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国经济通论【正版新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德国经济通论【正版新书】

正版新书出版社直发可开发票,支持7天无理由

131.7 6.7折 198 全新

库存3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殷桐生 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09798539

出版时间2017-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98元

货号1201472753

上书时间2024-06-27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殷桐生,男,1937年8月出生,江苏镇江人,1959年毕业于原北京外国语学院(今北京外国语大学),并留校任教至今,现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德语、德国外交、德国经济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曾任北外校教务处副处长,德语系系主任,高校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德语组组长,中国欧洲学会理事,现任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国家资讯与研究》主编、中国德国研究会理事。著有《德国外交通论》、《当代西方经济转轨理论及其在德国新联邦州的实践》、《欧洲文化与欧洲联合》、《德国经济与《德国病》》、《靠前关系史》以及《殷桐生选集》等。

目录
章 经济体制
节 市场经济前的经济体制和体制理论
第二节 市场经济体制
第三节 中央计划经济体制
第四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五节 德国的社会福利市场经济体制
第六节 社会福利市场经济体制与“德国病”
第二章 新州经济体制的转轨
节 世界经济体制的分野
第二节 西方经济体制转轨理论
第三节 前民主德国经济的概况
第四节 前民主德国解体时的经济状况
第五节 新州经济体制转轨的步骤
第六节 新州的经济和转轨现状
第三章 经济政策与经济发展
节 经济政策的类别
第二节 德国经济政策的沿革
第三节 增长政策
第四节 景气政策
第五节 结构政策
第六节 税收政策
第七节 分配政策
第八节 福利政策
第九节 劳动市场政策
第十节 价格政策
第十一节 消费者政策
第十二节 能源政策
第十三节 环保政策
第十四节 创新政策
第十五节 施罗德政府的经济政策
第十六节 政府的经济政策
第十七节 对德国经济政策的思考与评论
第四章 财政政策
节 国家的财政功能
第二节 公共财政
第三节 预算、审计、核算和决算
第四节 德国财政政策的沿革与特点
第五节 债务总额与赤字
第六节 债务刹车――《新债务法规》
第七节 补贴
第八节 国有资产私有化
第九节 投资与储蓄体制
第十节 财政平衡
第五章 金融政策
节 金融体制
第二节 银行
第三节 有价证券
第四节 证券交易所
第五节 德国的证券交易所
第六节 股票价格指数
第七节 DAX指数
第八节 德国的证券市场监管
第九节 德国的保险业
第六章 企业制度
节 关于企业管理的理论
第二节 德国企业
第三节 企业政策
第四节 “共决”理念
第五节 “共有”(Miteigentum)理念
第六节 罢工与禁勤
第七节 技术革新与质量、品牌意识
第八节 企业的融资
第九节 职业培训
第十节 营销战略
第十一节 纳税
第十二节 垄断与兼并
第十三节 缩短工时
第十四节 企业破产
第十五节 企业文化
第七章 对外经济
节 对外经济理论
第二节 全球化与德国经济
第三节 欧共体/欧盟与德国经济
第四节 德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
第五节 德国在国际货币流通中的地位
第六节 国际收支
第七节 对外投资
第八节 技术转让
第九节 发展政策
第八章 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下的德国经济
节 国际金融危机
第二节 国际金融危机对德国经济的冲击
第三节 欧债危机
第四节 德国应对欧债危机的方针
第九章 德中经贸关系
节 双边贸易
第二节 双向投资
第三节 技术转让
第四节 德国的对华发展援助
第五节 中小微企业的合作
第六节 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下的中德经贸关系
第七节 对中德经贸关系的评价
参考文献
人名对照索引
内容索引
图表目录
图2-1 如何看德国统一
图2-2 新、老联邦州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比较
图2-3 新、老州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比较
图2-4 新、老州劳动生产率(每小时的国内生产总值)比较
图2-5 德国新州、老州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化比较
图2-6 2006~2014年新州、老州三岁以下儿童日托人数比较
图2-7 2012年新联邦州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比较
图2-8 1991~2013年东西部迁居情况
图2-9 1990~2012年新、老州生育率变化比较
图2-10 1991~2013年德国、老州和新州的失业率变化
图2-11 2011年新、老州千人拥有企业数的比较
