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刘渡舟有“南陈北刘”之称的名老中医陈亦人(1924—2004年)遗世医话:《伤寒论》求是,陈氏精粹之作,融注他毕生研究《伤寒论》的心悟。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年版【10-400】
  • 与刘渡舟有“南陈北刘”之称的名老中医陈亦人(1924—2004年)遗世医话:《伤寒论》求是,陈氏精粹之作,融注他毕生研究《伤寒论》的心悟。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年版【10-400】
  • 与刘渡舟有“南陈北刘”之称的名老中医陈亦人(1924—2004年)遗世医话:《伤寒论》求是,陈氏精粹之作,融注他毕生研究《伤寒论》的心悟。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年版【10-400】
  • 与刘渡舟有“南陈北刘”之称的名老中医陈亦人(1924—2004年)遗世医话:《伤寒论》求是,陈氏精粹之作,融注他毕生研究《伤寒论》的心悟。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年版【10-400】
  • 与刘渡舟有“南陈北刘”之称的名老中医陈亦人(1924—2004年)遗世医话:《伤寒论》求是,陈氏精粹之作,融注他毕生研究《伤寒论》的心悟。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年版【10-400】
  • 与刘渡舟有“南陈北刘”之称的名老中医陈亦人(1924—2004年)遗世医话:《伤寒论》求是,陈氏精粹之作,融注他毕生研究《伤寒论》的心悟。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年版【10-400】
  • 与刘渡舟有“南陈北刘”之称的名老中医陈亦人(1924—2004年)遗世医话:《伤寒论》求是,陈氏精粹之作,融注他毕生研究《伤寒论》的心悟。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年版【10-400】
  • 与刘渡舟有“南陈北刘”之称的名老中医陈亦人(1924—2004年)遗世医话:《伤寒论》求是,陈氏精粹之作,融注他毕生研究《伤寒论》的心悟。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年版【10-400】
  • 与刘渡舟有“南陈北刘”之称的名老中医陈亦人(1924—2004年)遗世医话:《伤寒论》求是,陈氏精粹之作,融注他毕生研究《伤寒论》的心悟。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年版【10-400】
  • 与刘渡舟有“南陈北刘”之称的名老中医陈亦人(1924—2004年)遗世医话:《伤寒论》求是,陈氏精粹之作,融注他毕生研究《伤寒论》的心悟。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年版【10-400】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与刘渡舟有“南陈北刘”之称的名老中医陈亦人(1924—2004年)遗世医话:《伤寒论》求是,陈氏精粹之作,融注他毕生研究《伤寒论》的心悟。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年版【10-400】

