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形势下我国粮食安全保障研究【正版新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新形势下我国粮食安全保障研究【正版新书】

正版新书出版社直发可开发票,支持7天无理由

21.1 5.6折 38 全新

库存2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禹 著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11628299

出版时间2016-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8元

货号1201525684

上书时间2024-06-28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王禹,女,30岁。博士,现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业信息分析、农业监测预警研究,主持农业部农业靠前交流合作项目“金砖国家农业信息系统研究”;农业部农村资源监测统计子项目“CAMES模型运行与应用”;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食物浪费综合效应评估及减量化技术引进与研发”;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城市餐饮业食物浪费的资源环境及可持续消费模式实证研究”。公开发表研究论文20余篇(其中,SCll篇,E12篇,ISTPl篇,中文核心4篇,科技核心5篇),参与学术著作3部。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粮食安全新形势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目的和内容
第四节 技术路线和方法
第五节 创新点和不足
第二章 粮食安全理论界定
第一节 粮食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 粮食安全概念演变
第三节 粮食安全层次划分
第四节 粮食安全目标定位
第三章 粮食生产的成本分析
第一节 粮食成本内涵与构成
第二节 物质服务费用分析
第三节 土地成本分析
第四节 人工成本分析
第五节 成本收益分析
第四章 粮食生产的安全分析
第一节 新形势下粮食产量特征分析
第二节 新形势下粮食产量波动分析
第三节 粮食生产区域特征变化分析
第四节 新形势下粮食生产区域分析
第五章 粮食消费的安全分析
第一节 粮食消费面临的新形势
第二节 居民食物消费和营养状况分析
第三节 基于合理营养目标下的粮食需求量分析
第四节 新形势下我国粮食需求展望
第六章 粮食贸易的安全分析
第一节 国际粮食贸易演变和特征
第二节 我国粮食贸易演变和特征
第三节 中国粮食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
第七章 粮食安全的战略分析
第一节 粮食安全的现状解析
第二节 粮食安全的战略对策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内容摘要
王禹所著的《新形势下我国粮食安全保障研究 》以数学模型、计量经济学、粮食经济学等理论为基础,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涉及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模型构建与分析,详细剖析了我国粮食生产、消费和贸易的演变历程和历史规律,对比靠前外粮食安全保障情况,揭示了包括粮食生产、消费和贸易等方面在内的我国粮食安全保障问题,提出了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政策建议。

精彩内容
前言粮食是满足人们温饱的重要来源,也是人类营养供给的重要保障,更是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粮食安全的保障问题涉及供给、需求和国内外贸易等诸多方面,国家在不同时期不同发展阶段均有适合当时情况的粮食安全保障性考虑。新形势下如何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意义重大,本研究以数学模型、计量经济学、粮食经济学等理论为基础,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涉及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模型构建和分析,详细剖析了我国粮食生产、消费和贸易的演变历程和历史规律,对比国内外粮食安全保障情况,揭示了包括粮食生产、消费和贸易等方面在内的我国粮食安全保障问题,提出了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政策建议。主要的研究结论如下。(1)近年来我国种粮的土地、劳动力等成本的不断升高,粮食生产已全面进入成本快速上涨期,粮食生产的成本与瑞士、日本和韩国等国的水平日趋接近,而与美国、加拿大等主要粮食出口国的差距不断拉大,国内种粮比较效益直线下降。(2)尽管我国粮食生产多年连续增产,但实际上粮食优势产区并未在粮食供给中发挥显著作用,而粮食非优势产区却以较大资源环境代价在换取粮食增产。整体看,粮食生产格局正在从中心向边缘逐渐加强,中部和南部地区的粮食生产地位正在下降,而西部和东北部的粮食生产地位不断加强。传统的粮食主产省(市,区)、粮食主销省(市,区)和粮食产销平衡省(市,区)的划分已无法概括各省(市,区)粮食生产地位的变化。各省(市,区)粮食生产依靠规模优势保障粮食安全的状态10年来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依靠一定数量的土地资源投入获得粮食生产保障的粗放型生产方式依然在延续,粮食生产过分依赖面积,土地边际收益不断减少的窘境并未改变。(3)我国正处于食物结构快速升级阶段,消费结构更加合理,口粮消费日趋稳定,但与食物营养发展纲要和国际标准相比,我国食物消费结构、消费数量以及营养安全方面还有待提高。基于营养目标(人均日能量1 800千卡、2 200千卡和2 400千卡)下的我国居民人均口粮需求量分别为11693千克、14291千克和15590千克。预计到2020年、2025年和2030年,人均粮食占有量分别为44660千克、46100千克和47637千克(按中等水平计算),粮食总需求分别为637亿吨、666亿吨和692亿吨。(4)加入WTO以来,我国粮食贸易量不断增加,但进口量增幅显著高于出口量增幅,净进口量增加迅速,贸易逆差不断扩大,对我国的粮食储存和消化能力提出了严峻考验。同时,在我国粮食自给率不断下降,贸易依存度不断升高的同时,粮食主要品种大米、小麦和玉米依然保持着较高的自给率,贸易依存度并不高,但谷物、稻谷、小麦和玉米的国际贸易已全面处于比较劣势。(5)保障粮食安全的政策建议:加快供给侧改革,提升粮农收入;严格水土等基本资源的要素保障;加快推进三大谷物优势产区建设;依靠农业科技创新突破瓶颈制约;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完善市场调控机制和农业补贴政策;培育新型主体,构建新型经营体系;全面普及膳食营养,减少粮食浪费。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