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武风云:盛世的开创【正版新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汉武风云:盛世的开创【正版新书】

正版新书出版社直发可开发票,支持7天无理由

30.5 5.2折 59 全新

库存6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海纳百川

出版社新世界

ISBN9787510476723

出版时间2023-05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59元

货号31706888

上书时间2024-07-06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序言(引言/导言/出版后记/编辑手记/跋)

  

 

 

本书讲述历史的原则是:大事不虚,小事不拘。

 

本书的定位不是小说,也不是简单机械地把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而是以讲故事的方式把汉武帝执政时期精彩的人和事呈现给大家,兼有笔者对历史人物的看法以及对人生的诸多感悟。

 

文中涉及重要史实,笔者会在注释中予以说明。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打开时光隧道,进入汉武帝时代吧。


【书摘与插画】

◎书摘:以下书摘作者均为:海纳百川 著 

 

 

 

006

 

刘彻开始执政

 

 

 

话说汉武帝的祖上汉高祖刘邦接手秦国留下的烂摊子时,国家经济崩溃,民生凋敝。当时的刘邦作为新朝皇帝,想找四匹毛色一样的马拉车都找不到,下面的将军、丞相级别的高官更惨,出行只能坐牛车 ,底层百姓的生活艰难更是可想而知。

 

刘邦掌权后,所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限制奢侈消费,打击有钱人。

 

当社会资源有限的时候,一国的当家人应该尽可能保证每个人都有饭吃,而不是饿的饿死,撑的撑死。所以刘邦时期的商人过得非常不爽,他们被禁止穿好衣服,出门不能坐车,还被征收高额的税赋。

 

刘邦去世后,汉惠帝和吕雉掌权时期,国家又进行了税赋方面的改革。

 

吕雉绝对不是现在一些文学、影视作品里呈现的那样,只会心狠手辣玩宫斗。事实上,她对国家治理也是独有一套的。吕雉时期,对商人的禁令进行了适当宽松化的调整,准许他们穿奢侈衣服,出门可驾车,但是有一条底线不能突破,那就是他们的子女后代不允许从政。

 

为什么富商的后代不能从政呢?

 

道理很简单。大家想,本来富商家里最不缺的就是钱,如果他们家又有很多人从政,这种富门大户一定会搞官商勾结、权力寻租。

 

资本和权力一旦勾结,最终倒霉的一定是国家和人民。

 

吕雉在大的问题上是不糊涂的。

 

不得不说,刘邦选老婆的眼光还是挺独到的。当然了,吕雉老想着偏袒她娘家人,给他们争利益,这是另外一个问题,对此我们不能求全责备。

 

别说两千多年前的吕雉了,就是放到现在,很多已婚女士和老公吵架,也是因为给娘家人花钱时很大方,给公公婆婆家花钱时就心疼。

 

千百年来无不如此。人性使然,如此而已。

 

这一时期,政府收税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收税多少视老百姓生产和经营的情况而定,老百姓收入越高,商人经营状况越好,政府抽税就越多。

 

吕雉还进行了一项非常人性化的改革,就是先进行政府开支(含公职人员工资)预算,有多少预算,就对应收多少税,收够了这个钱数就不再多收了。

 

与此同时,地方上那些王侯们自行解决吃喝拉撒的日常费用,朝廷不再向地方拨补助款。

 

这样一来,老百姓和商人手里留下的存货就多了,大家工作的积极性也得以提升。

 

怎么样?吕雉作为一个女性,在管理能力上,还是相当有一套的吧!

 

再后来就是汉文帝、汉景帝两位执政时期,国家推行道家清心寡欲的无为之道。皇帝带头践行清正廉洁、艰苦朴素的理念,不追求大吃大喝,继续降低对老百姓的税赋,安养天下。

 

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到了汉武帝接班时,粮仓里堆满粮食,仓库里堆满物资,国库里的钱也是爆满,根本花不完,以至于穿钱的绳子都腐蚀断了,钱七零八落地堆放在那里,会计们想做个详细的统计都很难。

 

当年刘邦开国时找四匹同样毛色的马都费劲,而汉武帝登基时,大街小巷都是马,田间的马更是成群结队,大家出门都骑高大威猛的公马,谁要是骑着便宜的母马,都不好意思跟人家打招呼。

 

这就是国家富强在民生方面的体现。

 

此时看大门的保安都能顿顿吃上白米饭和肉菜 。普通公职人员的收入则可以轻轻松松地负担养育孩子所需要的费用 。

 

这种情况下,国家的犯罪率也急剧下降,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那么,是不是这时候国家内部就没有安全隐患了呢?