图3-1 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
图3-2 1950~2013年德国经济增长情况
图3-3 2011~2015年德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
图3-4 德国劳动生产率的变化
图3-5 2000~2014年工业、建筑业、服务业扣除价格因素后的总附加值
图3-6 1992~2012年三驾马车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
图3-7 德国遴选的景气指标
图3-8 1991年同2012年德国产业的比较
图3-9 1991~2013年三个产业就业人数变化
图3-10 2012年和2013年部分税种的收入
图3-11 欧盟各国增值税税率比较
图3-12 1995~2015年雇员人均实际毛工资和薪水变化表
图3-13 2012年家庭平均毛收入构成的百分比
图3-14 2000~2011年雇员报酬、企业和资产收入、工资率变化
图3-15 雇员人均毛工资、薪水和净工资、薪水
图3-16 劳动生产率、雇员的人均报酬和单件产品的工资成本与上年相比变化的百分比
图3-17 工资附加费占毛工资的比例
图3-18 2000~2011年雇员的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比较
图3-19 2000~2009年主要工业国实际工资增长率比较
图3-20 2013年月均养老金额
图3-21 2000~2009年欧盟各国劳动成本年均增幅比较
图3-22 单件产品工资成本的国际比较
图3-23 社会福利支出
图3-24 1970~2015年年均社会福利保险费占应保险的全部劳动报酬的百分比
图3-25 2009年护理占各年龄段人口的百分比
图3-26 2008年领取基本保险的人数比
图3-27 2008~2012年德国每季度移民差额
图3-28 2012年上半年非德裔移民来自的地区
图3-29 工业、建筑业、服务业的就业状况
图3-30 2003年和2013年应缴纳社保费的外国就业人员组成的比较
图3-31 德国的就业率
图3-32 2014年12月德国失业人数的国际比较
图3-33 近年来德国几种主要物价指数的变化
图3-34 2000~2011年收入、消费和储蓄的变化
图3-35 2002~2012年私人家庭日常用品配置的变化
图3-36 2015年德国的发电总量
图3-37 2050年前德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示意图
图3-38 可再生能源总发电量的变化
图3-39 可再生能源占总发电量的百分比
图3-40 2011年德国可再生能源设备运营的营业额
图3-41 2011年德国通过使用可再生能源减少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图3-42 2011年全球风能的利用情况
图3-43 2007~2011年德国风能逐月供电的状况
图3-44 2011年世界及欧盟新增光伏发电能力状况
图3-45 德国的生物质潜能
图3-46 能源研究计划中联邦的研究支出
图3-47 2004~2011年德国对可再生能源设备的投资
图3-48 2012年德国废物的产生情况及其占比
图3-49 2011年环保商品和服务的营业额
图3-50 2013年环保的各项费用占比
图3-51 1995~2013年三大经济区创新指标的变化
图4-1 从银行角度看德国的信贷需求和信贷标准
图4-2 1995~2016年德国的国债变化
图4-3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2000~2019年德国国债占比的统计与估算
图4-4 2010年和2011年欧元区各国、美国、日本债务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的比较
图4-5 2000~2015年国家收入、支出及其差额一览表
图4-6 1913~2010年德国债务额的变化
图4-7 2011~2019年德国逐步减少净借贷的示意图
图5-1 2005~2012年德国公开投资基金资产分布
图6-1 企业中电子商务的占比
图6-2 1974~2012年德国企业并购情况一览
图6-3 2008~2012年德国并购交易的概况
图7-1 国际贸易的变化情况
图7-2 世界经济的增长情况
图7-3 1995~2010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德国出口中所占比例
图7-4 “蛇洞制”与“货币蛇”示意图
图7-5 1992~2012年德国经常项目收支及其部分收支的占比
图7-6 2010~2013年德国经常项目收支及其部分收支的数额
图7-7 1992~2012年德国的资本收支
图7-8 1995~2014年德国与欧洲主要经济体基建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百分比的比较
图7-9 1990~2012年德国对各地区的投资趋势
图7-10 德国资本收支的结构
图7-11 对外投资的动机
图7-12 2014年德国公共发展援助的国际比较
图7-13 1972~2013年德国公共发展援助金额的示意图
图7-14 2008~2013年双边与多边发展合作示意图
图9-1 2001~2015年德国对华投资
表2-1 新州私有化情况
表2-2 与1991年相比2013年东部从业人数的变化
表3-1 2014、2015年德国经济总体发展的角值(Eckwerte)
表3-2 2013~2015年国民经济总核算
表3-3 1991~2015年德国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一览表
表3-4 2010年各经济部门产值、先为给付和附加值
