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秋葵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正版新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黄秋葵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正版新书】

正版新书出版社直发可开发票,支持7天无理由

20.3 5.3折 38 全新

仅1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余文权,郑开斌,周红玲 等 编著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11628886

出版时间2016-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8元

货号1201525697

上书时间2024-06-28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余文权为福建省农科院副院长  余文权工作期间先后参加了《福建省名优茶开发》、《福建省无公害茶园建设》和《茶树无性系栽培及机械化采茶》等项目,获农业部丰收奖二项,省科技进步奖一项;参与制订《铁观音茶》《窨茶用茉莉花无公害食品》标准,参与实施全省有机茶和无公害茶叶产品开发,参与主持全省名优茶开发活动,参与茶树新品种的繁育推广工作,积极开展茶叶降低农残工作,参与主持召开全国无公害生产技术培训班和全省有机茶生产现场会,参与举办名优茶机制、无公害茶叶生产等专项技术培训,积极参与茶叶主产区的规划与建设。

目录
前言
1 黄秋葵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制定的原则和方法
2 黄秋葵种质资源描述简表
3 黄秋葵种质资源描述规范
4 黄秋葵种质资源数据标准
5 黄秋葵种质资源数据质量控制规范
6 黄秋葵种质资源数据采集表
7 黄秋葵种质资源利用情况报告格式
8 黄秋葵种质资源利用情况登记表
主要参考文献
《农作物种质资源技术规范丛书》分册目录

内容摘要
余文权、郑开斌、周红玲等编著的《黄秋葵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农作物种质资源技术规范丛书》为黄秋葵种质资源规范和数据标准领域的专业图书。其内容包括黄秋葵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制定的原则和方法;黄秋葵种质资源描述简表;黄秋葵种质资源描述规范;黄秋葵种质资源数据标准;黄秋葵种质资源数据质量控制规范;黄秋葵种质资源数据采集表;黄秋葵种质资源利用情况报告格式;黄秋葵种质资源利用情况登记表。

