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武:朱元璋的成与败【正版新书】
  • 洪武:朱元璋的成与败【正版新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洪武:朱元璋的成与败【正版新书】

正版新书出版社直发可开发票,支持7天无理由

17.2 3.3折 52 全新

库存4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宏杰著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ISBN9787229167721

出版时间2022-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2元

货号31503234

上书时间2024-07-08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商品简介

 

“洪武”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使用的年号。在中国历史上,朱元璋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对朱元璋个人来说,从赤贫到天子,几乎是一个不可能的小概率事件。元末农民起义把朱元璋从社会最底层颠簸出来,朱元璋则凭借善于争取人心、优待知识分子、大局观极佳等特质成功登上帝位。

 

在传统中国,统治者的个性、经历、文化水平等往往决定了其统治风格。一方面,底层的生活经历使朱元璋格外体恤农民。他轻徭薄赋,创建与推行各项福利制度,缔造了一个很长的和平时期。另一方面,他管理国家有着浓厚的底层文化背景,蛮横肆意、思维僵化:废丞相,屠功臣,大权独揽;兴文字狱,残杀文臣;设锦衣卫,监视臣民;抑制商业,闭关锁国,限制对外贸易;强制移民,全方位干涉百姓生活……朱元璋的统治模式,使洪武时期乃至整个明朝表现出鲜明的内向性、封闭性和落后性。由于清承明治,这种统治模式实际上延续了五六百年。

 

本书生动叙述了朱元璋由乞丐到皇帝的传奇经历,并将他放入中国文化的大背景下,深入剖析其统治的成败得失以及对中国文化与社会的深远影响。



作者简介
张宏杰: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研究员。著有《饥饿的盛世》《曾国藩传》《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简读中国史》《简读日本史》《千年悖论》《洪武:朱元璋的成与败》等。曾在《百家讲坛》主讲《成败论乾隆》。大型纪录片《楚国八百年》总撰稿。

目录

上篇  从流氓到天子
一 什么叫赤贫
二 初生鳞甲
三?崭露头角
四?成功的三个原因
五?问鼎天下
下篇  历史的惯性
一?构建农民乌托邦
二?结网的蜘蛛
三?统一思想,禁止奇装异服
四?“化民成俗”
五?从删《孟子》到给元朝皇帝磕头
六?洪武朝的知识分子政策
七?学习《大诰》运动
八?屠杀功臣始末
九?对老乡深情重义
十?朱元璋之死
尾声  从“黄册库”看明代“祖制”的命运            
附录                                     
朱元璋大事记
明太祖分封诸王表
洪武朝功臣世表
《皇明祖训》节选

内容摘要
“洪武”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使用的年号。在中国历史上,朱元璋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对朱元璋个人来说,从赤贫到天子,几乎是一个不可能的小概率事件。元末农民起义把朱元璋从社会最底层颠簸出来,朱元璋则凭借善于争取人心、优待知识分子、大局观极佳等特质成功登上帝位。
在传统中国,统治者的个性、经历、文化水平等往往决定了其统治风格。一方面,底层的生活经历使朱元璋格外体恤农民。他轻徭薄赋,创建与推行各项福利制度,缔造了一个很长的和平时期。另一方面,他管理国家有着浓厚的底层文化背景,蛮横肆意、思维僵化:废丞相,屠功臣,大权独揽;兴文字狱,残杀文臣;设锦衣卫,监视臣民;抑制商业,闭关锁国,限制对外贸易;强制移民,全方位干涉百姓生活……朱元璋的统治模式,使洪武时期乃至整个明朝表现出鲜明的内向性、封闭性和落后性。由于清承明治,这种统治模式实际上延续了五六百年。
本书生动叙述了朱元璋由乞丐到皇帝的传奇经历,并将他放入中国文化的大背景下,深入剖析其统治的成败得失以及对中国文化与社会的深远影响。

