五脏六腑之气。于此候之也。盖人以气生。营卫之气。先天也。水谷之气。后天也。先天后天之气。脉皆主之。故饮入于胃。其精气。自脾归肺。食入于肾。其精气。自心归肺。肺布饮食之精气于诸脏腑。而后血气充。营卫调。诸脏腑之气。各随其经。同营卫之气。而呼吸朝之于肺。故手太阴肺经。乃诸脏腑之气所聚也。圣人于气口。候其盛衰。泄天地化育莫测之秘。岂不神乎。
脉名
王叔和脉经。有浮、芤、洪、涓、数、促、弦、紧、沉、伏、革、实、微、涩、细、、弱、虚、散、缓、迟、结、代、动二十 四名。叔和以后诸家。又增长短、牢、疾、大、小共三十名。按察病以脉。必辨之精确。而后见之明。不至游疑而无主。据经之论脉。不止三十名。如鼓、搏、喘、横之类。今亦未窥其奥。不敢采入。即三十名。尚有可测者。如脉经。谓浮细为。沉细为弱。是 以浮细辨。弱以沉细辨也。然经曰。长夏胃微 弱曰平。使 弱皆细脉。细则气少。经何以谓为长夏之平脉乎。又曰。 弱有石曰冬病。石沉脉也。 弱而沉。是水之侮土也。使脉果以浮细辨。经何谓以沉言乎。由是观之。凡脉柔而无力者。概谓之 弱。非浮细沉细之谓。今以 弱附于细。以存其旧也。仲景曰。弦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搏。此名曰革。男子亡血失精。女子半产漏下。据此则革脉。即芤之兼弦者。芤主阴虚病。革亦主阴虚病。今以革附于芤也。沉伏实大。千金翼谓之牢。主寒主痛。是即沉脉而有力者。今附于沉。经一脉有数名者。如秋脉谓之毛。又谓之浮。非二脉也。是疾脉即数。大即洪。小即细也。今删弱革牢疾大小七名。定为二十三脉。盖脉以候病。其可去辄者。不加详辨。则名目愈多。脉理愈晦。故不敢避僭妄之讥也。
脉类
脉者。阴阳之气也。有浮即有沉。有大即有小。有迟即有数。故吴草庐。滑伯仁。李濒湖。皆以对待编之。今欲其易于分别。凡以浮辨者为一类。以沉辨者为一类。以浮沉合辨者为一类。不以浮沉辨。而以至数辨者为一类。不以浮沉至数辨。而以形辨者为一类。
寸关尺脏腑部位
经。尺内两旁。则季胁也。(肋骨尽处名季胁)尺外以候肾。尺内以候腹。中附上。(越人谓之关)左外以候肝。内以候膈。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上附上。(越人谓之寸口)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膻中在两乳之间)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上竟上者。(关以上)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关以下)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推而外之。内而不外。(外浮也内沉也)心腹疾也。推而内之。外而不内。身有热也。推而上之。上而不下。腰足清也。推而下之。下而不上。颈项痛也。按之至骨。脉气少者。腰脊痛而有痹也。
脉经。从鱼际至高骨。却行一寸。其中名曰寸口。从寸至尺。名曰尺泽。故曰尺寸。寸后尺前。名曰关。阳出阴入。以关为界。阳出三分。阴入三分。故曰三阳三阴。阳生于尺。动于寸。阴生于寸。动于尺。寸主上焦。头及皮毛竟手。关主中焦。腹及腰。尺主下焦。少腹即足。经于寸关尺分部以候五脏。而六腑止及肾者。盖五脏先天之气。赖后天水谷之气以养之也。余腑不及者。统于脏也。盖肾开窍于二阴。小肠膀胱属前阴。大肠属后阴。则肾统乎大肠小肠膀胱也。胆附于肝。则肝统乎胆也。三焦不统于脏。故于寸内候胸中。关内候膈。尺内候腹。胸中上焦也。膈中焦也。腹下焦也。且五脏者。身之主也。外则耳目鼻口。四肢皮毛肌肉。内则筋骨脉络。气血精神魂魄。皆其所司也。故人之一身皆可病。而病入脏者死。见真脏脉者死。此所以经之论脉。惟详五脏也。
四时之脉。有胃气者生。无胃气者死。此所以经之论脉。而六腑止及胃也。经论脉。不以六腑配五脏。而王叔和脉经。以心与小肠。候在左寸。肺与大肠。候在右寸。肝胆候在左关。脾胃候在右关。肾与膀胱。候在左尺。又谓左尺属肾。右为子户。名曰三焦。又谓肾与命门。俱出尺部。其书前后。多自相矛盾。疑不尽出于叔和。世但辟高阳生脉诀。而不知脉诀。亦实本于脉经也。至右尺主三焦命门之误。李濒湖辨之详矣。经论脉不及腑。腑病何以候之耶。曰。腑病辨之于症。而以脏脉。候内外之因。假如头角耳前后痛。往来寒热。此胆经之病症也。而肝脉浮紧。则胆经之风寒。肝脉弦数。则胆经之痰火也。假如胸中胀闷。上焦之病症也。而肺脉滑数。则上焦之痰火。肺脉沉迟。则上焦之寒气也。寸关尺。经有外候内候之说。王太仆曰。外谓外侧。内谓内侧。李士材曰。外谓前半部。内谓后半部。二说皆有可议者。试即尺论之。外以候肾。内以候腹。假令肾病腹不痛。而其脉外侧见病脉。内侧见平脉乎。前半部见病脉。后半部见平脉乎。即使如此。而一指举按之间。所谓外侧内侧。前半后半之界。能划然清乎。
今据经曰。推而外之。内而不外。有心腹积也。推而内之。外而不内。身有热也。外指浮。内指沉。沉而不浮。故有心腹积。浮而不沉。故身有热。由是观之。则所谓外候内候。指沉浮而言也明矣。盖五脏六腑之气。朝于脉口。而各有所辨于寸关尺之间。此天地生人神化莫测之妙。圣人知其故。而于寸关尺浮沉以候之。浮阳也。沉阴也。以脏腑论。则脏阴而腑阳。以脏腑之气论。则脏气清而腑气浊。清气上升。浊气下降。脉之见于寸关尺者。五脏六腑之气。脏气清。故浮候之。腑气浊。故沉候之也。胃亦腑。何为又浮以候之乎。曰。五脏皆禀气于胃者也。
词条标签:
医学术语 , 医学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