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向原理与方位角的传递 含作者签名
  • 定向原理与方位角的传递 含作者签名
  • 定向原理与方位角的传递 含作者签名
  • 定向原理与方位角的传递 含作者签名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定向原理与方位角的传递 含作者签名

29 1.5折 188 九品

库存2件

河南开封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孙方金、王姜婷、张玉龙 著

出版社中国宇航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6

版次1

装帧精装

货号9一2

上书时间2024-05-17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孙方金、王姜婷、张玉龙 著
  • 出版社 中国宇航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06
  • 版次 1
  • ISBN 9787515906836
  • 定价 188.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45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导弹发射时的射向初始对准,包括定向和传递两部分,定向是获得标准方位角,传递是把标准方位角传递至弹上的瞄准基面。《定向原理与方位角的传递》以此为主线,阐述了大地测量法、惯性技术法、导航卫星定位法等三种定向方法的工作原理、传递的基本方法,并讨论了在复杂环境条件下的传递,如:动基座条件、具高度差条件、狭小空间条件和野外远距离条件等。
  《定向原理与方位角的传递》是一本跨专业的专著,也是一本计量和型号相结合的专著,具有基础性、广泛性、实用性和新颖性,可作为相应领域本专业和非本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校师生的参考书。
【目录】
第1章概论
1.1瞄准基面
1.2方位角
1.3定向方法
1.3.1大地测量法定向
1.3.2惯性技术定向
1.3.3卫星导航系统定位法定向
1.4方位角的传递方法
1.4.1传递时的对准——重合法与准直法
1.4.2方位角导引法
1.4.3折转光管平移法
1.4.4五棱镜折转定角法
1.4.5垂直传递法
1.4.6自动补偿技术
1.5方位角的传递设备
1.5.1经纬仪类仪器
1.5.2附件化的测量器具
1.5.3自准直仪
1.5.4自调平工作台
1.6动态测量
1.6.1基本概念
1.6.2基本方法
1.6.3动静态比较法
1.6.4陪检工具验证法
1.7计量校准
参考文献

第2章180°;反射式三棱镜
2.1性能特点
2.1.1对角度的单向敏感特性
2.1.2多像特性
2.1.3对水平度的函数敏感特性
2.2棱线水平度
2.2.1公式推导
2.2.2等效法推导
2.2.3实验验证
2.2.4检测方法
2.2.5自调平三棱镜
2.3安装要点
2.3.1平面度与安装变形
2.3.2支点距离
2.3.3与主基面平行度
2.4反射率
2.4.1薄膜特性
2.4.2反射率的垂直入、反射测量法
2.5分体式金属三棱镜
2.5.1性能特点
2.5.2结构实例
参考文献

第3章大地测量法定向
3.1大地方位角测量
3.1.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3.1.2参考椭球体
3.1.3测量坐标系的概念
3.1.4大地(导线)与工程测量建立控制网的基本要求
3.1.5地地导弹基准边方位角联测方法
3.2天文方位角(真方位角)测量
3.2.1概述
3.2.2天球坐标系
3.2.3天文测量中的时间系统
3.2.4恒星视位置计算
3.2.5天文经纬度与方位角测定的基本原理
3.2.6天文点的测定
3.3几种方位角的关系
3.3.1大地方位角与天文方位角的关系
3.3.2大地方位角与平面坐标方位角的关系
3.3.3大地北、平面坐标北和磁北之间的关系
3.3.4磁偏角与大地方位角、平面坐标方位角的关系
参考文献

第4章惯性技术定向
4.1基础知识
4.1.1发展历程
4.1.2名词术语
4.1.3惯性空间
4.1.4惯性坐标系、载体坐标系与导航坐标系
4.2陀螺仪
4.2.1单自由度液浮积分陀螺仪
4.2.2静电陀螺仪
4.2.3激光陀螺仪
4.2.4光纤陀螺仪
4.2.5微机械陀螺仪
4.3加速度计
4.3.1概述
4.3.2液浮脉冲摆式积分加速度计
4.3.3石英挠性加速度计
4.4静态惯性定向设备
4.4.1陀螺经纬仪
4.4.2寻北仪
4.5动态惯性定向设备
4.5.1舒勒调谐原理及在惯性导航系统中的实现
4.5.2惯性导航系统
4.5.3陀螺罗经
参考文献

第5章GNS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定位法定向
5.1GNS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5.1.1GNS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概述
5.1.2卫星导航的特点
5.1.3卫星导航时空基准
5.2卫星导航定位基本原理
5.2.1卫星导航系统构成
5.2.2卫星定位基本原理
5.2.3GPS信号
5.2.4GPS的定位方法
5.2.5载波相位测量
5.2.6载波相位测量的同步观测解
5.2.7GPS导航定位采用的坐标系统
5.3GPS测定大地方位角
5.3.1GPS网的布测
5.3.2GPS接收机及其检验
5.3.3GPS测量主要误差
5.3.4GPS测量
参考文献

第6章方位角的传递方法
6.1平行光准直法
6.1.1工作原理
6.1.2等效距离
6.1.3视场切割
6.2发散光投射法
6.2.1工作原理
6.2.2测量方法
6.3方位角导引法
6.3.1测量方法
6.3.2注意事项
6.3.3应用举例
6.4折转光管平移法
6.4.1工作原理
6.4.2应用举例
6.5五棱镜折转定角法
6.5.1五棱镜的工作原理
6.5.2水平度对角度的影响
6.6偏振光垂直传递法
6.7线状激光投射、差分输出垂直传递法
6.8自动补偿方法
6.8.1自准直仪漂移的差动反光镜补偿法
6.8.2铅垂度的液体光楔自动补偿法
6.9角锥棱镜的工作原理
6.9.1结构参数
6.9.2工作原理
6.9.3性能特点
参考文献

第7章方位角的传递设备
7.1关于经纬仪的基础知识
7.1.1轴系
7.1.2测角系统
7.1.3水准器
7.1.4动态测量功能
7.2附件化的测量器具
7.2.1装于物镜防尘罩处的测量器具
7.2.2装于目镜端的测量器具
7.2.3装于照准部支架上端面、装提手处的测量器具
7.3配套测量器具
7.3.1GPS标灯、标柱
7.3.2五棱镜
7.3.3角锥棱镜
7.3.4折转光管
7.4垂直传递装置
7.4.1整体式垂直传递装置
7.4.2偏振光垂直传递装置
7.4.3线状激光投射、差动输出垂直传递装置
7.4.4垂直传递装置的检测
7.5自准直仪的种类
7.5.1目视式自准直仪
7.5.2光电指零式自准直仪
7.5.3数字式自准直仪
7.5.4大口径自准直仪
7.6自调平工作台
7.6.1台体结构
7.6.2控制原理
7.6.3动态试验
7.6.4改进意见
7.7动态角校准装置
7.7.1测量器具动态准确度的试验方法
7.7.2动态角校准装置
7.7.3动态指零
7.7.4排列互比法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