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众诗学视域中的现代歌词研究【正版新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大众诗学视域中的现代歌词研究【正版新书】

正版新书出版社直发可开发票,支持7天无理由

51.4 6.8折 76 全新

库存3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傅宗洪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16179178

出版时间2016-07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6元

货号1201390996

上书时间2024-06-27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傅宗洪(1963~),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院长。西南大学(原西南师范大学)外语系、新诗研究所毕业,获文学学士、硕士学位,中山大学中文系博士(师从有名学者黄修己教授),现为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点领衔导师、四川省精品课程《中国当代文学》主讲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诗歌与音乐文学。

目录
引言对象、方法与研究思路
一现代歌词作为诗歌的身份辩难
二本论著的研究方法
三本论著研究的意义与思路
章学堂乐歌与现代大众诗学话语的发生
节学堂乐歌与中国诗歌的现代转型
一发生时间与传播方式等外部因素的考察
二文本形态的考察与辨析
三关于现代诗歌起点的辩难
第二节变革教育与“别求新声”:学堂乐歌的诗学助力
一旧式教育的没落与思想先驱的变革理想
二“别求新声于异邦”:启蒙者的成长
第三节在音乐中寻求新型“诗性”:学堂乐歌的大众诗学特征
一针对学生特点,教授平易歌曲
二缓解精神疲劳,陶冶审美情感
第二章歌谣运动与大众诗学的最初构想
节“学术的”还是“文艺的”?
第二节“搜集研究”还是“参与实践”?
第三节精英的还是大众的?
第四节西化的还是本土的?
第五节文学的还是音乐的?
第三章上海流行歌曲的歌词创作与大众诗学的空间开创
节都市的崛起与民间抒情话语重构的可能
一公共空间的开创与市民阶层的形成
二现代大众传媒技术的引入与普及
第二节上海流行歌曲的大众诗学特征
一话语方式: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
二情感向度:从高蹈的精神之舞到庸常人生的咏叹
第三节上海流行歌曲与大众诗学的空间重构
一美学范式:“乡土民间”与“西洋格调”的糅合
二文本写作:从“声音语”出发的话语展开
第四章延安“歌唱”与大众诗学的嬗变
节延安与“歌咏”:战争背景下大众诗学的新型探索
第二节“现代性”与“中国化”:一个世纪难题的阶段性求解
一党性文化、阶级文化、工农兵文化与民间文化
二延安知识分子:从“传统型”向“有机型”的转变
第三节激活乡土民间:革命话语实践与抒情话语方式的转向
一民歌的征用
二抒情话语的置换
第四节艰难的聚生:延安“歌唱”的大众诗学阐释
一永远的民间
二坚守歌唱与“声音诗学”
三双向逆反:革命意识形态笼罩下大众诗学的建构逻辑
第五章离开“现场”后的思考
节现代大众诗学的建构原则
一作为抒情文本的歌词与政治、社会文本之间的“互文性”原则
二抒情文本的“文学性”与“音乐性”的空间共建原则
三文本生成的“生产性”原则
四现代大众传媒技术与抒情话语的“口传性”原则
第二节历史诗学与体裁诗学:反思中的期待
一历史诗学建构中的观念重构
二体裁诗学建构中的“雅”“俗”二分
第三节本论著研究的基本特色
一对既有白话文学史与历史诗学的质疑
二现代大众诗学的重构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选取清末民初的学堂乐歌、五四新文化时期的“歌谣运动”、20年代末以上海为中心兴起的都市流行歌曲以及延安时期的民歌改造运动等四个阶段,以现代歌词为线索,立体地勾勒了“大众诗学”的建构历程。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建构现代诗学话语生态的主张,对新的历史语境下如何进一步拓展现代诗学的学理空间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在理论建构上,本书突破长期以来以“诗歌大众化”作为立论基点,并由此展开的诸如“普及与提高”、“启蒙与被启蒙”、“欧化与民族化”、“创新与守旧”等种种诗学论争,靠前次提出与纯诗诗学相对应的大众诗学的诗学类型,以此为研究的内在基点,提出了系列相关的诗学话语。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