 

答案是:否。隐患还很大!

 

人的贪欲是无止境的,有钱了总想更有钱。这一代有钱了,总想着将来子子孙孙都有钱。于是,一些有钱又贪婪的人玩起了土地兼并的游戏。

 

与此同时,享有大量土地的宗室贵族、公卿大夫们开始了奢侈消费和攀比炫富,比谁住的房子更大,比谁驾的车更高级,比谁穿的衣服更华丽,没有最好,只有最贵。 当年刘邦严禁奢侈消费,到了汉武帝时代,社会风气又发展为奢侈状态。刘邦如果在天有灵,看到这一切,不知作何感想。

 

为什么在讲汉武帝之前要先给大家说一下上面这些内容呢?

 

因为今人在解读汉武帝时,多把目光锁定在汉武帝本人做过哪些丰功伟绩以及他的个人魅力上,一味强调主角的光环,可是不要忘了,任何人要做的任何事情都会受到当时所处的大环境的制约。

 

假设汉武帝坐上龙椅时,国家并非这么有钱,而是经济凋敝,任凭他有文韬武略,也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

 

征讨匈奴,开拓丝绸之路,都需要真金白银。有钱男子汉,没钱汉子难。

 

就像一位长者曾经说过:“一个人的命运啊,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

 

公元前141年,汉武帝刘彻登基。

 

先问读者朋友一个问题:假设您是刘彻,上位后先抓哪方面?

 

给您几个选项,比如经济、军事、廉政、教育、文化等。您会先选哪一项?

 

不论选择哪一个,相信您都会有自己的理由。

 

看一个帝王上位之后先抓什么,直接反映出此人治国的思路和看问题的广度与深度。

 

猜一猜,刘彻先抓的是什么?

 

答案是:文化。

 

和您的选择一样吗?

 

 

 

公元前140年,汉武帝搞了一个面向全国的大考试,只是那个时候不叫考试,叫策问。

 

出题的人把问题写在竹板上让考生回答,这个竹板,就叫策,这种考试形式就叫策问。

 

考生回答问题,叫作对策。

 

我们现代语言里常说的“对策”就是这么来的。

 

这次考试有两个亮点:

 

第一,汉武帝本人是唯一的出题老师。

 

第二,试卷就一道题,而且是开卷考试,题目是《请谈谈你心目中的治国之道》,题目提前公布于天下,答案能不能写到皇上的心里去,就看你的本事了。

 

汉武帝的出场透着一股不同的味道。

 

首先,皇上亲自组织考试且亲自出题,说明汉武帝本人把这次考试看得很重。

 

其次,考试的题目偏向于实用主义,就是不可大谈虚无的理论,而是要实打实地谈谈下一步应该怎样治理好国家。

 

汉武帝一出手,天下沸腾。



 
 
 
 

商品简介

 

西汉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之一,尤其是汉武帝时期,中国国力进入巅峰,文化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此后2000多年来儒家在中国的独特地位;军事上南征北讨,疆域空前;经济上开通了贯通亚欧的丝绸之路。汉武帝留下的历史遗产至今还在影响着中国,改变着世界。

 

本书从人性解读和心理剖析的角度,为读者呈现西汉汉武帝时期各类角色的脸谱和内心特写。在本书中,上至帝王将相,下至路人甲乙,纷纷登台亮相,展现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人性案例。

 

在本书中,有善良,也有邪恶;有忠诚,也有背叛;有爱情,也有仇恨;有合作,也有倒戈;有正大光明,也有波谲云诡;有凛然正气,也有阴暗狡诈。作者在为大家展现人性的同时,也力图表达这样一个主旨:每一位成功者或失败者,其人生结局固然有个人努力和选择的因素,但更离不开历史大环境对每个人的影响。