表3-5 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形成、使用和分配
表3-6 2014年与2015年三驾马车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
表3-7 大额税收的归属和数额
表3-8 2001~2010年所得税的增减情况
表3-9 德国增值税税率变化
表3-10 2015年德国重要分配数据概览
表3-11 德国(国内)雇员报酬、工资和薪水
表3-12 国内劳动生产率、平均工资和单件产品工资成本
表3-13 相对贫困人口比例
表3-14 2006~2014年德国男女雇员的收入差距
表3-15 2009年制造业、服务业各绩效岗内全时制雇员月工资总额
表3-16 2014年欧盟各国每小时劳动成本比较
表3-17 2010~2013年失业保险――收入和支出
表3-18 德国领取社会救济者概览
表3-19 1960~2015年的社会福利费率
表3-20 德国人口年龄结构
表3-21 2015年德国劳动市场重要数据概览
表3-22 1991~2014年德国的从业人数
表3-23 2010~2013年德国短工数量的变化及其构成
表3-24 1991~2013年德国失业人数变化
表3-25 2016年上半年德国重要价格数据概览
表3-26 2010~2015年12月德国消费者物价指数变化一览表
表3-27 2015年1月~2015年3月德国各主要价格指数变化
表3-28 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比较
表3-29 德国“能源方案”战略主要远景目标
表3-30 1970~2011年德国的石油产量
表3-31 1970~1999年德国石油供需情况的变化
表3-32 德国最后8家煤矿
表3-33 1990~2011年德国可再生能源在全部能源中所占的比例
表3-34 2009年德国可再生能源的就业状况
表3-35 1990~2011年德国风能设备发展的状况
表3-36 1990~2011年德国水能资源使用的状况
表3-37 1990~2011年德国光伏资源供电发展状况
表3-38 1990~2011年德国生物能源供电发展状况
表3-39 德国环保重要数据概览
表3-40 2000~2013年涉及环保的税费
表3-41 评价指标体系情况
表3-42 1981~2011年各研发支付主体提供的财政资源数额
表3-43 2008~2012年德国研发投入与执行主体
表3-44 1995~2012年德国(全勤当量的)人力资源
表4-1 德国财政重要数据概览(一)
表4-2 德国财政重要数据概览(二)
表4-3 2013年、2014年和2015年按欧盟国民经济总核算标准统计的德国国家收入和支出
表4-4 1950~2006年国家信贷市场债务的期限结构
表4-5 2007~2010年联邦政府支付的财政援助和减免税收额度
表4-6 2014年德国各联邦州州际财政平衡情况
表5-1 2015年世界银行排名
表5-2 2014年德国的20家大银行
表5-3 1990~2009年德国联邦银行的盈利
表5-4 世界排名前10位的证券交易所
表5-5 2016年1月24日百度网站发布的全球主要股票指数
表5-6 2012年20家优选保险公司
表5-7 2005年与2008年德国主要保费收入比例的对照
表6-1 德国的企业状况(2015年5月31日)
表6-2 2012年德国各类企业概况
表6-3 2014年德国企业重要数据概览
表6-4 2016年世界500强企业中的德国企业
表6-5 德国教育科研重要数据概览
表6-6 1995~2009年德国企业税税率的国际比较
表6-7 1998~2007年全球十大兼并事件
表6-8 1998~2009年德国企业的重大并购事件
表6-9 1998~2015年德国破产企业一览表
表7-1 2013~2016年世界经济增长趋势
表7-2 2013~2016年世界贸易增长趋势
表7-3 2015年德国外贸重要数据概览
表7-4 2000~2015年德国进出口额的变化
表7-5 2009~2015年德国的出口率、进口率和进口依附率的变化
表7-6 2015年世界各国出口总额前5名排行榜
表7-7 2013、2014年世界服务进出口前10位排名榜
表7-8 2015年德国的10大贸易伙伴
表7-9 德国与欧盟贸易占德国全部贸易的比重
表7-10 1995~2010年德国出口前10名国家份额与排名的变化
表7-11 1995年和2015年德国出口行业排名及变化
表7-12 2015年德国的主要进出口商品
表7-13 2000~2010年德国出口表现指数的变化
表7-14 2009~2013年德国出口表现指数的变化
表7-15 近年来德国的贸易量指数、贸易均值指数和贸易条件
表7-16 基于CMS模型的对德国整体出口情况的分析
表7-17 2016年1月27日人民币汇率表
表7-18 埃居-篮子货币的组成
表7-19 各成员国货币与欧元的不可改变的兑换率
表7-20 2016年7月19日欧元的汇率
表7-21 1991~2014年德国每年对外投资数额表
表7-22 1971年以来德国每五年对外直接投资流向占比
表7-23 1995~2008年德国投资流出、流入存量规模与增幅的国际比较
表7-24 2015年10国公共发展援助与2014年的比较
表7-25 2006~2013年德国的发展援助构成
表8-1 “欧洲金融稳定基金”与“欧洲稳定机制”比较
表9-1 2001~2015年中德贸易情况
表9-2 2015年德国对中国出口主要商品构成(海关分类)金额
表9-3 2015年德国自中国进口主要商品构成(海关分类)金额
表9-4 2010~2014年中国实际利用德国外商直接投资金额
表9-5 2012年德国对华投资的行业分布
表9-6 2012年德国对华投资的省际分布
表9-7 2005~2012年德国对华投资的地区分布
表9-8 2009~2014年中国在德国的直接投资
表9-9 2001~2008年德国与中国的发展合作

