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年代毛泽东患中风,要求上海针灸名医陆瘦燕为其治疗,陆治好其病。《大公报》誉为“针灸大王”,江苏昆山县人陆瘦燕(1909~1969年)——陆瘦燕针灸论著医案选:收选作者的论文22篇,临床常见病医案52例收选作者的论文22篇,临床常见病医案52例,较全面地反映了陆瘦燕老先生有关针灸方面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
  • 50年代毛泽东患中风,要求上海针灸名医陆瘦燕为其治疗,陆治好其病。《大公报》誉为“针灸大王”,江苏昆山县人陆瘦燕(1909~1969年)——陆瘦燕针灸论著医案选:收选作者的论文22篇,临床常见病医案52例收选作者的论文22篇,临床常见病医案52例,较全面地反映了陆瘦燕老先生有关针灸方面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
  • 50年代毛泽东患中风,要求上海针灸名医陆瘦燕为其治疗,陆治好其病。《大公报》誉为“针灸大王”,江苏昆山县人陆瘦燕(1909~1969年)——陆瘦燕针灸论著医案选:收选作者的论文22篇,临床常见病医案52例收选作者的论文22篇,临床常见病医案52例,较全面地反映了陆瘦燕老先生有关针灸方面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
  • 50年代毛泽东患中风,要求上海针灸名医陆瘦燕为其治疗,陆治好其病。《大公报》誉为“针灸大王”,江苏昆山县人陆瘦燕(1909~1969年)——陆瘦燕针灸论著医案选:收选作者的论文22篇,临床常见病医案52例收选作者的论文22篇,临床常见病医案52例,较全面地反映了陆瘦燕老先生有关针灸方面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
  • 50年代毛泽东患中风,要求上海针灸名医陆瘦燕为其治疗,陆治好其病。《大公报》誉为“针灸大王”,江苏昆山县人陆瘦燕(1909~1969年)——陆瘦燕针灸论著医案选:收选作者的论文22篇,临床常见病医案52例收选作者的论文22篇,临床常见病医案52例,较全面地反映了陆瘦燕老先生有关针灸方面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
  • 50年代毛泽东患中风,要求上海针灸名医陆瘦燕为其治疗,陆治好其病。《大公报》誉为“针灸大王”,江苏昆山县人陆瘦燕(1909~1969年)——陆瘦燕针灸论著医案选:收选作者的论文22篇,临床常见病医案52例收选作者的论文22篇,临床常见病医案52例,较全面地反映了陆瘦燕老先生有关针灸方面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
  • 50年代毛泽东患中风,要求上海针灸名医陆瘦燕为其治疗,陆治好其病。《大公报》誉为“针灸大王”,江苏昆山县人陆瘦燕(1909~1969年)——陆瘦燕针灸论著医案选:收选作者的论文22篇,临床常见病医案52例收选作者的论文22篇,临床常见病医案52例,较全面地反映了陆瘦燕老先生有关针灸方面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
  • 50年代毛泽东患中风,要求上海针灸名医陆瘦燕为其治疗,陆治好其病。《大公报》誉为“针灸大王”,江苏昆山县人陆瘦燕(1909~1969年)——陆瘦燕针灸论著医案选:收选作者的论文22篇,临床常见病医案52例收选作者的论文22篇,临床常见病医案52例,较全面地反映了陆瘦燕老先生有关针灸方面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
  • 50年代毛泽东患中风,要求上海针灸名医陆瘦燕为其治疗,陆治好其病。《大公报》誉为“针灸大王”,江苏昆山县人陆瘦燕(1909~1969年)——陆瘦燕针灸论著医案选:收选作者的论文22篇,临床常见病医案52例收选作者的论文22篇,临床常见病医案52例,较全面地反映了陆瘦燕老先生有关针灸方面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