136 八品

库存5件

福建福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不详

出版社不详

年代不详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上书时间2023-01-13

磬风书局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最新上架
髋关节脱位后的侧卧复位即为本书首创。清代钱松溪参《正骨心法要旨》精义,合平日试验真传而作,内容精要翔实撰。 【卷一:人身骨度、名位、伤科器具和脉诀。骨度按头部、胸腹部、背部、侧部、四肢部详列尺寸、名位与受伤后致命程度并述,皆附图;器具列攀索、叠砖、腰柱、木板、杉篱、抱膝等;脉诀以四字歌诀简述损伤脉象,辨病情轻重,决预后吉凶】【卷二:阐述损伤证治三十六则,第一至第五则为金疮论治、
髋关节脱位后的侧卧复位即为本书首创。清代钱松溪参《正骨心法要旨》精义,合平日试验真传而作,内容精要翔实撰。 【卷一:人身骨度、名位、伤科器具和脉诀。骨度按头部、胸腹部、背部、侧部、四肢部详列尺寸、名位与受伤后致命程度并述,皆附图;器具列攀索、叠砖、腰柱、木板、杉篱、抱膝等;脉诀以四字歌诀简述损伤脉象,辨病情轻重,决预后吉凶】【卷二:阐述损伤证治三十六则,第一至第五则为金疮论治、 ¥688.00
二三十年代中国摄影美学;新中国新闻摄影三十二年历史的回顾;拾年动乱与拨乱反正;三十二年基本经验 ;中国新闻摄影本世纪二十年代变化;本世纪三十年代发展; 三十年代摄影美学思想;七十年代对于新闻摄影新要求;1950年以前我国新闻摄影界;1984年我国新闻摄影;《晋察冀画报》诞生;西北战场及一野的摄影;华北战场及华野的摄影;东北战场及四野的摄影;华东战场及三野的摄影;中原战场与二野的摄影工
二三十年代中国摄影美学;新中国新闻摄影三十二年历史的回顾;拾年动乱与拨乱反正;三十二年基本经验 ;中国新闻摄影本世纪二十年代变化;本世纪三十年代发展; 三十年代摄影美学思想;七十年代对于新闻摄影新要求;1950年以前我国新闻摄影界;1984年我国新闻摄影;《晋察冀画报》诞生;西北战场及一野的摄影;华北战场及华野的摄影;东北战场及四野的摄影;华东战场及三野的摄影;中原战场与二野的摄影工 ¥388.00
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女子教会大学。-上世纪30-40年代抗战中国女大学生的模样....运动会,抗战时托儿所,华西坝露天电影..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抗日战争爆发后,分散在上海、武汉、成都三地办学。1938年1月集中迁至四川成都华西坝。1939年添设家政系。抗战胜利后,于1946年9月在南京原址招生开学。民国金陵女子文理学院1915年至1951年图片集——--..铜板精美印刷
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女子教会大学。-上世纪30-40年代抗战中国女大学生的模样....运动会,抗战时托儿所,华西坝露天电影..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抗日战争爆发后,分散在上海、武汉、成都三地办学。1938年1月集中迁至四川成都华西坝。1939年添设家政系。抗战胜利后,于1946年9月在南京原址招生开学。民国金陵女子文理学院1915年至1951年图片集——--..铜板精美印刷 ¥388.00
阿尔伯特·冯·勒·寇克,一个德国考古学家三次参加德国远征队丝路寻宝亲历实录:在十九世纪二十世纪之交来自英、法德、俄、美等七个国家的考古学家,纷纷前往西域探险,在丝路沿线寻找被大漠吞噬的古城。这场竞赛以德国人斩获最多,在一九〇二年到一九〇四年间共派出四梯远征队深入南疆。-德国考古学家阿尔伯特·冯·寇克负责带领第二和第四梯次远征队,成绩最为可观。附有101幅铜版老照片!——
阿尔伯特·冯·勒·寇克,一个德国考古学家三次参加德国远征队丝路寻宝亲历实录:在十九世纪二十世纪之交来自英、法德、俄、美等七个国家的考古学家,纷纷前往西域探险,在丝路沿线寻找被大漠吞噬的古城。这场竞赛以德国人斩获最多,在一九〇二年到一九〇四年间共派出四梯远征队深入南疆。-德国考古学家阿尔伯特·冯·寇克负责带领第二和第四梯次远征队,成绩最为可观。附有101幅铜版老照片!—— ¥388.00
年授予:我的西藏; 陈宗烈:雪域风云; 蓝志贵:从1950到1970; 蒙紫:奉命入藏采访;. 许安宁:西藏八年;刘铁生;任何一张照片都是永不生锈的炮弹; 扎西次登 ;西藏在我的镜头里; 旺久多吉 ;我的西藏 附录:我的父亲德木单增嘉措; 宗同昌 ;探寻遥远的故事烈;. 成卫东 我与两世班禅 ;薛华克; 心灵的家园 ;土登; 记录是我们的责任; 车刚; 感恩西藏;阿旺洛桑; 记录我心中的西藏
