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季羡林谈读书治学/聆听大师季羡林系列【正版新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季羡林谈读书治学/聆听大师季羡林系列【正版新书】

正版新书出版社直发可开发票,支持7天无理由

10.2 4.6折 22 全新

库存3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季羡林

出版社当代中国

ISBN9787515406831

出版时间2016-05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22元

货号3552475

上书时间2024-07-12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季羡林先生愈行愈远,而他的智慧和学问对读者的影响却愈久弥深。季羡林作为一位学术大师,受到了众多师友的影响。《季羡林谈读书治学/聆听大师季羡林系列》作者用自己的文字,追溯他的学术传承,概括他的研究范围,阐释他的治学方法。是其学术和治学道路的写照。作者以不倦的学术实践向人们启示的人生真理,具有普遍意义。

作者简介
季羡林(1911—2009),字希逋,又字齐奘,山东临清人,语言学家、东方文化研究专家、散文家,被称为“学界泰斗”。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翌年作为交换研究生赴德国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归国,任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开拓中国东方学学术园地。曾任北大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等职。

目录
“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对我影响最大的几本书
我最喜爱的书
推荐十种书
我的书斋
我和书
我和北大图书馆
十年回顾
抓住一个问题终生不放
搜集资料必须有竭泽而渔的气魄
如何搜集资料
如何利用时间
才、学、识
研究学问的三个境界
把学术还给人民大众
为考证辩诬
再谈考证
我的考证
关于义理、文章与考证
学术研究发展的轨迹——由考证到兼顾义理
我的义理
一些具体的想法
用历史的眼光看待一切问题
中西兼通,中外结合
“模糊”“分析”与“综合”
研究、创作与翻译并举
我学术研究的特点和范围
没有新意,不要写文章
学术良心或学术道德
思想家与哲学家
实话实说
论博士
论教授
论怪论
真理愈辨愈明吗?
瓦尔德施米特教授治学经验之谈
陈寅恪先生的道德文章
胡适先生的学术成就和治学方法
朱光潜先生的为人与为学
汤用彤先生的为人与为学

内容摘要
 季羡林先生是一位学术大师,他一生都在读书治学。所幸,季羡林先生也写了大量的读书治学方面的文章,将他所知道的读书治学经验分享给读者。《季羡林谈读书治学/聆听大师季羡林系列》收入了季羡林先生谈读书、治学以及他介绍学术前辈治学经验的文章,对于广大学生和学者,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精彩内容
 古今中外赞美读书的名人和文章,多得不可胜数。张元济先生有一句简单朴素的话:“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天下”而又“第一”,可见他对读书重要性的认识。
为什么读书是一件“好事”呢?
也许有人认为,这问题提得幼稚而又突兀。这就等于问:“为什么人要吃饭”一样,因为没有人反对吃饭,也没有人说读书不是一件好事。但是,我却认为,凡事都必须问一个“为什么”,事出都有因,不应当马马虎虎,等闲视之。现在就谈一谈我个人的认识,谈一谈读书为什么是一件好事。
凡是事情古老的,我们常常说“自从盘古开天地”。我现在还要从盘古开天地以前谈起,从人类脱离了兽界进入人界开始谈。人成了人以后,就开始积累人的智慧,这种智慧如滚雪球,越滚越大,也就是越积越多。禽兽似乎没有发现有这种本领,一只蠢猪一
万年以前是这样蠢,到了今天仍然是这样蠢,没有增加什么智慧。人则不然,不但能随时增加智慧,而且根据我的观察,增加的速度越来越快,有如物体从高空下坠一般。到了今天,达到了知识爆炸的水平。最
近一段时间以来,“克隆”使全世界的人都大吃一惊。有的人竟忧心忡忡,不知这种技术发展“伊于胡底”[语出《诗经·小雅·小旻》:“我视谋犹,伊于胡底?”意为:到什么地步为止,形容结局不堪设想。——编者注]。信耶稣教的人担心将来一旦“克隆”出来了人,他们的上帝将向何处躲藏。
人类千百年以来保存智慧的手段不出两端,一是实物,比如长城等,二是书籍,以后者为主。在发明文字以前,保存智慧靠记忆;文字发明了以后,则使用书籍。把脑海里记忆的东西搬出来,搬到纸上,就形成了书籍,书籍是贮存人类代代相传的智慧的宝库。后一代的人必须读书,才能继承和发扬前人的智慧。人类之所以能够进步,永远不停地向前迈进,靠的就是能读书又能写书的本领。我常常想,人类向前发展,有如接力赛跑,第一代人跑第一棒;第二代人接过棒来,跑第二棒,以至第三棒、第四棒,永远跑下去,永无穷尽,这样智慧的传承也永无穷尽。这样的传承靠的主要就是书,书是事关人类智慧传承的大事,这样一来,读书不是“天下第一好事”又是什么呢?但是,话又说了回来,中国历代都有“读书无用论”的说法,读书的知识分子,古代通称之为“秀才”,常常成为取笑的对象,比如说什么“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是取笑秀才的无能。这话不无道理。在古代——请注意,我说的是“在古代”,今天已经完全不同了——造反而成功者几乎都是不识字的痞子流氓,中国历史上两个马上皇帝,开国“英主”,刘邦和朱元璋,都属此类。诗人只有慨叹“刘项原来不读书”。“秀才”最多也只有成为这一批地痞流氓的“帮忙”或者“帮闲”,帮不上的,就只好慨叹“儒冠多误身”了。
但是,话还要再说回来,中国悠久的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是这一批地痞流氓,还是“秀才”?答案皎如天日。这一批“读书无用论”的现身“说法”者的“高祖”“太祖”之类,除了镇压人民剥削人民之外,只给后代留下了什么陵之类,供今天搞旅游的人赚钱而已。他们对我们国家竟无贡献可言。
总而言之,“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P1-3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