内容摘要
由殷桐生所著的《德国经济通论/德国研究丛书》一书是一部论述德国经济问题的学术著作,几乎涵盖了德国经济的各个重要方面,大到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小到各个行业和企业的发展状况,均有详细论述。作者将二战后德国经济的发展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即经济奇迹阶段,“德国病”“统一病”阶段和复苏阶段,在详细介绍有关德国经济的基础知识和前沿知识的同时,作者也指出了德国经济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历史和现实,深入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精彩内容
前    言 我还是想用我主编的《德国外交通论》中的几句话作为《德国经济通论》前言的开篇,以示这是它的姊妹篇。 经过数年的不断努力,《德国经济通论》这部著作终于付梓问世了,停键关机之后,我的思绪又追溯起研究德国经济的心路历程。 我从入学北外攻读德语,到留校任教至今,可以说是同德国结下了不解之缘,使我既领略了它那云蒸霞蔚的辉煌,结识了芸芸众生中的翘楚,也向我昭示了它经受过的苦难和给人类洒下的冤孽。而从事德国经济的教学和研究更是填满了我无数个日日夜夜。 1945年的德国满目疮痍、百业凋敝。然而曾几何时,人们就发现,它已经插上腾飞的翅膀,飞出战后的荒芜,以其雷霆之力,冲出阴暗的地窟,用奇迹之光,托住了沉沦的落日,复燃了这个善于在逆境中奋起民族的辉煌。12.1%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速使人梦寐以求,1%的通胀率使人叹为观止,0.8%的失业率使人莫名惊诧,而1%的进出口值(指进出口差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则更使人思绪连连。德国经济的奇迹响彻了五洋九天,也震惊了七洲四海,令人赞扬,引人神往,催人效仿,发人思量。 然而世易时移,人们日益痛感,德国经济已风光不再。高福利、高债务、高失业、高税收、高成本压得这个以往的奇迹之国喘不过气来,而低增长、低投资更是让它无力再更上一层楼,落到被别人“一览条顿小”的地步。尽管德国官方一再宣传德国经济的九大优势,也只是想说明,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借此聊以自慰罢了。于是,美国人骂它得了“德国病”,欧洲人骂它是“欧洲病夫”,德国的经济学家则大声对这个“德国病夫”呐喊道:“德国还有救吗?”德国确实是病了,得的是“德国病”,得的是“统一病”。 1990年根据联邦德国《基本法》第23条民主德国加入了联邦德国,这在世界的大湖里扔下了一块不大但也不小的石头,激起了一层又一层的涟漪,中心的话题是统一后的德国实力有多大,会向何处去。我当时也参加了这场讨论,并发表了一篇论文《德国统一与欧洲格局》,认为“德国统一这个‘1+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