  • 50年代毛泽东患中风,要求上海针灸名医陆瘦燕为其治疗,陆治好其病。《大公报》誉为“针灸大王”,江苏昆山县人陆瘦燕(1909~1969年)——陆瘦燕针灸论著医案选:收选作者的论文22篇,临床常见病医案52例收选作者的论文22篇,临床常见病医案52例,较全面地反映了陆瘦燕老先生有关针灸方面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50年代毛泽东患中风,要求上海针灸名医陆瘦燕为其治疗,陆治好其病。《大公报》誉为“针灸大王”,江苏昆山县人陆瘦燕(1909~1969年)——陆瘦燕针灸论著医案选:收选作者的论文22篇,临床常见病医案52例收选作者的论文22篇,临床常见病医案52例,较全面地反映了陆瘦燕老先生有关针灸方面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

瘦燕(1909~1969年)江苏昆山县人。出生于上海市嘉定西门外严庙乡一个针灸医师家庭。其父李培卿。陆氏幼年精读《内经》、《难经》、《针灸甲乙经》、《类经》、《针灸大成》等书。并勤练书法,字体苍劲有力,自成一格。 陆瘦燕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针灸学家和教育家。他少年时随父习医,得其真传,18岁即在上海悬壶济世,因针刺沉疴,屡见奇效,求治者络绎不绝,成为一代名医。

168 八品

库存4件

福建福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陆瘦燕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年代不详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上书时间2023-02-07

磬风书局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最新上架
髋关节脱位后的侧卧复位即为本书首创。清代钱松溪参《正骨心法要旨》精义,合平日试验真传而作,内容精要翔实撰。 【卷一:人身骨度、名位、伤科器具和脉诀。骨度按头部、胸腹部、背部、侧部、四肢部详列尺寸、名位与受伤后致命程度并述,皆附图;器具列攀索、叠砖、腰柱、木板、杉篱、抱膝等;脉诀以四字歌诀简述损伤脉象,辨病情轻重,决预后吉凶】【卷二:阐述损伤证治三十六则,第一至第五则为金疮论治、
髋关节脱位后的侧卧复位即为本书首创。清代钱松溪参《正骨心法要旨》精义,合平日试验真传而作,内容精要翔实撰。 【卷一:人身骨度、名位、伤科器具和脉诀。骨度按头部、胸腹部、背部、侧部、四肢部详列尺寸、名位与受伤后致命程度并述,皆附图;器具列攀索、叠砖、腰柱、木板、杉篱、抱膝等;脉诀以四字歌诀简述损伤脉象,辨病情轻重,决预后吉凶】【卷二:阐述损伤证治三十六则,第一至第五则为金疮论治、 ¥688.00
二三十年代中国摄影美学;新中国新闻摄影三十二年历史的回顾;拾年动乱与拨乱反正;三十二年基本经验 ;中国新闻摄影本世纪二十年代变化;本世纪三十年代发展; 三十年代摄影美学思想;七十年代对于新闻摄影新要求;1950年以前我国新闻摄影界;1984年我国新闻摄影;《晋察冀画报》诞生;西北战场及一野的摄影;华北战场及华野的摄影;东北战场及四野的摄影;华东战场及三野的摄影;中原战场与二野的摄影工
二三十年代中国摄影美学;新中国新闻摄影三十二年历史的回顾;拾年动乱与拨乱反正;三十二年基本经验 ;中国新闻摄影本世纪二十年代变化;本世纪三十年代发展; 三十年代摄影美学思想;七十年代对于新闻摄影新要求;1950年以前我国新闻摄影界;1984年我国新闻摄影;《晋察冀画报》诞生;西北战场及一野的摄影;华北战场及华野的摄影;东北战场及四野的摄影;华东战场及三野的摄影;中原战场与二野的摄影工 ¥388.00
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女子教会大学。-上世纪30-40年代抗战中国女大学生的模样....运动会,抗战时托儿所,华西坝露天电影..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抗日战争爆发后,分散在上海、武汉、成都三地办学。1938年1月集中迁至四川成都华西坝。1939年添设家政系。抗战胜利后,于1946年9月在南京原址招生开学。民国金陵女子文理学院1915年至1951年图片集——--..铜板精美印刷