主编推荐
☆ 《饥饿的盛世》姊妹篇、知名历史学者张宏杰代表作
☆ 在中国文化的大背景下,从现代化进程中回头看,犀利剖析朱元璋统治的成败得失与深远影响
☆ 超有料附录:朱元璋亲撰的治国宝典《皇明祖训》、朱元璋大事记、明太祖分封诸王表、洪武朝功臣世表

对很多人来说,朱元璋是既熟悉又神秘且极具争议的皇帝。
从乞丐到帝王,他的传奇故事,人们都非常熟悉,但他的真实相貌究竟是长脸丑像,还是圆脸俊像,又众说纷纭,非常神秘。
他勤于政事,康熙皇帝赞他“治隆唐宋”,有人却认为他短视、残暴,活在洪武时代让人不寒而栗。
对于这样一个面目多样、极为复杂的帝王,本书作者张宏杰用冷静的笔触叙述了他的传奇一生及其主要统治策略。我们熟知的内容,如朱元璋的逆袭,张宏杰写得更生动,让我们了解朱元璋称帝这一极小概率事件发生的多重原因:时代背景、运气和个人能力。而我们只知道零星片段的统治措施,作者便用细密的笔法详细铺陈。他没有停留在叙述朱元璋做了什么的表层上,而更注重从文化和人性的角度,深入剖析朱元璋这样做的原因。
他从“底层视角”这一概念出发,向我们揭示出一个容易忽略的常识,即在高雅的上层文化之外,传统中国一直存在着一种底层文化。这种文化对人的思维和个性影响至深。由此,我们理解了朱元璋为何会用“村长式”的手法管理偌大的帝国:一切必须井井有序,并且永恒不变。
张宏杰的分析并非浅尝辄止、泛泛而谈,而是有理论、有高度,有结构、逻辑,层层深入。如朱元璋屠杀功臣,一般的观点是君臣斗争和为太子朱标扫清统治障碍。张宏杰则把不同时期朱元璋对功臣的态度详细述出:第一阶段:想与功臣共富贵;第二阶段:依赖功臣出征,维护大明统治;第三阶段:儿子们能挑大梁,开始屠杀功臣;第四阶段:太子朱标去世,本来为朱标留用的功臣也被杀掉。曲折的心路变化,让我们看到人性的幽微。
再如,朱元璋晚年发起鼓动“民告官”的非理性运动,张宏杰用我们的中庸文化中一直有“激进主义”的暗流来解释。当然,群雄逐鹿时靠理性脱颖而出的朱元璋在晚年失去理性,也有部分原因是权力对人性的腐蚀:“屠戮功臣、牢狱百姓之顺利、容易,几乎没有遇到反抗,又大大强化了他的自信心和浮躁感。坐踞极尊、四周毫无约束,这种地位对人性的腐蚀,他也不可能避免。”
通过叙述与分析朱元璋或改进的各种驯化人民的统治措施,作者深刻地揭示出朱元璋是时代与文化的产物,又极为深远地影响了后来的时代,改变了明清时期的中国人和中国文化。从某个角度来看,朱元璋是非常成功的。他不但成功地登上了皇位,更制定了一套无所不包、永远不变的运行模式,保佑他的那些多数昏聩低能、行为乖张的子孙在皇位上坐了两个半世纪。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朱元璋又是失败的。他建立了一个超稳定、超低效率的社会,给整个文化性格打上了深深的保守烙印。
本书所展现的深度和广度,远非谈论朱元璋一人,更是谈论古代专制主义的特质和表现。阅读这本书,能帮助你提升对历史的认知。

