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墟镇回忆录【正版新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墟镇回忆录【正版新书】

正版新书出版社直发可开发票,支持7天无理由

16.6 5.7折 29 全新

库存6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娟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ISBN9787540253660

出版时间2019-04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29元

货号30614947

上书时间2024-07-05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李娟,1974年生,浙江余杭人。1994年毕业于杭州师范学院中文系,2003年毕业于浙江大学人文学院,获文学硕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人文学院,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文学写作等课程的教学及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著有《“沈宋体”研究》,主持完成和参与研究省市社科基金项目数项,并发表相关研究论文十余篇。

目录
沈美菊
夏花
莫莉的婚宴
被嫌弃的陈阿娣
阿荷的幸福时光
前妻
青青
阿金
青莲
南方遗事
后记

内容摘要
 《墟镇回忆录》是浙江作家李娟女士的短篇小说集。本书记述了作者对故乡的几段回忆。通过十篇文章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南方小镇画卷。十篇文章均各自独立成文,讲述了在同一背景环境下十个不同主角的故事。本书文笔优雅生动,体现了作者不凡的写作功
力。书中有不少当地方言,增加了小说的地方语言特色。

主编推荐
十个江南小镇的故事,时代变迁的切片,留下彩色的记忆。

精彩内容
 沈美菊是个公认的心里最有算计的厉害女人,用她两个嫂子的话来说:“整个墟镇,再也找不出比我们姑娘更有打算的人了。”二十出头的沈美菊个子高挑,皮肤雪白,粗黑油亮的两根麻花辫垂在胸前,平时喜欢穿碎花的布衬衫,尺寸稍微有点小,胸部鼓鼓的像要把扣子撑开。那阵子过了三年困难时期不过七八年光景,家家户户只恨没有东西吃,镇上很少有像沈美菊这么雪白丰硕的姑娘,人人都纳罕说沈家姆妈怎么就能养出这么丰满好看的女儿来。
住在沈家隔壁的好婆婆偷偷跟人说,那是因为沈美菊凶得很,他们家里只要有点好吃的,肯定就被沈美菊抢去吃掉了,从小到大都是这副样子。“你们看看她两个哥哥瘦得跟竹竿一样,就是因为抢不过小的,活活饿瘦的呀。
”好婆婆习惯性地把脸凑到人跟前说话,也不顾别人嫌弃的眼光,她颤颤巍巍地叹着气,“唉,做人不凶是不行的呀,凶一点才不会吃亏。”这些话传到了沈家姆妈的耳朵里。沈家姆妈是个寡妇,一个人带大了三个子女,总觉得自己不容易,走路说话都带着一股气势汹汹的理直气壮。自从听说好婆婆在背后讲沈美菊的坏话后,她不晓得骂了好婆婆多少句“死老太婆”“孤老太婆”,趁着在河埠头洗衣服,沈家姆妈逢人就替沈美菊辩白:“你们不要听那只孤老太婆乱讲,他们一家子都喜欢嚼舌头讲是非,所以早些年武斗的时候她两个儿子都被人打死了,就是因为嘴巴贱呀!美菊像我娘家这边的人,吸收好,吃什么都长肉,我两个儿子像了他们的短命爹,怎么喂都喂不胖,吃再多好东西都白糟蹋了。”但是不管沈家姆妈为女儿说了多少好话,沈美菊强横霸道的名气是传出去了。
饶是如此,沈美菊长得好看,照样有很多男人想讨她做老婆,来做媒的人踏破了门槛,各个说得天花乱坠。
有一个是替文化站新来的小伙子做介绍的。小伙子叫张理玉,长得眉清目秀,因为家在农村,所以想找个根基牢靠的本镇姑娘。媒人说这个张理玉虽然年纪轻轻,做起家务来却是一把好手,自己住的宿舍收拾得干干净净,洗衣服买菜做饭都不在话下。“你们不知道,”媒人说,“小张是相当会过日子的,他每天睡觉前把长裤脱下来压在枕头底下,第二天穿出去裤腿中间笔直一条线,比烫过的还挺括。人长得又好看,双眼皮,高鼻梁,头发梳得一丝不乱,真正是一表人才!”而且张理玉还有好几项才艺,书法、画画、拉二胡、吹笛子,随便哪样拿起就来,要说有什么美中不足,就是个子稍微矮了一点,跟沈美菊差不多高。“这也没有关系,”媒人对沈家姆妈说,“你们家美菊长得高呀,以后生下来的小孩也不会矮的。主要是小伙子会做家务,又有这么多随身本领,美菊嫁给他,保管一
辈子享福。”沈家姆妈听了心思有点活络,她看看沈美菊,沈美菊手里忙着织她自己的一件红色绒线衫,抿着嘴一声不吭。
等媒人走了,沈美菊才跟沈家姆妈说:“男人家长得好看有什么用,又不能当饭吃。要是叫花子,拉拉二胡吹个笛子还能讨点钞票用,这种随身本领有没有都一样。他这种