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女子教会大学。-上世纪30-40年代抗战中国女大学生的模样....运动会,抗战时托儿所,华西坝露天电影..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抗日战争爆发后,分散在上海、武汉、成都三地办学。1938年1月集中迁至四川成都华西坝。1939年添设家政系。抗战胜利后,于1946年9月在南京原址招生开学。民国金陵女子文理学院1915年至1951年图片集——--..铜板精美印刷 ¥388.00
阿尔伯特·冯·勒·寇克,一个德国考古学家三次参加德国远征队丝路寻宝亲历实录:在十九世纪二十世纪之交来自英、法德、俄、美等七个国家的考古学家,纷纷前往西域探险,在丝路沿线寻找被大漠吞噬的古城。这场竞赛以德国人斩获最多,在一九〇二年到一九〇四年间共派出四梯远征队深入南疆。-德国考古学家阿尔伯特·冯·寇克负责带领第二和第四梯次远征队,成绩最为可观。附有101幅铜版老照片!——
阿尔伯特·冯·勒·寇克,一个德国考古学家三次参加德国远征队丝路寻宝亲历实录:在十九世纪二十世纪之交来自英、法德、俄、美等七个国家的考古学家,纷纷前往西域探险,在丝路沿线寻找被大漠吞噬的古城。这场竞赛以德国人斩获最多,在一九〇二年到一九〇四年间共派出四梯远征队深入南疆。-德国考古学家阿尔伯特·冯·寇克负责带领第二和第四梯次远征队,成绩最为可观。附有101幅铜版老照片!—— ¥388.00
年授予:我的西藏; 陈宗烈:雪域风云; 蓝志贵:从1950到1970; 蒙紫:奉命入藏采访;. 许安宁:西藏八年;刘铁生;任何一张照片都是永不生锈的炮弹; 扎西次登 ;西藏在我的镜头里; 旺久多吉 ;我的西藏 附录:我的父亲德木单增嘉措; 宗同昌 ;探寻遥远的故事烈;. 成卫东 我与两世班禅 ;薛华克; 心灵的家园 ;土登; 记录是我们的责任; 车刚; 感恩西藏;阿旺洛桑; 记录我心中的西藏
年授予:我的西藏; 陈宗烈:雪域风云; 蓝志贵:从1950到1970; 蒙紫:奉命入藏采访;. 许安宁:西藏八年;刘铁生;任何一张照片都是永不生锈的炮弹; 扎西次登 ;西藏在我的镜头里; 旺久多吉 ;我的西藏 附录:我的父亲德木单增嘉措; 宗同昌 ;探寻遥远的故事烈;. 成卫东 我与两世班禅 ;薛华克; 心灵的家园 ;土登; 记录是我们的责任; 车刚; 感恩西藏;阿旺洛桑; 记录我心中的西藏 ¥288.00
并附:肾与膀胱病治法选方简表,附方索引,附方。纹革幸存三十五个肾病医案。丁氏内科中医肾病代表人物,海派肾王——已故上海龙华肾病名家徐崧年遗世医案医方 —全国首创肾病医治清利之法。整理历代医籍中与肾、膀胱病有关的中药处方,摘录方剂164 首,临床逐一验证其疗效,去伪存真,形成中医治肾徐氏体系—,非复印件。
并附:肾与膀胱病治法选方简表,附方索引,附方。纹革幸存三十五个肾病医案。丁氏内科中医肾病代表人物,海派肾王——已故上海龙华肾病名家徐崧年遗世医案医方 —全国首创肾病医治清利之法。整理历代医籍中与肾、膀胱病有关的中药处方,摘录方剂164 首,临床逐一验证其疗效,去伪存真,形成中医治肾徐氏体系—,非复印件。 ¥288.00
继承祖传“金针拨白内障手术”曾使很多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韦老诊治眼科常见病、多发病以及某些疑难眼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他对角膜病和视种经萎缩更有独特见解,临床疗效显著。。 本书所载仅系韦老近二十余年的部分验案,全书内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韦老对18种眼病(87例)的治疗经验;第二部分重点介绍经验方和常用方
继承祖传“金针拨白内障手术”曾使很多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韦老诊治眼科常见病、多发病以及某些疑难眼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他对角膜病和视种经萎缩更有独特见解,临床疗效显著。。 本书所载仅系韦老近二十余年的部分验案,全书内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韦老对18种眼病(87例)的治疗经验;第二部分重点介绍经验方和常用方 ¥388.00