 

本书依托于《资治通鉴》等官修正史,“以正史为经,务求确凿;以逸闻为纬,不尚虚诬”。作者纵横捭阖,以独特的眼光分析和解读人与事,又以通俗有趣的文风呈现,故本书知识性、故事性、趣味性、实用性俱佳。通过本书,读者在更透彻地了解历史的同时,又能反观自身,对自己的人生有一些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
海纳百川,1982年生人,毕业于山东大学,既做过IT一线码农,也曾在教育培训行业从事多年的企业管理工作,现为自媒体从业者、编剧。
自幼酷爱历史,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坚信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一旦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一定会爆发出无穷的力量,又受理工科实用主义思维的影响,认为学历史就要用得上,以至于按捺不住写作的冲动,开始写作本书。 笔名出自民族英雄林则徐的自勉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取此名亦是自勉,希望自己可以用博大的胸怀去看待人世之黑与白、自己之得失。

目录
第一章??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001?王娡破茧成蝶
002?刘荣之死
003?刘武的皇帝梦
004?韩安国一落一起
005?刘武之死
006?刘彻开始执政
007?巧妙批晁错
008?汉武帝大秀演技

第二章??淮南往事
009?一夜情带来的悲剧
010?野心和能力的匹配
011?刘安的计谋
012?相逢一笑泯恩仇
013?箭在弦上
014?原本可以避免的团灭

第三章??剑指西南
015?唐蒙访南越
016?官民矛盾激化
017?司马相如西南谈判
018?公孙弘力劝汉武帝
019?两位大臣的“辩论赛”
020?滇国和昆明国的意外出现
021?平定西南

第四章??丝绸之路
022?张骞出使西域
023?赵破奴声震西域
024?显我国威
025?再战大宛
026?角力楼兰
027?常惠复仇龟兹
028?刘解忧刺杀乌孙王
029?冯夫人星耀乌孙

第五章??角力匈奴
030?卫子夫家族的崛起 
031?霍去病横空出世
032?李广之死
033?霍去病之死 
034?卫青之死
035?苏武牧羊
036?李陵蒙冤
037?李广利玩火自焚
038?轮台诏

第六章??平定两越
039?初平闽越 
040?计平南越
041?彻平闽越

第七章??巫蛊之乱
042?父爱如山
043?官僚斗太子
044?奇葩父子
045?江充的崛起
046?父子反目
047?太子之死
048?刘弗陵继位

第八章??武帝十三相
049?卫绾的故事
050?窦婴的沉浮
051?“谦谦君子”公孙弘 
052?苦命丞相李蔡
053?庄张二虎斗
054?短命丞相赵周
055?空头丞相石庆
056?高开低走公孙贺
057?快起快落刘屈氂
058?神秘守墓人田千秋

尾记

内容摘要
西汉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之一,尤其是汉武帝时期,中国国力进入巅峰,文化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此后2000多年来儒家在中国的独特地位;军事上南征北讨,疆域空前;经济上开通了贯通亚欧的丝绸之路。汉武帝留下的历史遗产至今还在影响着中国,改变着世界。
本书从人性解读和心理剖析的角度,为读者呈现西汉汉武帝时期各类角色的脸谱和内心特写。在本书中,上至帝王将相,下至路人甲乙,纷纷登台亮相,展现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人性案例。
在本书中,有善良,也有邪恶;有忠诚,也有背叛;有爱情,也有仇恨;有合作,也有倒戈;有正大光明,也有波谲云诡;有凛然正气,也有阴暗狡诈。作者在为大家展现人性的同时,也力图表达这样一个主旨:每一位成功者或失败者,其人生结局固然有个人努力和选择的因素,但更离不开历史大环境对每个人的影响。
本书依托于《资治通鉴》等官修正史,“以正史为经,务求确凿;以逸闻为纬,不尚虚诬”。作者纵横捭阖,以独特的眼光分析和解读人与事,又以通俗有趣的文风呈现,故本书知识性、故事性、趣味性、实用性俱佳。通过本书,读者在更透彻地了解历史的同时,又能反观自身,对自己的人生有一些借鉴意义。

主编推荐
一书全面展现汉武帝执政54年的雄霸之道

还原一位真实的帝王,重现一个辉煌的时代

是他,让这个朝代成为我们民族的名字!