媒体评论
后  记
这些短篇小说中所写的,大都是我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记忆,除《南方遗事》一篇纯属虚构外,其他各篇中的人物与故事多有一定的现实基础,或是我亲眼目睹所得,或是听长辈闲谈而知。写作过程中,我常将现实中分属于若干不同人的故事合在一个人物身上,以塑造艺术形象,亦即鲁迅所说的“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鲁迅《< 出关> 的“关”》)。这既是我的写作习惯,也是因为我暗自抱着“可以不触犯某一个人”(鲁迅《< 出关> 的“关”》)的想法。我感谢给我提供写作材料和灵感的故乡的人和事,行文中既有美化,也难免有刻薄讥讽之处,希望不致冒犯到任何人。
这十篇小说写于不同的年份,略作说明如下:
目录中所列的很后四篇约写于1992 年至1995 年之间。其中《青青》于1997 年发表于杭州的《西湖》杂志 期,《南方遗事》也在差不多的年份发表于余杭作协的内刊《藕花洲》杂志上,因杂志遗失,具体哪一年现已不可确定。这四篇小说我曾用网名上传到某原创文学网站,同时上传的还有我的一些练笔之作,以及数年间我用不同的笔名给几家杂志撰写的小故事,所有这些上传网站的文章中,除了这四篇,其他的文章后来我都羞于面对,万幸该网站一再改版,如今这些文章都已搜索不到了。
从《沈美菊》到《阿荷的幸福时光》这五篇,完稿于2017 年到2018 年之间,其中《沈美菊》一文曾获得“文学与人”第九届华语原创文学大赛入围奖。这五篇小说中所涉的主要事件,大都发生在20 世纪70 年代到90 年代之间,这些材料我原本打算写一部长篇小说,名字也想好了,叫《九号墙门》,后来在初稿写作中遭遇了结构方面的难题,我因此改变了原来的计划,将之拆分成几个短篇。我看陆灏的《东写西读》中写到卡夫卡的故事,里面有这样一段:等他们走了一圈又转回来时,从挂着“赫曼·卡夫卡”招牌的店里走出一位高大的男人,声音宏亮地说:“法兰兹,回家啦,外面空气潮湿。”卡夫卡用一种异样的温柔声对Janouch 说:“那是我父亲,他在为我担心。爱经常戴着暴力的面孔。”说完就回家了。这五个短篇均写家庭中的矛盾和冲突,我想探讨的是“爱”的不同的面孔。
《前妻》一篇是本书中很后完成的小说。小时候我常听大人们说起该篇小说主人公的原型,言谈中人人都觉得她傻,但她的善良和憨厚给我留下了很好深刻的印象。后来我读了辛格的小说《傻瓜吉姆佩尔》和索尔仁尼琴的小说《马特廖娜的家》,了解到文学中早有这样圣徒式的人物形象,他们在生活中被人嘲笑欺侮,却丝毫不减本性中的善良与纯真。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家人和师友的支持。2017年初我大病一场,多亏我先生悉心照顾,使我得以恢复良好。只是半年多的治疗过后,我再也不复从前饱满的工作状态,写作效率低下,往往只能写几百字。在写作这些短篇小说时,我很多次想要放弃、怀疑自己的能力,有一次在电话中,我向导师肖瑞峰教授流露出这样的情绪,当时瑞峰师很肯定地对我说:“越是这样,就越要坚定。”很好感谢瑞峰师
的鼓励,很终我坚持完成了这些短篇的写作,于此谨致谢忱。
另外,书稿初步完成后,好友石琪琪、马俐伉俪,在一个寒冷的雨天驱车一小时到我住处,认真阅读这些小说并与我讨论小说的主题、人物和情节,提出许多具体的意见,给我很多启发,后来我根据这些意见对个别篇章进行了修改,在此一并致谢。
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经历,是我人生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我感觉写这些小说,是给自己的交代,然后我才有可能在写作上作出更多的探索和尝试。后  记