唐诗人元结主张诗歌为政治教化服务,能济世劝俗,补阙拾遗,“上感于上,下化于下”;反对当时诗坛“拘限声病,喜尚形似”的不良风气,开新乐府运动之先声。  他的诗歌有强烈的现实性,触及天宝中期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元结散文,不同流俗,或直举胸臆,或托物刺讥,都出于愤世疾俗,忧道悯人,揭露人间伪诈,鞭挞黑暗现实能。。其它散文如书、论、序、表、状之类,均刻意求古,意气超拔,和当时文风不同
唐诗人元结主张诗歌为政治教化服务,能济世劝俗,补阙拾遗,“上感于上,下化于下”;反对当时诗坛“拘限声病,喜尚形似”的不良风气,开新乐府运动之先声。 他的诗歌有强烈的现实性,触及天宝中期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元结散文,不同流俗,或直举胸臆,或托物刺讥,都出于愤世疾俗,忧道悯人,揭露人间伪诈,鞭挞黑暗现实能。。其它散文如书、论、序、表、状之类,均刻意求古,意气超拔,和当时文风不同 ¥288.00
著名收藏家王守谦编著,民国念四年(1935年)上海寰球邮币公司初版发行,中英文对照,含机制银铜元图片百余幅,其中珍稀品种不胜枚举,同年作者举办全国第一届稀见币展览,搜罗近现代罕见机制币之沿革、市价并绘图解说,为国人首部编撰之近现代机制币书籍;作者于一九三五年举办了中国第一届稀见币展览会。搜罗中国稀见币的沿革史,铜圆鼓铸之起源,稀见金银铜币之市价,货币的面值表及各种稀见币图说等...图文并茂
著名收藏家王守谦编著,民国念四年(1935年)上海寰球邮币公司初版发行,中英文对照,含机制银铜元图片百余幅,其中珍稀品种不胜枚举,同年作者举办全国第一届稀见币展览,搜罗近现代罕见机制币之沿革、市价并绘图解说,为国人首部编撰之近现代机制币书籍;作者于一九三五年举办了中国第一届稀见币展览会。搜罗中国稀见币的沿革史,铜圆鼓铸之起源,稀见金银铜币之市价,货币的面值表及各种稀见币图说等...图文并茂 ¥388.00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陆瘦燕针灸论著医案选》收选作者的论文22篇,临床常见病医案52例,较全面地反映了陆瘦燕老先生有关针灸方面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陆老先生少承家学,苦心钻研,尽得真传。对中医古典著作《内经》《针灸甲乙经》《难经》《针灸大成》等医籍精心研读,探讨中医针灸理论的形成与沿革,考证腧穴,阐述经络学说及其临床意义,尤其对针刺手法的研究与应用更有自己的心得和独创见解。作者毕生倾心于针灸教育工作,大胆进行教具等改革,为中医针灸学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在中医针灸学领域享有较高的声望。
商品描述
陆瘦燕(1909~1969年),江苏昆山县人。出生于上海市嘉定西门外严庙乡一个针灸医师家庭。其父李培卿,育有6子2女,陆氏排行最小,因出嗣陆门,故改姓为陆,迁居昆山(有书记载陆氏出嗣舅家,纯属误传)。陆氏幼年精读《内经》、《难经》、《针灸甲乙经》、《类经》、《针灸大成》等书。并勤练书法,字体苍劲有力,自成一格。
陆瘦燕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针灸学家和教育家。他少年时随父习医,得其真传,18岁即在上海悬壶济世,因针刺沉疴,屡见奇效,求治者络绎不绝,成为一代名医。他开创了针灸实验之先河,还开办了“陆瘦燕朱汝功针灸学习班”,在国内外针灸界颇具影响。“陆氏针灸疗法”已被列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与会人士充分展现了陆瘦燕先生在针灸学临床、科研、教学方面的学术成就,以及对当下针灸学发展的启迪
       1927年后,陆氏先后在昆山及上海开业,数年后,诊务日隆, 求诊者络绎不绝。建国后,历任第二军医大学中医顾问、上海中医学院针灸教研室主任、上海中医学院附属龙华医院针灸科主任、上海市针灸研究所所长、上海市中医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针灸学会主任委员等职。1959年,中央卫生部委派他作为中国医学代表团成员,到苏联讲学、会诊,回国后,被任命为国家科委委员。