年授予:我的西藏; 陈宗烈:雪域风云; 蓝志贵:从1950到1970; 蒙紫:奉命入藏采访;. 许安宁:西藏八年;刘铁生;任何一张照片都是永不生锈的炮弹; 扎西次登 ;西藏在我的镜头里; 旺久多吉 ;我的西藏 附录:我的父亲德木单增嘉措; 宗同昌 ;探寻遥远的故事烈;. 成卫东 我与两世班禅 ;薛华克; 心灵的家园 ;土登; 记录是我们的责任; 车刚; 感恩西藏;阿旺洛桑; 记录我心中的西藏 ¥288.00
并附:肾与膀胱病治法选方简表,附方索引,附方。纹革幸存三十五个肾病医案。丁氏内科中医肾病代表人物,海派肾王——已故上海龙华肾病名家徐崧年遗世医案医方 —全国首创肾病医治清利之法。整理历代医籍中与肾、膀胱病有关的中药处方,摘录方剂164 首,临床逐一验证其疗效,去伪存真,形成中医治肾徐氏体系—,非复印件。
并附:肾与膀胱病治法选方简表,附方索引,附方。纹革幸存三十五个肾病医案。丁氏内科中医肾病代表人物,海派肾王——已故上海龙华肾病名家徐崧年遗世医案医方 —全国首创肾病医治清利之法。整理历代医籍中与肾、膀胱病有关的中药处方,摘录方剂164 首,临床逐一验证其疗效,去伪存真,形成中医治肾徐氏体系—,非复印件。 ¥288.00
继承祖传“金针拨白内障手术”曾使很多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韦老诊治眼科常见病、多发病以及某些疑难眼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他对角膜病和视种经萎缩更有独特见解,临床疗效显著。。 本书所载仅系韦老近二十余年的部分验案,全书内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韦老对18种眼病(87例)的治疗经验;第二部分重点介绍经验方和常用方
继承祖传“金针拨白内障手术”曾使很多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韦老诊治眼科常见病、多发病以及某些疑难眼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他对角膜病和视种经萎缩更有独特见解,临床疗效显著。。 本书所载仅系韦老近二十余年的部分验案,全书内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韦老对18种眼病(87例)的治疗经验;第二部分重点介绍经验方和常用方 ¥388.00
唐诗人元结主张诗歌为政治教化服务,能济世劝俗,补阙拾遗,“上感于上,下化于下”;反对当时诗坛“拘限声病,喜尚形似”的不良风气,开新乐府运动之先声。  他的诗歌有强烈的现实性,触及天宝中期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元结散文,不同流俗,或直举胸臆,或托物刺讥,都出于愤世疾俗,忧道悯人,揭露人间伪诈,鞭挞黑暗现实能。。其它散文如书、论、序、表、状之类,均刻意求古,意气超拔,和当时文风不同
唐诗人元结主张诗歌为政治教化服务,能济世劝俗,补阙拾遗,“上感于上,下化于下”;反对当时诗坛“拘限声病,喜尚形似”的不良风气,开新乐府运动之先声。 他的诗歌有强烈的现实性,触及天宝中期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元结散文,不同流俗,或直举胸臆,或托物刺讥,都出于愤世疾俗,忧道悯人,揭露人间伪诈,鞭挞黑暗现实能。。其它散文如书、论、序、表、状之类,均刻意求古,意气超拔,和当时文风不同 ¥288.00
著名收藏家王守谦编著,民国念四年(1935年)上海寰球邮币公司初版发行,中英文对照,含机制银铜元图片百余幅,其中珍稀品种不胜枚举,同年作者举办全国第一届稀见币展览,搜罗近现代罕见机制币之沿革、市价并绘图解说,为国人首部编撰之近现代机制币书籍;作者于一九三五年举办了中国第一届稀见币展览会。搜罗中国稀见币的沿革史,铜圆鼓铸之起源,稀见金银铜币之市价,货币的面值表及各种稀见币图说等...图文并茂
著名收藏家王守谦编著,民国念四年(1935年)上海寰球邮币公司初版发行,中英文对照,含机制银铜元图片百余幅,其中珍稀品种不胜枚举,同年作者举办全国第一届稀见币展览,搜罗近现代罕见机制币之沿革、市价并绘图解说,为国人首部编撰之近现代机制币书籍;作者于一九三五年举办了中国第一届稀见币展览会。搜罗中国稀见币的沿革史,铜圆鼓铸之起源,稀见金银铜币之市价,货币的面值表及各种稀见币图说等...图文并茂 ¥388.00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国内著名的《伤寒论》研究专家,时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刘渡舟教授享誉南北,有“南陈北刘”之称。他主编的《伤寒论译释》是当代研究《伤寒论》划时代的巨著。《(伤寒论)求是》则是他的另一部精粹之作,融注了他毕生研究《伤寒论》的心悟。
商品描述
陈亦人(1924.7.5—2004.8.24)男,江苏省沭阳县人。著名中医学家,中医伤寒学专家,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名中医。江苏省重点学科《伤寒论》教研室创立人,1956年毕业于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出版《伤寒论译释》、《陈亦人伤寒论讲稿》、《伤寒论求是》等多部著作,发表论文数十篇,为《伤寒论》的传承和发扬做出了巨大贡献
