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兵张嘎经典美绘版【正版新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小兵张嘎经典美绘版【正版新书】

正版新书出版社直发可开发票,支持7天无理由

11.8 4.1折 29 全新

库存179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徐光耀

出版社天天出版社

ISBN9787501618842

出版时间2022-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29元

货号31486458

上书时间2024-07-04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徐光耀,笔名越风,1925年出生,河北雄县人,著名作家、电影编剧家,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小兵张嘎之父”。1938年十三岁时参加了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曾任河北省文联党组书记、主席。著有长篇小说《平原烈火》,中篇小说《小兵张嘎》《冷暖灾星》,电影文学剧本《小兵张嘎》《望日莲》,散文集《昨夜西风凋碧树》等。近些年又出版了《徐光耀文集》和《徐光耀日记》。

插画:王重圭,笔名:霄九、重九、笑酒,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1954年生于浙江宁波。从事连环画创作30余年。代表作有《将相和》《郑成功收复台湾地区》《浦江红侠传》《王昭君》。"

目录
《小兵张嘎:经典美绘版》无目录

内容摘要
根据同名电影改编。描写了抗日战争时期,少年张嘎亲眼看到奶奶为了保护八路军伤病员而北敌人杀害,他敬佩的老钟叔被敌人抓走。张嘎参加八路军,站岗放哨,并配合罗金宝叔叔圆满完成侦察任务,表现的机智勇敢,缴获了敌人的手枪。在严酷的战争环境中,在革命队伍的培养下,张嘎一步一步成长为一个革命小战士。故事中塑造小英雄张嘎的形象血肉丰满,性格鲜明,成为我国儿童文学中被广为传颂的经典人物形象之一,影响和激励了几代读者。它还于1963年被北京电影制片厂搬上银幕,深受少年儿童喜爱和好评,历映不衰。

主编推荐
"★徐光耀文学馆和《小兵张嘎》博物馆定制推荐
★家喻户晓的红色经典。小英雄张嘎与敌人斗智斗勇、保卫家园的故事,影响和激励了几代人的成长。
★回望艰难岁月,培养爱国情怀。从小嘎子的故事中,让今天的孩子了解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更加珍爱幸福,更加努力学习。
★版本珍贵,值得珍藏。四色彩绘版,由有名连环画画家王重圭老先生绘图,让孩子在阅读中获得双重美感享受。
★同名电影获得巨大成功。小嘎子形象深入人心,被许多部门列为小学生推荐阅读影片
★大奖作品。曾获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一等奖"