这些短篇小说中所写的,大都是我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记忆,除《南方遗事》一篇纯属虚构外,其他各篇中的人物与故事多有一定的现实基础,或是我亲眼目睹所得,或是听长辈闲谈而知。写作过程中,我常将现实中分属于若干不同人的故事合在一个人物身上,以塑造艺术形象,亦即鲁迅所说的“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鲁迅《< 出关> 的“关”》)。这既是我的写作习惯,也是因为我暗自抱着“可以不触犯某一个人”(鲁迅《< 出关> 的“关”》)的想法。我感谢给我提供写作材料和灵感的故乡的人和事,行文中既有美化,也难免有刻薄讥讽之处,希望不致冒犯到任何人。
这十篇小说写于不同的年份,略作说明如下:
目录中所列的很后四篇约写于1992 年至1995 年之间。其中《青青》于1997 年发表于杭州的《西湖》杂志 期,《南方遗事》也在差不多的年份发表于余杭作协的内刊《藕花洲》杂志上,因杂志遗失,具体哪一年现已不可确定。这四篇小说我曾用网名上传到某原创文学网站,同时上传的还有我的一些练笔之作,以及数年间我用不同的笔名给几家杂志撰写的小故事,所有这些上传网站的文章中,除了这四篇,其他的文章后来我都羞于面对,万幸该网站一再改版,如今这些文章都已搜索不到了。
从《沈美菊》到《阿荷的幸福时光》这五篇,完稿于2017 年到2018 年之间,其中《沈美菊》一文曾获得“文学与人”第九届华语原创文学大赛入围奖。这五篇小说中所涉的主要事件,大都发生在20 世纪70 年代到90 年代之间,这些材料我原本打算写一部长篇小说,名字也想好了,叫《九号墙门》,后来在初稿写作中遭遇了结构方面的难题,我因此改变了原来的计划,将之拆分成几个短篇。我看陆灏的《东写西读》中写到卡夫卡的故事,里面有这样一段:等他们走了一圈又转回来时,从挂着“赫曼·卡夫卡”招牌的店里走出一位高大的男人,声音宏亮地说:“法兰兹,回家啦,外面空气潮湿。”卡夫卡用一种异样的温柔声对Janouch 说:“那是我父亲,他在为我担心。爱经常戴着暴力的面孔。”说完就回家了。这五个短篇均写家庭中的矛盾和冲突,我想探讨的是“爱”的不同的面孔。
《前妻》一篇是本书中很后完成的小说。小时候我常听大人们说起该篇小说主人公的原型,言谈中人人都觉得她傻,但她的善良和憨厚给我留下了很好深刻的印象。后来我读了辛格的小说《傻瓜吉姆佩尔》和索尔仁尼琴的小说《马特廖娜的家》,了解到文学中早有这样圣徒式的人物形象,他们在生活中被人嘲笑欺侮,却丝毫不减本性中的善良与纯真。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家人和师友的支持。2017年初我大病一场,多亏我先生悉心照顾,使我得以恢复良好。只是半年多的治疗过后,我再也不复从前饱满的工作状态,写作效率低下,往往只能写几百字。在写作这些短篇小说时,我很多次想要放弃、怀疑自己的能力,有一次在电话中,我向导师肖瑞峰教授流露出这样的情绪,当时瑞峰师很肯定地对我说:“越是这样,就越要坚定。”很好感谢瑞峰师
的鼓励,很终我坚持完成了这些短篇的写作,于此谨致谢忱。
另外,书稿初步完成后,好友石琪琪、马俐伉俪,在一个寒冷的雨天驱车一小时到我住处,认真阅读这些小说并与我讨论小说的主题、人物和情节,提出许多具体的意见,给我很多启发,后来我根据这些意见对个别篇章进行了修改,在此一并致谢。
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经历,是我人生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我感觉写这些小说,是给自己的交代,然后我才有可能在写作上作出更多的探索和尝试。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