   陈亦人教授1924年出生于沐河河畔的中医世家,祖父彦三公精于中医妇科,父亲平甫公尤擅儿科。1945年在家乡独立悬壶济世,1951年加入沭阳县沭城区医务公会,1954年担任沭阳县沭城区卫生工作者协会主任之职,1955年考入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翌年以优等生毕业,并留校执教,先后执教《中医诊断学》、《温病学》、《中医内科学》、《伤寒论》等多门课程。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陈亦人教授担起了指导研究生的重任,并开设了《伤寒论》的研究生学位课。此后,陈亦人教授由讲师晋升为副教授,直至教授,指导研究生亦从硕士生上升到博士生。主编的《伤寒论求是》,作为研究生学位课程教材,效果很好,深受同学好评。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刘渡舟教授并称为“南陈北刘”。除开展教学研究外,近年来开展的“伤寒论价值研究”和“疑难病辨治规律和方法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突破。
曾任南京中医学院古典医著教研室副主任、伤寒教研室主任,南京中医药大学伤寒教研室教授、江苏省政府重点学科伤寒学科点学科带头人。兼任卫生部高等医药院校中医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全国仲景学说研究会委员、江苏省仲景学说研究会主任委员等职。1992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学术内容
1、提倡外感内伤合论说
2、推崇“六经钤百病”说
3、反对“经腑分证”说
4、认为“坏病即疑难杂病”
临床应用
陈亦人教授一直致力于临床疑难病诊治的研究,已探索出一套适于疑难病诊治的方法:
1.疗杂病,治本肝胆:柔肝急以治瘾闭、失约;疏肝郁以治痹证。
2.解气郁,不忘降肺:疏肝理气解郁,古方殊多。治肺降不及气郁者不仅少法可循,更乏固有成方。陈教授在数十年临床实践经验基础上创立了“开肺宣郁汤”,以之治气郁属肺降不力者,每多取效。
3.消疣块,着眼痰瘀血:疣乃常见皮肤疾患,多属热毒留恋、痰瘀阻结于皮里膜外而致。有鉴于此,陈教授主张以活血化瘀,利湿解毒为治疗原则。
4.治郁证,法取通阳:抑郁型精神障碍临床以疏肝气、畅情怀为要务,陈亦人教授则提出宣展通达心阳亦为治疗之必需,“营蒲合欢汤”正是陈教授基于这一病理特征拟定的方剂。
5.振聋发瞆,治分脏腑:陈亦人教授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故一窍虽为一脏所主,却又与五脏六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这一基本认识的前提下,他在耳鸣耳聋的诊治方面提出了治分脏腑的论点,有效地指导了临床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6.裁经方,治神经官能症:陈亦人教授认为中医虽然没有神经官能症名称,但对其临床表现却有多所记载。至于其治疗,陈教授指出经方中比较常用的有甘麦大枣汤、百合地黄汤、百合知母汤、桂枝加桂汤、桂甘龙牡汤、半夏厚朴汤、柴胡加龙牡汤等。但是这些方剂并不是治疗神经官能症的专方,更不可能用其中某一方剂统治各种神经官能症。应该结合辨证选方,临证化裁。
著作
主编出版《伤寒论译释》(第一版)、《陈亦人伤寒论讲稿》、《伤寒论求是》。
参加编写出版《伤寒论讲义》(供中医专业用)(高等医药院校教材)。
   陈亦人教授主编的《伤寒论译释》不仅荟萃了历代医家研究《伤寒论》的精辟论述,而且融进了陈亦人教授研究伤寒论的心得和成果,是当前伤寒学界公认的划时代研究《伤寒论》的巨著。裘沛然教授谓是书“思欲一决是非于百家之中,立剖精粗于毫芒之际,以启后学,莫兴望洋”。
后世影响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医界一些人开始对《伤寒论》在中医教学中所处的重要地位产生了怀疑,主张减少,甚至取消《伤寒论》的课程教学。针对这一现象,陈亦人教授第一个挺身而出,以丰富的资料与翔实的证据从多方位对《伤寒论》的价值进行了有力的论证,维护了《伤寒论》在中医教学中的应有地位。陈教授除撰文宣传学术观点外,还利用参加学术会议、讲学等一切可利用的机会进行广泛的交流,他始终把弘扬仲景学说作为己任,80年代初期他虽已年过花甲,仍不辞劳苦接受了新疆中医学院的邀请,作了多场生动的学术报告,受到了当地中医界的普遍欢迎。为了弘扬仲景学说,他除了带好研究生外,还坚持在每届本科生中开讲座课,以此来激发同学热爱中医、学习《伤寒论》的热情。从亚洲中景学术会议会场到海峡两岸学术交流大厅;从本科生的课堂到研究主的教室,到处都留下了陈亦人教授为弘扬仲景学说而发出的富有哲理的呼声……