精彩内容
前言农作物种质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有价值的宝贵财富,是国家重要的战略性资源,是作物育种、生物科学研究和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是实现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种类多、数量大,以其丰富性和独特性在靠前上占有重要地位。经过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多年的努力,目前已收集保存了47万份种质资源,积累了大量科学数据和技术资料,为制定农作物种质资源技术规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农作物种质资源技术规范的制定是实现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工作标准化、信息化和现代化,促进农作物种质资源事业跨越式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的迫切需要。其主要作用是:①规范农作物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保存、鉴定、评价和利用;②度量农作物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丰富度;③确保农作物种质资源的遗传完整性,拓宽利用价值,提高使用时效;④提高农作物种质资源整合的效率,实现种质资源的充分共享和高效利用。《农作物种质资源技术规范》是国内抢先发售出版的农作物种质资源基础工具书,是农作物种质资源考察收集、整理鉴定、保存利用的技术手册,其主要特点:①植物分类、生态、形态,农艺、生理生化、植物保护,计算机等多学科交叉集成,具有创新性;②综合运用国内外有关标准规范和技术方法的近期新研究成果,具有优选性;③由实践经验丰富和理论水平高的科学家编审,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强,具有非常不错性;④资料翔实、结构严谨、形式新颖、图文并茂,具有可操作性;⑤规定了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果树、牧草绿肥等五大类100多种作物种质资源的描述规范、数据标准和数据质量控制规范,以及收集、整理、保存技术规程,内容丰富,具有完整性。《农作物种质资源技术规范》是在农作物种质资源50多年科研工作的基础上,参照国内外相关技术标准和优选方法,组织全国 40多个科研单位,500多名科技人员进行编撰,并在全国范围内征求了2 000多位专家的意见,召开了近百次专家咨询会议,经反复修改后形成的。《农作物种质资源技术规范》按不同作物分册出版,共计130余册,便于查阅使用。 《农作物种质资源技术规范》的编撰出版,是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由科技部和财政部共同设立,得到了各有关领导部门的具体指导,中国农业科学院的全力支持及全国有关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及生产部门的大力协助,在此谨致诚挚的谢意。由于时间紧、任务重、缺乏经验,书中难免有疏漏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以便修订。总编辑委员会前言黄秋葵是锦葵科(Malvaceae)秋葵属(Abelmoschus)一年生草本植物。其英文名为Okra,学名为Abelmoschus esculentus L.Moench,别名秋葵、黄葵、补肾草、咖啡黄葵、羊角菜、羊角豆(广东)、越南芝麻(湖南)、洋辣椒(福建)等。黄秋葵花大而美丽,是菜、药、花兼用型植物,其用途颇为广泛,是世界上一种重要的蔬菜。关于黄秋葵的原产地,多数研究者认为原产于非洲,其遗传多样性最为丰富,并于20世纪20—30年代从印度引入中国。少数人认为黄秋葵在我国自古有之。中国食用黄秋葵的历史可追溯到周代,《汉书》《左传》《春秋》《诗经》《说文解字》等古籍均有葵(黄秋葵)的记载。现代非常不错典籍对黄秋葵的起源也有所涉及,如《辞海》中:“黄蜀葵一名秋葵,原产我国。”黄秋葵在世界各地均有栽培,但以热带和带最为普遍。目前非洲、加勒比海岛国、欧洲及东南亚各国都将黄秋葵作为重要蔬菜而大面积栽培。亚洲的印度、菲律宾和斯里兰卡、美国、非洲的科特迪瓦和尼日利亚,南美的巴西是黄秋葵的主要种植地区。其中印度的种质资源较为丰富,在秋葵属的15个种中,印度就有8个种分布于各个邦。日本等国已率优选行保护地生产,并培育出一批新优品种。目前,中国南北各地均有黄秋葵的分布与栽培,种植较多的有北京市、广东省、上海市、山东省、江苏省、浙江省、海南省、云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和台湾地区地区等地区,其中台湾地区地区种植最多。黄秋葵种质资源是黄秋葵新品种选育、遗传选育、生物技术研究和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很多国家都十分重视黄秋葵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研究工作。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简称粮农组织或FAO)统计,黄秋葵主产国共拥有2万份以上的种质材料。其中,印度国家植物种质资源保存有3 434份种质。非洲科特迪瓦的萨瓦纳研究所(IDESSA)收集保存4 185份。目前,美国在格列芬(Griffin)保存有2 969份种质。其他主产国如法国拥有965份、亚洲的菲律宾968份、土耳其有563份和加纳595份。其他国家合计拥有9 532份。我国从80年代开始从国外引进黄秋葵种质,经试种和扩繁后在国家种质资源库中进行中长期保存。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带农业研究所已从世界各地收集黄秋葵种质资源318份,经过多年的研究,对其农艺性状进行了初步鉴定,还对部分种质抗病性和品质进行了鉴定和评价,筛选出了一批丰产、优质和抗病的优良种质。我国黄秋葵及其近缘种资源虽然很丰富,分布广,但由于各种原因对资源的收集、保存和利用没有形成规模,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规范标准是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建设和运行的基础,黄秋葵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的制定是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建设的内容之一。规范黄秋葵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和保存等基础性工作,创造良好的资源和信息共享环境和条件,有利于保护和利用黄秋葵种质资源,充分挖掘其潜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促进我国黄秋葵种质资源研究的有序和高效发展。黄秋葵种质资源描述规范规定了黄秋葵种质资源的描述符及其分级标准,以便于对黄秋葵种质资源进行标准化整理和数字化表达。黄秋葵种质资源数据标准规定了黄秋葵种质资源各描述符的字段名称、类型、长度、小数位、代码等,以便建立统一、规范的黄秋葵种质资源数据库。黄秋葵种质资源数据质量控制规范规定了黄秋葵种质资源数据采集全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内容和质量控制方法,以保证数据的系统性、可比性和可靠性。《黄秋葵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带农业研究所主持编写,并得到了全国黄秋葵科研、教学和生产单位的大力支持。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文献,由于篇幅所限,书中仅列主要参考文献,在此一并致谢。由于编著者水平有限,错误和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批评指正。编著者二〇一六年十月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