陆氏建国前,曾在沪报上刊载《燕庐医话》,宣传针灸知识;并撰写了《针灸正宗》第一集“中风预防法”、“金针实验录”和第二集“金针心传”、“穴位释义”。又于1948年和夫人朱汝功医师共同创办“新中国针灸学研究社”及针灸函授班,并改进针具,创制了“瘦燕式”毫针,制造与人体等大的针灸经络穴位模型,亲自编写了讲义。函授学员遍及国内外,并在东南亚创办了“新中国针灸学研究社”分社。为针灸医学的开拓和传播作出了贡献。
创作编辑
建国后,与原上海教学模型厂协作,设计创制了中国第一台大型光电显示经络腧穴电动玻璃人模型与第一套脉象模型,分别获1964年国家工业产品二等奖、三等奖。他又主持编写了《针灸学丛书》,先后出版了“丛书”中的《经络学图说》、《腧穴学概论》、《刺灸法汇论》、《针灸腧穴图谱》等分册,其中《针灸腧穴图谱》还被国外出版社翻印发行。“丛书”其他文稿如《针灸穴名解》、《针灸歌赋选释》等,未及出版,在十年动乱中被焚毁。发表的论文有“从针灸的辨证论治程序谈到处方配穴原则”、“经络学说的探讨与针灸疗法的关系”、“针刺补泻手法的探讨”、“经气的探讨”、“有关十二经脉病候中‘是动所生病’的探讨”、“切诊在针灸临床的应用”、“‘烧山火’‘透天凉’手法的临床初步观察”等。
主要业绩
陆瘦燕在40余年的针灸生涯中,全力研究经络学说,用以指导临床,并诠释针灸学的各项理论。注重全面切诊,整体辨证;重视爪切,善施行气、补泻手法;处方配穴灵活适当。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和医疗风格。
精研针刺手法,热补凉泻有得
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体会到,正确运用针刺手法是取效之关键,尤其在治疗脏腑病时,运用补泻手法,疗效确比不用补泻手法为佳。他在临床上应用双手爪切进针,病者往往毫无痛感,然后以全身之力运于右手持针腕部,继而运之大拇指、食指、中指进行施术,其手法特色成为他的一个诊疗特点。陆氏将手法的作用,区分为候(催)气、行气及补泻三类。指出所谓“候气”或“催气”,乃是促使针不得气的方法。所谓“行气”,是宣行气血直达病所的方法。所谓“补泻”则是针对疾病虚实而设之刺法。
陆氏将这二种复式手法,从源到流,从理论到操作,作了深入而精辟的讨论,认为其出处就现存资料而论,以明代徐凤著《针灸大全》中的《金针赋》为最早,并将这两种手法的具体操作方法作了考究。
陆氏以自已的体会,提出手法成败的主要关键在于:①切实掌握进针、退针的层次分明,提插均匀。②刺激须适度。③施术必须在得气的基础上进行。④须嘱病者留意针感,以免忽略轻微的感应,但不要暗示。⑤如果3度施术目的未达到时,结合10~15分钟的留针,往往可以提高疗效。
据陆氏的经验,热感往往在酸胀感的基础上产生;凉感则多产生于沉重感的深化。至于凉热感应出现的部位,可因人而异,有的先在施术部位开始,逐步扩散,有的则先出现在对侧。权衡缓急,处方配穴有常有变
陆氏认为,针灸处方配穴,也和内科处方用药一样,有其一定的组成规律,决不是病在那里就针哪里,而要整体辨证,识别标本,权衡缓急。一般以局部和邻近病所的腧穴为主穴,以经络循行所到处四肢的腧穴为配穴进行处方。陆氏还常用五输穴子母补泻配穴,治疗脏腑病;八脉八穴、八会穴治疗相关病症;郄穴治疗急性疾病等,都取得满意的疗效。
习用毫针,提倡温针、伏针、伏灸
陆氏习用毫针,认为毫针纤细灵活,进针时可减少疼痛,运针时施行手法方便,肌腠损伤较少,不伤正气,所以比其他针具安全,可用于针治全身各穴。但由于毫针针体细软,容易弯曲,因此,他十分重视针具的制作和保养。当时陆氏使用的均是自己制作的金质毫针,他认为针具的好坏,主要在于针柄烧得是否均匀紧凑,针尖是否圆利得当,在他的倡导下,逐步发展成目前的部定的“松针形”毫针针尖的统一规格。每日诊毕,对使用过的针具他都逐一整修,务使针体挺直,无弯曲,无缺损,针尖没有勾毛。温针首见于仲景《伤寒论》,但却被后人视为俗法而不用。陆氏秉承其父的经验,体会到温针不但有温行经气的功效,还有帮助加强手法的作用,因此大力提倡使用。他认为针尾加艾燃烧,藉艾火的温热,通过针体的传导,可以透达肌肤深部。当经气虚损时,用补法配合使用温针,能帮助经气运行,起温阳补益的作用;当经气为外邪所闭阻时,用泻法使邪气宣泄,经络通畅,配合使用温针,可加强血气的运行,达到去壅决滞之目的,故不论在补法或泻法时均可应用。当对高热、局部红肿或抽搐、震颤等不能留针的病例,一般不宜施用。
陆氏认为温针和灸法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治疗方法,温针的作用是取其温暖,借以帮助针力之不足;而灸法是取艾火之灼热,振阳温经而起陷下。因此使用温针时,艾炷不宜过大过多,一般只须1壮即可。
