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理学【正版新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病理学【正版新书】

正版新书出版社直发可开发票,支持7天无理由

60.1 7.5折 79.8 全新

库存2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谦,高维娟 主编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523020

出版时间2017-0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9.8元

货号1201491996

上书时间2024-06-27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第4版前言
绪言
疾病概论
节健康与疾病的慨念
第2节病因学概论
第3节发病学概论
第4节疾病的转归
上篇
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节适应
第2节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第3节损伤的修复
第2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节局部充血
第2节局部贫血
第3节出血
第4节血栓形成
第5节栓塞
第6节梗死
第3章炎症
节概述
第2节炎症局部的病理变化
第3节炎症的类型
第4节炎症的经过和结局
第4章免疫性疾病
节自身免疫性疾病
第2节免疫缺陷病
第5章肿瘤
节肿瘤的概念和一般形态结构
第2节肿瘤的异型性
第3节肿瘤的生生与扩散
第4节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第5节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第6节肿瘤的命名及分类
第7节肿瘤的病因学和发病学
第8节各类常见肿瘤
第9节肿瘤的预防、诊断及治疗原则
第6章心血管系统疾病
节动脉粥样硬化
第2节高血压病
第3节风湿病
第4节感染性心内膜炎
第5节病毒性心肌炎及心肌病
第7章呼吸系统疾病
节肺炎
第2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肺源性心脏病
第3节结核病
第4节呼吸窘迫综合征
第8章消化系统疾病
节胃炎
第2节消化性溃疡
第3节病毒性肝炎
第4节肝硬化
第5节胆石症
第9章泌尿系统疾病
节肾小球肾炎
第2节肾盂肾炎
0章生殖系统疾病
节乳腺病
第2节子宫内膜增生症
第3节卵巢早衰
第4节前列腺增生症
1章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疾病
节神经系统疾病
第2节内分泌系统疾病
2章常见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节伤寒
第2节细菌性痢疾
第3节阿米巴病
第4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第5节流行性乙型脑炎
第6节脊髓灰质炎
第7节梅毒
第8节淋病
第9节尖锐湿疣
0节流行性出血热
1节血吸虫病
下篇
3章细胞信号转导系统与疾病
节细胞信号转导系统的组成
第2节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
4章细胞凋亡与疾病
节细胞凋亡概述
第2节细胞凋亡执行器的蛋白酶及其级联反应
第3节诱导细胞凋亡的信号转导
第4节细胞凋亡的调控
第5节细胞凋亡的生理和病理意义
5章细胞黏附分子与疾病
节细胞黏附分子
第2节细胞外基质概述
第3节黏附分子和细胞外基质的生理和病理生理
6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节水、电解质的正常代谢
第2节水、钠代谢紊乱
第3节正常钾代谢及钾代谢障碍
第4节镁代谢及镁代谢障碍
第5节钙磷代谢及钙磷代谢障碍
7章水肿
节水肿发生的机制
第2节水肿的病理特点和对机体的影响
第3节水肿类型及其特点
8章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
节酸碱平衡的稳态
第2节酸碱平衡状态的常用指标及其意义
第3节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
第4节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
9章缺氧
节缺氧的原因和类型
第2节缺氧时机体的功能和代谢变化
第3节影响机体对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第4节氧疗与氧中毒
第20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第2节影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生发展的因素
第3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分期和分型
第4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时机体的病理变化
第5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防治原则
第21章休克
节休克的原因和分类
第2节休克的发展过程及发生机制
第3节休克时机体的病理变化
第4节休克的防治原则
第22章应激与疾病
节概述
第2节应激反应的主要表现
第3节应激与疾病
第23章发热
节概述
第2节发热的原因和发生机制
第3节发热时机体代谢与功能的变化
第4节发热的防治原则
第24章缺血与再灌注损伤
第25章代谢综合征
节概述
第2节代谢综合征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第3节代谢综合征的代谢与功能变化
第4节代谢综合征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第26章心力衰竭
节心力衰竭的原因、诱因和分类
第2节心力衰竭发生过程中机体的代偿适应反应
第3节心力衰竭发生的基本机制
第4节心力衰竭时机体的主要功能代谢的变化
第5节心力衰竭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第27章呼吸衰竭
第28章肝功能衰竭
节常见病因
第2节肝功能衰竭时的功能代谢变化
第3节肝性脑病
第29章肾衰竭
主要参考文献
英汉名词对照索引

内容摘要
本教材为第4版,是首批“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本教材吸取了靠前外各版本《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的教材编写经验,并以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超微结构学、临床诊断学以及中西医结合临床、基础学科等方面的进展来丰富和充实了病理学的内容,从整体、器官、细胞、分子、基因和蛋白质五个层面揭示疾病的本质,突出整合医学的原则。全书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共计26章。总论共计19章,主要介绍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一般规律,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和修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细胞信号转导系统与疾病,细胞凋亡与疾病,黏附分子与疾病,应激与疾病,水、电解质代谢紊乱,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水肿,缺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休,炎症,发热,免疫功能异常与免疫性疾病,肿瘤,缺血-再灌注损伤和代谢综合征;各论共计7章,主要介绍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生殖系统疾病、神经内分泌系统疾病、常见传染病及寄生虫病。本书图文并茂,除大量大体和镜下病变的彩色照片外,还增加彩色版示意图,文字表达简洁、明了、易懂,有助于读者自学和理解。在各系统病理学中增加临床病理讨论病例,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基础密切联系临床,培养临床分析综合能力。本教材可供高等医药院(校)本(专)科生以及七年制学生、研究生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作为住院医师和医学科研人员、中医和中西结合职业医师考试的参考用书。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