精彩内容
·2·同为农民天子,朱元璋的个性和刘邦的完全不同。刘邦骨子里有股无法无天的放荡豁达,他见到秦始皇车驾,居然大言不惭地说:“大丈夫当如是也!”攻下咸阳之后,他沉湎于秦朝故宫的金帛子女,一门心思想住下来快活一番,最后还是在身边大臣苦口婆心地劝谏之下,才恋恋不舍地离开。可见其享乐的性格。而在朱元璋的字典中从来没有“休息”二字。穿上龙袍后,他没有把一分钟的时间浪费在享受胜利上,而是匆匆奔向下一个目标:巩固帝业。在农村,家中有了几块银子,还要深埋进坑洞或灶间,何况这么大的家业,怎能不妥善打点!
遍数古今中外,我们找不到比朱元璋更热爱“安定”的统治者,在某种程度上,这种热爱甚至成了一种偏执和狂热。从心理学角度来讲,朱元璋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强迫症患者。强迫症患者的意志往往如超人般坚强。他们倾向用自己的意志来规定世界,最不能忍受的是无秩序状态。他们渴望把一切安排得条理分明,对任何事情都要求按部就班。比如,在生活中他会要求家里的一切物品都摆放有序:洗漱间挂的毛巾花纹要对齐,刷牙杯子的手柄方向要一致,厨房用品的摆放位置要固定,甚至连性生活都要严格按规定固定在星期几。
朱元璋就是这样。如果他终生只是一个农民,他一定是个治家极严的家长,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家里一切东西都要摆得整整齐齐,田里的庄稼一定伺弄得生机勃勃。如果他是一位公司老总,一定会把公司管理得没有人敢大声说话。
成了“予一人”之后,朱元璋端居九重之上向下看去,中国社会还沿着元朝末年的惯性动荡着,到处充满混乱、矛盾和冲突。这让他感觉眩晕和害怕。他感觉社会各个阶层都在垂涎他的巨大家业。他怕乱,怕社会的自由演进,怕任何一粒社会原子逃离他的控制。
朱元璋的素质其实最适合当一个村长,给他一个百十户人的村子,他能治理得井井有条。以他事必躬亲的工作作风,他会深入每家每户,掌握每只家畜的膘情。他会手把手地指导村民们每块地上应该种些什么。我们可以想象朱村长拉着他那张驴脸,背着手,威严地行走在乡间的道路上,仔细察看每一株庄稼的长势。村民们见了他,远远地就向他行礼、打招呼。他微微点点头,走到他们身边,长篇大论地教导他们如何生产、如何生活,告诉他们尊老爱幼,热爱朝廷。
不幸的是,命运慷慨地把整个国家交给了他。对于朱元璋来说,中国社会过于庞大、过于复杂了。国家可不是村子的累加,治国不同于治村。对于在农村骑惯了驴的朱元璋来说,巨大的中国如同一头他没有见过的恐龙,他骑在上面,虽然紧紧地握住了缰绳,还是感觉有点力不从心。他熟悉驴子的秉性,可有点摸不透这头恐龙的脾气。
不过,村长自有村长的办法。为了一个人的“省心”,他必须使其他人都“静心”或者“无心”。在朱元璋看来,要保证天下千秋万代永远姓朱,最彻底、最稳妥的办法是把帝国的每一个成员都牢牢地、永远地控制起来,让每个人都没有可能乱说乱动。就像传说中的毒蜘蛛,朱元璋盘踞在帝国的中心,放射出无数条又黏又长的蛛丝,把整个帝国缠裹得结结实实。他希望他的蛛丝能缚住帝国的时间之钟,让帝国千秋万代,永远处于停滞状态。然后,他还要在民众的脑髓里注射从历代思想库中精炼出来的毒汁,将整个中国的神经麻痹成植物状态,换句话说,就是从根本上扼杀每个人的个性、主动性、创造性,把他们驯化成专门提供粮食的顺民。这样,他和他的子子孙孙就可以安安心心地享用人民的膏血,即使是最无能的后代,也不至于被推翻。
·3·把社会改造成原子状态并不是朱元璋的最终目的。因为散沙在风吹日晒之下,也会自由流动,形成沙丘,构成新的不均匀、不稳定状态。朱元璋采取了“草格子治沙法”,用政权把沙子固定下来。他的草格子就是一系列固化社会的诏令。