精彩内容
小嘎子捧着鸡蛋又往里闯,却给那小子拿刺刀顶着胸口,又顶出来。看样子,他是成心不让进去了。小嘎子心里火辣辣的,真想咬他一口。但他却笑着兜个小圈,仍赖在门道里,不时把眼往院里偷瞧。只见葡萄架下,迎着二门摆了一张八仙桌,周围几把太师椅子,上面坐着几个穿漂白褂的,正座上是个戴眼镜、留两撇断梁胡的家伙。桌上已经摆着三个酒瓶,两碟小菜,一把瓷壶,几盏细碗。“保长”和“联络员”纯刚大伯,都欠身在一旁的板凳上陪着。灶上的厨子,跑上跑下,摆菜端茶的直忙活。而韩家那只叫“小虎”的大狗,围着桌子,正吐舌咂嘴,不时把鼻子伸到断梁胡的白手上闻一闻,惹得那小子躲着身子直瞪眼。
小嘎子再往房上看,灰捶顶上,来来往往净是“白脖”。看情形,伪军的大部分都屯在这儿了。
那个“红眼儿”却是可恶透了。他总是黑丧着脸,不时翻着眼珠子瞄他几瞄,半点疏通一下的意思也没有。小嘎子却大大咧咧地毫不在乎,老是咪嘻咪嘻地朝他笑,尽管“红眼儿”一直在找斜碴子,还是拿他一点办法也没有。
正在这时,“联络员”纯刚大伯拿着块棒子面饼子,一路倒退着,把“小虎”引逗出来了。才到门口,猛一眼看见了小嘎子,惊得一愣。小嘎子可不容他发呆,忙从从容容走上去求救说:“纯刚大伯,这是‘太君’叫我找的鸡蛋,可这老总硬是不让我进去,你给说个情儿吧。……”纯刚大伯正怕他闯祸呢,哪懂他的来意?连忙把鸡蛋一接说:“交我给你传进去算了。给你这块饼子,把‘小虎’看住。里头快开席了,这东西净在那儿捣乱!”说着,端了鸡蛋就进去了。害得小嘎子泪花儿都冒上来。可是,有“红眼儿”在一边看着,又不能追上去把他叫住,眼睁睁把个进院的机会错过了。
“小虎?”可不管这一套,它把尾巴摇得羽扇儿似的,两只眼死死地盯着那块饼子,冲着小嘎子探爪伏腰地撒贱儿。小嘎子信手掰下一块,往半空里一扔,它就提起前爪,纵脖子一吞,咂咂几声,便咽进肚里去了。小嘎子心里陡然一动,霎时间,他眯起大眼,小红舌头一连在牙缝里逗了好几逗。他转眼看“红眼儿”,那小子正懒懒地打哈欠,手里夹着根烟卷,摸摸索索地在找火。小嘎子忙从兜里掏出火柴,划着,捧了过去。
“也给我根儿抽吧,老总。”小嘎子一边给他点烟,嬉笑着央求说。
“那不有烟头。”“红眼儿”鼻子里喷着烟,一翘下巴颏说。果然,门道里扔着半截烟头。小嘎子上前拾起来,故意找着“红眼儿”对火。可是,那小子忘恩负义地闪到墙角里去了。真是事有凑巧,恰在这时,从东来了一群鬼子,前头那个,巴斗脑袋,蛤蟆眼,一撮小黑胡,牵着条滚瓜肥的大洋狗,直朝大院里走来。小嘎子先看见了,便唱歌似的拍着手嚷道:“快来瞧,快来瞧!嗨,有位‘太君’来到了!”“红眼儿”听了,忙一探头,鬼子已到了跟前,慌的把烟卷一扔,咔地就是一个立正,瞪起一对珊瑚烂眼,目送鬼子进门。小嘎子忙拾起烟卷,往他背后一站,一面也瞪着眼目送鬼子,一面把烟头悄悄点在“红眼儿”的后襟上。不一会,那衣襟便冒开烟了。
鬼子们都拿着不屑旁顾的盛气架子,咔咔地走进门去。小嘎子忙趁势退开些,迅速把自己的烟头对燃,又把烟卷还了“红眼儿”。“红眼儿”却因差点儿误了差事,挪到大门外去了。小嘎子便留在门道里,继续引逗着“小虎”打滚儿玩。玩着玩着,他把眼一溜,又唱歌似的叫起来了:“快来瞧,快来瞧!……”“红眼儿”忙一探头,他却笑着伏在狗身上,接着唱道,“嗨,大狗长了一身毛!”“红眼儿”啐他一口,又把脖子抽回去。
忽然,“红眼儿”抽着鼻子,围着自己的屁股团团打起转来。终于发现后襟上正在呼呼冒烟,忙一面骂着,急往下解子弹袋。小嘎子一见,又唱道:“快来看,快来看——嗨,黑鸡下了个白鸡蛋!”“红眼儿”正忙着灭火,哪里顾得上他。小嘎子可毫不怠慢,忙掏出那挂“柳条鞭”,三缠两绕,拴在狗尾巴上,用烟头往药捻上一点,但听得哧的一响,他便举起饼子,晃一晃,照直扔进了二门。“小虎”腾起身子,虎扑狼奔,风似的追了进去。疾能生风,风又助火,叭的一声,大盖枪一般,在“小虎”后腿上炸响了。那狗大吃一惊,哧溜一声就往八仙桌子底下钻,不想叭叭又是两声,它猛地一蹦又蹿出来,直从巴斗脑袋的头上纵了过去。接着劈劈啪啪一阵乱响,烟火和狗毛齐飞,崩得鬼子、“白脖”东仰西翻。那只大洋狗一见,忽地跳起,照“小虎”汪地就是一扑。“小虎”越发毛了,一纵身,蹿上了桌子,“哗啦啦!”碟翻瓶倒,碗碎壶飞。两条狗,一前一后,一跑一追,管什么桌子板凳,直从人群中钻来窜去,那“鞭”就在人群中劈啪爆响;鬼子、“白脖”你爬我滚,躲闪不迭。满院子烟团朵朵,碎纸纷飞,直比烧了炮仗市还热闹。巴斗脑袋拔出手枪,照着“小虎”叭叭就是两枪,枪声与鞭声混在一起,更分不出真假了。
门道里的小嘎子,忍着一股一股肠子疼,喊声:“老总!‘太君’们自个儿跟自个儿打起来了!”撒腿往外就跑。没等“红眼儿”醒过神来,他已拐过碾子,进了榆司门。这才抱着肚子,笑得一路打跌,好不容易才找到了洞口。可是,洞口的战士们正在往外钻,大个李已把机关枪架在对着韩家大院的窗户上了……