“伏针”、“伏灸”在前人文献中无从考稽,但陆氏在随父临诊及自己数十年临床实践中,体会到伏天天气炎热,人体腠理开疏,阳气旺盛,此时或针或灸,能使伏留筋骨深处的外邪容易随汗外泄,无论补虚泻实,均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喘病,每遇秋冬发病,若能在伏天进行灸治,取大椎、身柱、风门、肺俞、厥阴俞、天突、膻中等穴,到冬季可减轻发病或不发病,连灸三个伏天,可望痊愈,这是冬病夏治的一种有效方法。
温针、伏针、伏灸由于疗效显著,很受病者的欢迎,在陆氏的大力提倡推广下,为许多针灸医家所采用,成为针灸医学的一大流派。
科研成果编辑
建国后,与原上海教学模型厂协作,设计创制了中国第一台大型光电显示经络腧穴电动玻璃人模型与第一套脉象模型,分别获1964年国家工业产品二等奖、三等奖。
陆瘦燕著作
毕生从事针灸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并致力于针灸学术研究。他与夫人朱汝功共同整理,总结了经络、腧穴、刺灸、治疗等方面得系统理论和临床经验,编写了《针灸学习丛书》,先后出版了“丛书”中的《针灸正宗》、《经络学图说》、《腧穴学概论》、《刺灸法汇论》、《针灸腧穴图谱》等分册,其中《针灸腧穴图谱》还被国外出版社翻印发行,对推动针灸学术得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另外,陆氏还发表了二十多篇论文,其内容涉及经络、腧穴、经气、经脉病候的探讨,针刺手法的分类与临床观察,针灸辨证处方配穴的原则,针灸临床治疗经验等,对针灸理论进行了深刻的阐发,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卓然成家,被香港《大公报》誉为“针灸大王”而驰名海内外。
医学贡献
陆氏16岁中学毕业后,立志随父学医。他天资聪颖,又自幼耳濡目染其父针灸治病救人的奇效,故夙兴夜寐,勤奋攻读,秉承家学,针术精湛。1927年后,陆氏先后在昆山及上海开业,业务日益兴隆,求诊者络绎不绝。
在旧社会,中医受到歧视,针灸更被斥为“不科学”,与江湖术士等量齐观,政府企图取缔中医。陆氏认为必须重视对祖国医学理论的整理和发扬,提高中医队伍的业务水平,加强中医队伍的团结,才能振兴中医事业,为此,他竭尽全力,在上海报刊上开辟《燕庐医话》专栏,宣传针灸知识,弘扬祖国医学理论;并整理针灸医籍,结合临床经验,撰写了《针灸正宗》第一集——“中风预防法”、“金针实验录”和第二集——“金针心传”、“穴道释义”。又于1948年和夫人朱汝功医师共同创办“新中国针灸学研究社”及针灸函授班,亲自编写了讲义,函授学员遍及国内外,并在东南亚创办了“新中国针灸学研究社”分社。为针灸医学的开拓和传播做出了贡献。
陆瘦燕著作
952年他抽出部分时间参加上海市公费医疗第五门诊部工作,为名中医服务于国家医疗机构起了先行作用。1953年他被聘为第二军医大学中医顾问。1958年后任上海中医学院针灸系主任和附属龙华医院针灸科主任、上海市针灸研究所所长、上海市针灸学会主任委员等职。1959年,中央卫生部委派他作为中国医学代表团成员,到苏联讲学、会诊,回国后,被任命为国家科委委员。在“文化大革命”中,陆氏被诬为“反动学术权威”,于1969年4月27日被迫害致死。1979年2月,平反昭雪。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陆瘦燕针灸论著医案选》收选作者的论文22篇,临床常见病医案52例,较全面地反映了陆瘦燕老先生有关针灸方面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陆老先生少承家学,苦心钻研,尽得真传。对中医古典著作《内经》《针灸甲乙经》《难经》《针灸大成》等医籍精心研读,探讨中医针灸理论的形成与沿革,考证腧穴,阐述经络学说及其临床意义,尤其对针刺手法的研究与应用更有自己的心得和独创见解。作者毕生倾心于针灸教育工作,大胆进行教具等改革,为中医针灸学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在中医针灸学领域享有较高的声望。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