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世纪文学论稿【正版新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新世纪文学论稿【正版新书】

正版新书出版社直发可开发票,支持7天无理由

73 6.8折 108 全新

仅1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孟繁华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20302166

出版时间2017-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08元

货号1201565449

上书时间2024-06-28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孟繁华,现为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北京文艺批评家协会副,辽宁作协副、《文学评论》编委等。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当代文学研究室主任。著有《众神狂欢》《1978:激情岁月》《梦幻与宿命》《中国2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第三卷)《传媒与文化领导权》《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与人合著)《想象的盛宴》《游牧的文学时代》《坚韧的叙事》《文化批评与知识左翼》《文学革命终结之后》等20余部。主编文学书籍80余种,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靠前外重要刊物发表论文400余篇,法国、日本、中国台湾地区及大陆多有评论和介绍,百余篇文章被《新华文摘》等转载、选编、收录;部分著作被译为英文、日文、韩国文等;曾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文学理论评论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批评家奖、中国社会科学院很好理论成果奖、中国文联很好理论批评奖等。

目录
谢冕和他的文学时代
“守正纳新”的方法论价值和文化意义——评《刘中树文学论集》
“现代性”与中国当代文学历史叙述——评陈晓明的《中国当代文学主湖》
文本细读与文学的经典化:从理论到实践——以陈晓明的《众妙之门——重建文本细续的批评方法》为中心
并未终结的“八十年代”——程光炜与当下中国文学的一种潮流
全球化语境与中国的文化问题——评戴锦华的中国当代文化研究
文学批评的自觉、有效与节制——评陈福民《批评与阅读的力量》
当代中国的学院批评——以青年批评家张清华为例
为了批评的正义和尊严——评谢友顺的文学批评
新世纪的新青年——李云雷和他的文学批评
童年经验与文化记忆——张伟教授《姥姥的遗产》序
小说的另一种解法和读法——秦万里《小说法》序
散文困境中的一座丰碑——评王充阃的散文创作
文人的情怀、趣味与文化信念——贾平凹散文集《大翮扶风》序
生命之流的从容叙事——王小波的小说观念与文学想象
大舞台主角的隐秘人生与复杂人性——评周大新的长篇小说《曲终人在》
“说话”是生活的政治——评刘震云的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
这是“未名的爱和忧伤”——评迟子建的长篇小说《群山之巅》
《玉米》论
不确定性中的苍茫叩问——评曹征路的长篇小说《问苍茫》
现代性难题与南中国的微茫——评邓一光作品集《深圳在北纬22°27—22°52’》
在不确定性中寻找道路——评关仁山的长篇小说《麦河》
乡村文明崩溃的前史后传——评关仁山的长篇小说《日头》
本土叙事与全球化景观——评吴玄的小说
中国式的“反乌托邦”小说——评老查的中篇小说《赤驴》
人间万象与绝处逢生——评余一鸣的小说创作
面对“现代”,他选择了什么——评龙仁青的短篇小说
“贱民”的悲喜剧与小说之光——评陈昌平的小说创作
文学仿真术与作家的心情——评林白的长篇小说《妇女闲聊录》
男女、生死和情义——2004年葛水平的中篇小说
都市深处的魔咒与魅力——评须一瓜的小说创作
世风世相、女性与家国——评邵丽的小说创作
小叙事与大传统——评欧阳黔森的短篇小说
发现城市深处的秘密——评晓航的长篇小说《被声音打扰的时光》
在新文明的崛起中寻找皈依之路——评吴君的小说创作
日常生活中的光与影——新世纪文学中的魏微
历史、主体性与局限的魅力——评鲁敏的小说创作
信河街上的“反谱系”写作——评哲贵的“信河街系列”小说
幻灭处的惨伤与悲悯——评蔡东的小说
精神“黑洞”和它的讲述者——评娜或的小说
东君:在不确定性中的发现与批判
宁肯:在藏地还会发现什么
小叙事中的人性与社会——几部作品中的现实与心灵生活
权力支配下的政治无意识——官场小说和它的不同面向
山峰正在隆起——新世纪初期辽宁的中、短篇小说创作
外部生活与内心世界——长篇小说的不同领域与言说方式
这一代人的爱与狂——“80后”的几位小说家
地域风情与人文关怀——“关东三马”《风入四蹄轻》序
古今对话与戏剧冲突——评庞贝话剧剧本《庄先生》

内容摘要
《新世纪文学论稿:作家与作品》是有名文学评论家孟繁华对新世纪重要作家作品评论的选集。其中既有对当代文学有名学者和批评家学术著作和成就的评论,也有对不同代际作家作品的评论。多年来,作者一直密切关注和追踪当下文学的发展,并通过批评文章积极参与构建新世纪的文学版图。这些文章虽然是具体的作家作品评论,但我们同时可以看到作者对新世纪文学充满悖论的文化背景的理智分析、判断和批评。因此,这些评论不仅有鲜明的现场感和时代性,同时更表达了作者一贯坚持的文学理想和价值观。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