★  展现鼎盛时代:西汉是中国历史上不错盛的朝代之一,尤其是汉武帝时期,中国国力进入巅峰,文化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此后2000多年来儒家在中国的独特地位;军事上南征北讨,疆域空前;经济上开通了贯通亚欧的丝绸之路。汉武帝留下的历史遗产至今还在影响着中国,改变着世界。
★  角度独特:本书以汉武帝刘彻与任内十三位丞相的人物关系为切入点,充分展现了他们之间的政治角力过程,披露了汉武帝一生不同阶段的心路历程,既刻画了一位雄才大略、杀伐决断的帝王,又彰显了其作为普通人在权力背后的丰满人性。
★  构思新颖:白话正史作品并不少见,而以人性和心理为视角解读历史的作品并不多。本书作者因其具有多年的高管经验,对人性和心理有透彻的理解,加上对历史的熟知和文笔的娴熟,从而可以从这种独特的角度来呈现历史上的人与事。
★  内容丰富好看:本书不仅描写了汉武帝,也浓墨重彩地描写了汉武帝时期大大小小的历史人物,向读者呈现这个特殊时期的历史群像,包括汉武帝刘彻、皇后卫子夫、太子刘据、梁王刘武、公主刘解忧、淮南王刘安、大将军卫青和霍去病、丞相公孙弘、酷吏张汤、使者张骞、哲学家董仲舒、政治家晁错、文学家司马相如等,人物形象精彩纷呈。在本书中,有善良,也有邪恶;有忠诚,也有背叛;有爱情,也有仇恨;有合作,也有倒戈;有正大光明,也有波谲云诡;有凛然正气,也有阴暗狡诈。作者在为读者展现人性的同时,也力图表达这样一个主旨:每一位成功者或失败者,其人生结局固然有个人努力和选择的因素,但更离不开历史大环境对每个人的影响。
★  是历史,不是虚构:本书依托于《资治通鉴》等官修正史,“以正史为经,务求确凿;以逸闻为纬,不尚虚诬”。

