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经典选读
  • 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经典选读
  • 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经典选读
  • 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经典选读
  • 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经典选读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经典选读

有个名字

5 九品

仅1件

北京大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宁宁

出版社中国民主法治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1

装帧平装

货号N5

上书时间2024-06-19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宁宁
  • 出版社 中国民主法治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01
  • ISBN 9787516201589
  • 装帧 平装
【内容简介】
商品描述:
【内容简介】:《北京开放大学经典读本系列丛书:20世纪中国小说经典选读》主要从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发展的历史链条出发,更多关注作品的文学独创性和内在发展联系性,选取了十八位优秀小说家的代表作共三十一篇进行了系统研读。  《北京开放大学经典读本系列丛书:20世纪中国小说经典选读》试图以解析作品的方式描述二十世纪中国不同历史背景下经典小说的基本内涵、审美特征及其典范意义。全书对所选名篇进行了中国百年小说历史价值和创作特色简评;彰显对经典小说的价值化评析和文学化导读(即提倡更多关注经典小说的价值性和文学性);赏析精彩篇章意在增加对名篇的直观感受进而引起深入阅读兴趣;各章所附相关评论是为多角度理解与研究作品的参考。【作者简介】:王宁宁,北京开放大学文法部副主任、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参加国家级项目、主持市级和校级项目与课题十多项,发表论文二十多篇,主编和参编教材十二部。主持“网络环境下《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选讲》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实践”项目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高等教育)二等奖,主编教材《20世纪中国文学名著选讲》获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教改成果获全国广播电视大学第三届“教学创新奖”;荣获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第二届吴晗奖教金、第六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目录】:第一章 鲁迅小说中国现代小说之父:鲁迅鲁迅小说选读(一)一、最富鲁迅气氛的小说:《在酒楼上》二、富有鲁迅精神气质的人物形象三、精彩赏析鲁迅小说选读(二)一、充满现代精神的历史小说:《铸剑》二、悲壮与悲凉交融的复仇之歌三、精彩赏析第二章 废名小说中国现代第一个田园小说家:废名废名小说选读(一)一、以“情境”构成的小说:《菱荡》二、精彩赏析废名小说选读(二)一、山水小品连缀而成的小说:《桥》二、唯美的心象小说三、精彩赏析废名小说选读(三)一、另辟“奇涩”蹊径之作:《莫须有先生传》二、废名先生的精神自传三、三十年代中国式的《堂吉诃德》四、精彩赏析第三章 茅盾小说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开拓者:茅盾茅盾小说选读(一)一、茅盾的成名之作:《幻灭》二、精彩赏析茅盾小说选读(二)一、“社会剖析小说”的典范之作:《子夜》二、精心构建的史诗之作三、精彩赏析第四章 沈从文小说三十年代京派最优秀的小说家:沈从文一、千古不磨的珠玉:《边城》……第五章 老舍小说第六章 巴金小说第七章 施蛰存小说第八章 萧红小说第九章 张爱玲小说第十章 赵树理小说第十一章 曲波小说第十二章 汪曾祺小说第十三章 铁凝小说第十四章 阿城小说第十五章 莫言小说第十六章 方方小说第十七章 王安忆小说第十八章 余华小说参考文献【文摘】:二、精心构建的史诗之作  《子夜》全书共十九章,描写人物多达八十多人。小说以民族工业资本家吴荪甫与买办资本家赵伯韬的斗争为主线,第十七章为二人面对面斗争的高潮;第四、十三、十四、十五、十六章为工农斗争;其余各副线则以吴荪甫为中心展开广阔的社会生活的描写。《子夜》试图在囊括城乡、工商、军政、劳资以及新青年、儒林人物、家庭主仆关系等各个层面的社会生活图景的描绘中,对中国三十年代的社会进行整体关照和全方位的揭示,表现了规模宏大的史诗的特点,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鲜明独特的品格。  《子夜》中的精彩章节很多。比如第一章,描写了1930年春末夏初蒋冯阎军阀混战、帝国主义转移经济危机、工农革命风起云涌的背景下,吴荪甫的地主老爹吴老太爷逃离乡下,避难到大都市上海,因禁不起灯红酒绿的强刺激而一命呜呼。接着第二章由吴公馆隆重的葬礼而引出大上海的“群英会”,各色人等粉墨登场,大型的葬礼变成了“战云密布”的五花八门的交易会。  《子夜》描写的社会生活纷繁复杂;精心构制的蛛网式的密集结构起落分明,杂而不乱;几条故事线索交错发展、跌宕起伏、浑然一体。小说的第一章就显示出茅盾精于驾驭繁复事件和众多人物的高超能力,以乡巴佬吴老太爷仓皇出逃、避难上海,巧妙地展现出与乡村截然不同的都市生活图景,进而开始讲述一个置身于中国土地革命背景下的民族资本家的故事。吴老太爷进城和刘姥姥进大观园不同,刘姥姥是“欣然前往”,吴老太爷是“坚决地拒绝”,“他早就说过,与其目击儿子那样的'离经叛道'的生活,倒不如死了好!”结果这个冥顽不化的老地主竟不幸言中,在目睹了上海这“魔窟”的种种光怪陆离的景象后气绝身亡。  ……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