元代统治者马上治国,武勇有余,文采不足。蒙古人奴视汉人,统治手段粗暴野蛮,在中国政治技术史上形成一个大的倒退,而朱元璋承大元之余绪,把元代统治者的野蛮强横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大明王朝继承了元代严格的职业世袭制,把全国人口分为民户、军户、匠户三大类,三大类再分为若干小类,比如匠户之中,还分为厨役户、裁缝户、船夫户等。军户之中,还细分为校尉、力士、弓兵、铺兵等。民户之中,除了普通的农民外,还有沿海晒盐的灶户、为军队养马的马户、给皇帝家看坟的陵户、管园的园户、种茶的茶户。此外,还有什么米户、囤户、菜户、渔户、窑户、酒户、蛋户、站户、坛户、女户、丐户等,计八十种以上(栾成显《赋役黄册与明代等级身份》)。“籍不准乱,役皆永充。”也就是说,职业先天决定,代代世袭,任何人没有选择的自由。比如,如果你是军人,那么你的子子孙孙都是军人,除非做官做到兵部尚书一职,否则不许脱离军籍。同理,如果你爸爸是裁缝,那么你和你的后代永远都得以裁缝为生,不管你是六指还是残疾。
把人口分门别类后,朱元璋建立了中国古代史上,同时也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严厉周密的户籍制度,也称黄册制度。
人口统计登记在现在也仍然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精确、科学的组织,动员庞大的人力、物力。可以想见,在当时的通信、交通、统计技术条件下,进行精确的人口登记会遇到多大的困难。不过,朱元璋的严刑峻法威力无穷。他在洪武初年发布的命令说:“如今天下太平了也,只是户口还不明白了哩。……我这里大军如今不出征了,都教这些军人去各州县里,下到地里去一本本地核查,看老百姓们写得真不真。经核查属实的便是好百姓,不属实的便拿来做军。如果有官吏敢隐藏户口的,将那官吏处斩。百姓们有躲避了的,依律要定了罪,通拿来做军。钦此。”他规定,全国人民一律编入户口,户口本上要详细写明一家人口的姓名、职业、年龄以及田产等基本信息。这道杀气腾腾的命令宣布中国户籍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帝国的军队组成一支支工作队,手持武器,深入各地的乡村田野,挨家挨户进行人口登记造册,因为户口册的封面用黄纸,所以称为“黄册”。
洪武时期的人口登记工作是在不断强化的血淋淋的法条下进行的。洪武二十四年,因为在人口登记中发现了弄虚作假行为,朱元璋又下命令,所有户口本都必须由家长本人亲自填写或者亲自口报,绝不允许别人代为包办,如果有包办作弊,或者隐瞒人口不报的,经手人员“一体处死。隐瞒人户,家长处死,人口迁发化外”。
这样规模浩大的人口登记每十年重新进行一次,每家每户微小的变化,都细致地体现在户口本上。在高压政策、精密组织以及朱元璋的高素质官员队伍的合力之下,洪武年间的人口调查工作准确度极高。全国的户口被调查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

媒体评论
盖明祖一人,圣贤、豪杰、盗贼之性,实兼而有之者也。
——清·赵翼(有名的史学家、诗人、文学家)
明太祖天授智勇,崛起布衣,纬武经文,统一方夏,凡其制度,准今酌古,咸极周详,非独后代莫能越其范围,即汉唐宋诸君诚有所未及也。
——清·康熙
朱元璋的明朝带有不少乌托邦的色彩。它看起来好像一座大村庄,而不像一个国家。中央集权能够达到如此程度乃因全部组织与结构都已经简化,一个地跨数百万英亩土地的国家已被整肃成为一个严密而又均匀的体制。
——黄仁宇 (有名明史学者)
张宏杰写朱元璋,将中国封建专制根源写得剥皮见骨,看得我心里悚然。
——柴静(有名记者、主持人)
张宏杰是个观察和记录的高手。他用冷静细致的笔法,把人性的复杂、深奥、奇特、匪夷所思出人意料而又情理之中表达得淋漓尽致,原本熟悉的历史事实在他的笔下呈现出接近不同的面貌,新鲜而又迷人。
——莫言(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