精彩内容
006刘彻开始执政话说汉武帝的祖上汉高祖刘邦接手秦国留下的烂摊子时,国家经济崩溃,民生凋敝。当时的刘邦作为新朝皇帝,想找四匹毛色一样的马拉车都找不到,下面的将军、丞相级别的高官更惨,出行只能坐牛车,底层百姓的生活艰难更是可想而知。
刘邦掌权后,所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限制奢侈消费,打击有钱人。
当社会资源有限的时候,一国的当家人应该尽可能保证每个人都有饭吃,而不是饿的饿死,撑的撑死。所以刘邦时期的商人过得非常不爽,他们被禁止穿好衣服,出门不能坐车,还被征收高额的税赋。
刘邦去世后,汉惠帝和吕雉掌权时期,国家又进行了税赋方面的改革。
吕雉绝对不是现在一些文学、影视作品里呈现的那样,只会心狠手辣玩宫斗。事实上,她对国家治理也是独有一套的。吕雉时期,对商人的禁令进行了适当宽松化的调整,准许他们穿奢侈衣服,出门可驾车,但是有一条底线不能突破,那就是他们的子女后代不允许从政。
为什么富商的后代不能从政呢?
道理很简单。大家想,本来富商家里最不缺的就是钱,如果他们家又有很多人从政,这种富门大户一定会搞官商勾结、权力寻租。
资本和权力一旦勾结,最终倒霉的一定是国家和人民。
吕雉在大的问题上是不糊涂的。
不得不说,刘邦选老婆的眼光还是挺独到的。当然了,吕雉老想着偏袒她娘家人,给他们争利益,这是另外一个问题,对此我们不能求全责备。
别说两千多年前的吕雉了,就是放到现在,很多已婚女士和老公吵架,也是因为给娘家人花钱时很大方,给公公婆婆家花钱时就心疼。
千百年来无不如此。人性使然,如此而已。
这一时期,政府收税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收税多少视老百姓生产和经营的情况而定,老百姓收入越高,商人经营状况越好,政府抽税就越多。
吕雉还进行了一项非常人性化的改革,就是先进行政府开支(含公职人员工资)预算,有多少预算,就对应收多少税,收够了这个钱数就不再多收了。
与此同时,地方上那些王侯们自行解决吃喝拉撒的日常费用,朝廷不再向地方拨补助款。 这样一来,老百姓和商人手里留下的存货就多了,大家工作的积极性也得以提升。
怎么样?吕雉作为一个女性,在管理能力上,还是相当有一套的吧!
再后来就是汉文帝、汉景帝两位执政时期,国家推行道家清心寡欲的无为之道。皇帝带头践行清正廉洁、艰苦朴素的理念,不追求大吃大喝,继续降低对老百姓的税赋,安养天下。
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到了汉武帝接班时,粮仓里堆满粮食,仓库里堆满物资,国库里的钱也是爆满,根本花不完,以至于穿钱的绳子都腐蚀断了,钱七零八落地堆放在那里,会计们想做个详细的统计都很难。
当年刘邦开国时找四匹同样毛色的马都费劲,而汉武帝登基时,大街小巷都是马,田间的马更是成群结队,大家出门都骑高大威猛的公马,谁要是骑着便宜的母马,都不好意思跟人家打招呼。
这就是国家富强在民生方面的体现。
此时看大门的保安都能顿顿吃上白米饭和肉菜。普通公职人员的收入则可以轻轻松松地负担养育孩子所需要的费用。
这种情况下,国家的犯罪率也急剧下降,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那么,是不是这时候国家内部就没有安全隐患了呢?
答案是:否。隐患还很大!
人的贪欲是无止境的,有钱了总想更有钱。这一代有钱了,总想着将来子子孙孙都有钱。于是,一些有钱又贪婪的人玩起了土地兼并的游戏。
与此同时,享有大量土地的宗室贵族、公卿大夫们开始了奢侈消费和攀比炫富,比谁住的房子更大,比谁驾的车更高级,比谁穿的衣服更华丽,没有最好,只有最贵。 当年刘邦严禁奢侈消费,到了汉武帝时代,社会风气又发展为奢侈状态。刘邦如果在天有灵,看到这一切,不知作何感想。
为什么在讲汉武帝之前要先给大家说一下上面这些内容呢?
因为今人在解读汉武帝时,多把目光锁定在汉武帝本人做过哪些丰功伟绩以及他的个人魅力上,一味强调主角的光环,可是不要忘了,任何人要做的任何事情都会受到当时所处的大环境的制约。
假设汉武帝坐上龙椅时,国家并非这么有钱,而是经济凋敝,任凭他有文韬武略,也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
征讨匈奴,开拓丝绸之路,都需要真金白银。有钱男子汉,没钱汉子难。
就像一位长者曾经说过:“一个人的命运啊,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公元前141年,汉武帝刘彻登基。
先问读者朋友一个问题:假设您是刘彻,上位后先抓哪方面?