  读〈《伤寒论》〉求是后感 (2010-07-06 22:28:12)转载▼
标签: 阳明 栀子豉汤 膀胱 五苓散 伤寒 杂谈分类: 名家学术体会
    从网上学来,知道这些个医家真是有水平,把他们的作品买来学习,受益匪浅。对这本〈《伤寒论》求是〉真是爱不释手。

    先不摘抄什么,我只是写一些自己脑海中记下的很鲜活的论述,用自己的语言给记录下来。以前读书有点死。太阳、阳明、少阳,就是这样排序的,然后少阳为半表半里,为枢纽这个问题,就是有个概念,这个表里,我的认识是少阳,马上就是三阴了,回来还是三阳,所以是半表半里,看了陈教授的论述,才明白一种全新的认识。少阳是在太阳、阳明之间的一个半表半里。太阳之为表证,阳明为病,胃家实是了。而少阳大他们之间。从发热的情况上,陈教授也作了一些印证。太阳,发热而恶寒,阳明是但发热而不恶寒,少阳是寒热往来。这是一个病邪从表及里,邪正交争的过程。所以是太阳,少阳,阳明。我以前的观念是偏差的。从书本上,我也没有把这些学透,在读书的过程中就弄明白了。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选了这一句话作为提纲,是不同于其他几经的,他选了一个以患者的感觉作为提纲。

    大黄泻心汤中,用于治疗痞证,我一直有一些不解,大黄、黄连均为苦寒药物,用于痞证,觉得不是很合适,读书还是没有读到点子上,古人对此方的使用,为浸剂,取其气,而不取其味。取其走散之气,而不取其厚重之苦味。痞证,意指病人自觉心下痞满不舒,按之濡或硬,但不疼痛。

    栀子豉汤,并非就是涌吐之剂,得吐而解,可能就是个医嘱,并不一定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而是可能。栀子豉汤用于胸膈部郁而不解之热,效果较佳,服用后并一定会出现呕吐的现象。

    栀子,善于清三焦气分之热。

    伤寒论并不只是一部论述伤寒的专著,涉及到很多杂病的治疗。

    还有一个《伤寒例》,好象是王叔和补充的,各个医家对此褒贬不一,陈教授比较客观地分析了其中的内容,还是有一定临床意义的。

    对于伤寒中,不是很好理解的经证、腑证,认为多属于后来之医家注释发挥,反而不太利于指导临床,白虎汤阳明经证,承气汤主阳明腑实证。白虎汤要求四大证,身大热,心大烦,口大渴,脉洪大,不必悉具。还有关于部位的论述,先生认为,膀胱也是一个部位的代称,属下焦。这样关于一些太阳证的条文就好理解多了,以前老是拘泥于膀胱这个名字,膀胱是指腑?还是指足太阳膀胱经呢?先生文中多次提到关于伤寒论不必强解,不必拘泥的话,就是告诉我们,伤寒的经髓在于一个辨。

    桂枝汤是和解之剂,临床应用范围很广。五苓散中所说的水热互结于膀胱,先生指出了不同意见。先生认为五苓散应用于寒湿之邪在下焦,气化不利所致小便不利。而猪苓汤中是阴虚伤津所致小便不利。

伤寒和温病还是有一些相通的地方,应该联系起来去认识,太阳病,温邪上受,首先犯肺。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国内著名的《伤寒论》研究专家,时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刘渡舟教授享誉南北,有“南陈北刘”之称。他主编的《伤寒论译释》是当代研究《伤寒论》划时代的巨著。《(伤寒论)求是》则是他的另一部精粹之作,融注了他毕生研究《伤寒论》的心悟。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