媒体评论
"媒体及专业机构:
★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大会(1980)一等奖;
★被中宣部、文化部等五大部委选定为“百部爱国主义图书”之一;
★编入“世界反法西斯文学大系”“共和国儿童文学名著”等非常不错书系;
★小说被改编成同名电影,影响巨大;并被改编成20集电视连续剧,在央视黄金时段播放。
名家书评:
读着徐光耀的《小兵张嘎》,不由得想起了抗日战争一开始,或者稍后一些参加革命工作的“小鬼”们……张嘎像他们每一个人,但又和他们都不一样……作为艺术形象,张嘎……有着自己的个性特征和独具的面貌。张嘎的“嘎”劲,就是他*突出的特点,张嘎的“嘎”,有普通孩子的顽皮不驯,又有小兵的机智灵活,和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敢,是两者浑然一体的统一……作者写出了张嘎这个人物性格中的矛盾统一,写出了一个淘气而又可爱的,一个有着孩子的想象、情感和趣味的人物形象,这是艺术创作上的一个可喜的成功。
                      ——方明:《张嘎的形象》,《文艺报》1963年第6期
徐光耀同志的小说《小兵张嘎》是一部脍炙人口的佳作:它能使不同年龄的读者手不释卷,也能让不同国度的小读者爱不释手。在阅读中,那充盈在字里行间的儿童情趣,令人忍俊不禁;那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神奇的斗争生活,又让人迷恋和神往;而全书的小主人公张嘎,以他特有的魅力,走进小读者心中,成为孩子们生活中亲密的伙伴。这种类型的儿童文学作品,是儿童文学园地里的珍品和奇葩,其审美意义、认识意义和教育意义是不可低估的。
              ——高洪波:《〈小兵张嘎〉的艺术成就》,1993年11月17日《文论报》
 徐光耀是一个有精气神的作家。光耀的“精气神”,来自抗日烽火的洗礼,来自燕赵大地地域文化的熏陶。河北人民在抗日战争中不屈的民族气节、昂扬的斗争精神,熔铸在光耀的“精气神”里;慷慨悲歌、义无反顾的地域文化品格,使这“精气神”更显风采。从抗日战争到解放以后,河北作家群以抗战文学的显赫成果雄踞文坛,正是这丰富的战斗生活阅历以及舍生取义的民族精神的再现。徐光耀正是这个作家群的重要代表。这一作家群的每一位作家都各具特色。而徐光耀,我认为,他的“精气神”,也有两个方面的特色。一是历尽坎坷而矢志不移;一是饱经磨难后仍达观睿智。前者,指的是他的理想与信念;后者,指的是他的创作个性和艺术感觉。大家都知道,青年时代的光耀,是一颗文坛上冉冉升起的新星。因为他的正直和坦诚,也因为他的古道热肠,猝不及防,他被卷入了所谓“丁陈集团”案,由此阅尽沧桑。然而徐光耀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即使在个人遭际误解的时代,他非但没有放下自己的笔,反而写出了代表作,成为一个拥有广泛读者的大作家。
               ——陈建功:《徐光耀的“精气神”》,“中国作家网”,2005年9月27日"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