给您几个选项,比如经济、军事、廉政、教育、文化等。您会先选哪一项?
不论选择哪一个,相信您都会有自己的理由。
看一个帝王上位之后先抓什么,直接反映出此人治国的思路和看问题的广度与深度。
猜一猜,刘彻先抓的是什么?
答案是:文化。
和您的选择一样吗?
公元前140年,汉武帝搞了一个面向全国的大考试,只是那个时候不叫考试,叫策问。
出题的人把问题写在竹板上让考生回答,这个竹板,就叫策,这种考试形式就叫策问。
考生回答问题,叫作对策。
我们现代语言里常说的“对策”就是这么来的。
这次考试有两个亮点:第一,汉武帝本人是唯一的出题老师。
第二,试卷就一道题,而且是开卷考试,题目是《请谈谈你心目中的治国之道》,题目提前公布于天下,答案能不能写到皇上的心里去,就看你的本事了。
汉武帝的出场透着一股不同的味道。
首先,皇上亲自组织考试且亲自出题,说明汉武帝本人把这次考试看得很重。
其次,考试的题目偏向于实用主义,就是不可大谈虚无的理论,而是要实打实地谈谈下一步应该怎样治理好国家。
汉武帝一出手,天下沸腾。
全天下的读书人都感受到当官的机会来了!
大家都知道,在此之前,经历了春秋战国和短暂的秦王朝之后,百家争鸣留下了各种学派的学说。
也就是说,那个时候的读书人和现在不太一样。现在的学生们所接受的基础教育都是一样的,只是上大学之后,才在专业教育上有所区别。
而那个时候的读书人在基础教育上就不一样,接受的理论包括道家、儒家、法家、墨家……说好听了是百家争鸣,说难听了是鱼龙混杂。
汉武帝没时间和精力把每家学说都研究一遍,直接让大家呈现治国的干货,是骡子是马,牵出来遛遛。
在这场类似于“华山论剑”的考试中,有一个人脱颖而出,其文章深深地打动了汉武帝,此人就是广川(今河北景县西南部)人董仲舒。
董仲舒作答的原文比较长,在这里就不全面展示了,仅就部分关键内容做一个解读。
董仲舒提出的第一个观点是:“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这段文言文的意思是,国家要重视教育,在都城建立太学,在地方建立学府,在全国范围内对民众进行教化。
读到这里,想必大家会觉得这也没什么呀,重视教育是好事儿啊,董仲舒挺伟大的啊。
如果这样理解,则有些肤浅了。
任何一个国家、任何社会都有一个简单而朴实的规律,那就是国家重视哪个行业,哪个行业的人就吃香。
国家提倡依法治国,那么律师就很忙,收入就会增加。如果供不应求,律师还会特别傲慢,挑客户接单。
国家把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那么职业炒房者的收入就会比科学家高,房产中介的收入就会比卖盒饭的高。
国家大力支持娱乐产业,那么演员的收入就比医生、科学家高。
美国人爱打官司,动辄“你别跟我谈,有事儿找我律师”。他们动不动就“走法律程序”,整个律师阶层也就变成了高收入群体。
假设在某个部落,一切矛盾靠拳头解决,律师也就失业了。
那么,问题来了:董仲舒的主业是干什么的呢?
告诉大家,董仲舒在得到汉武帝重视之前,长期从事儒家思想的教育工作,门生众多。
如今董仲舒给汉武帝开的第一个药方是,全国范围内大搞特搞教育,一旦得以采纳,以他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群体将会得到空前的重用,要资源有资源,要地位有地位,要高收入有高收入,瞬间成为社会既得利益阶层。
说董仲舒在给刘彻提建议时不夹带私货,您信吗?
以上是其一。
董仲舒提出的第二个观点是:“臣愚以为使诸列侯、郡守、二千石各择其吏民之贤者,岁贡各二人以给宿卫,且以观大臣之能;所贡贤者有赏,所贡不肖者有罚。”这段文言文的意思是,让列侯、郡守、二千石官秩的官员,各自从所管理的辖区内推举贤能的人,每年举荐两人在皇宫中值宿守卫,而且还可以此来观察大臣们的能力。如果地方官员推举的人确实是人才,就给予赏赐,如果选送的人能力不强,就加以惩罚。
粗看董仲舒的这条建议,好像也没什么,无非就是重视人才嘛。
告诉大家,这条建议产生的冲击波是巨大的,因为这无疑为底层寒门直接进入权力中枢开了绿色通道。与此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打压并制衡了现有的出身富贵的官僚集团。
董仲舒的这条建议必会得到出身贫寒的读书人的热烈拥护,自己也会受到广大知识分子的敬仰。事实也是如此,从汉武帝时代到清朝,凡是读书人,都会把董仲舒捧得极高。
《汉书》里就说了,“董仲舒有王佐之材,虽伊、吕亡以加,管、晏之属,伯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