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正版新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正版新书】

正版新书出版社直发可开发票,支持7天无理由

22.5 6.4折 35 全新

库存3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侯丽春 主编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38264

出版时间2016-08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35元

货号1201377185

上书时间2024-06-27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前言
第1章直流电路基础知识
1.1认识直流电路
1.2电路元器件识别与检测
1.3直流电路分析与检测
1.4汽车电工电子常用仪器仪表的
使用
1.5实训
1.6小结
1.7习题
第2章交流电基础知识
2.1认识正弦交流电
2.2认识三相交流电
2.3实训使用示波器观测交流
电波形
2.4小结
2.5习题
第3章电磁学基础知识
3.1磁场和铁磁性材料
3.2认识变压器
3.3认识电磁阀
3.4认识继电器
3.5实训继电器控制电动机正反转
电路设计与检测
3.6小结
3.7习题
第4章发电机与电动机
4.1认识交流发电机
4.2认识电动机
4.3实训车窗升降电动机控制电路
设计
4.4小结
4.5习题
第5章模拟电子电路基础
5.1半导体基础知识
5.2半导体二极管
5.3特殊二极管
5.4认识晶体管
5.5实训
5.6小结
5.7习题
第6章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
6.1集成运算放大器认知
6.2反馈的认识
6.3集成运算放大器在汽车电路中的
应用
6.4实训汽车自动刮水器电路
模拟
6.5小结
6.6习题
第7章数字电子电路
7.1认识数字电路
7.2组合逻辑电路
7.3时序逻辑电路
7.4.555时基电路
7.5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转换
7.6实训
7.7小结
7.8习题
第8章安全用电
8.1普通电工安全用电常识
8.2汽车生产、维修现场安全用电
常识
8.3触电现场的抢救
8.4小结
8.5习题
第9章低压电器
9.1低压电器基本知识
9.2低压电器的介绍
9.3基本电气控制系统的介绍
9.4小结
9.5习题
附录
附录A常用电气图形符号
附录B部分电路元件命名方法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本书介绍了汽车电路所涉及的电工与电子技术方面的基础知识,全书以理论加实训的形式编排内容。理论知识以汽车实用电路为主,实训也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体现电工电子技术在汽车电路中的应用。在内容组织上,本书以各章相关问题引导读者去把握各章知识的重点,在书中编者加入了各种“小提示”“小经验”和“想一想”之类的栏目,能够帮助读者拓展知识,同时可以调动读者学习的积极性。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汽车类专业的通用教材,也可作为各类培训和自学的参考教材。

精彩内容
现代汽车电气控制技术在飞速发展。要理解并掌握这些技术,首先要有扎实的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目前,各高等院校汽车类专业已将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划为重要的基础课程,本书在内容的编写上以为课程服务为原则,以为读者继续学习汽车电气控制技术打基础为最终服务目标。
    本书内容包括直流电路、交流电、电磁学、发电机与电动机、模拟电子电路基础、集成运算放大器、数字电子技术、安全用电和低压电器9章。根据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高技能型人才,作为基础教材,本书的理论内容选取以够用为度,语言组织尽量减少理论推导,采用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书中举例和实训内容以汽车应用电路为主,注重引导读者理论联系实际,以培养读者的应用技能。如在第1章“直流电路基础知识”中,只介绍简单的串、并联电路的分析,不过多讲述分析复杂电路的定理与定律。在第2章“交流电路基础知识”中,重点讲述交流电的产生和交流电的特性,为读者了解汽车发电机原理打下基础,并不涉及交流电路向量分析方法。在第3章“电磁学基础知识”和第4章“发电机与电动机”中,重点讲述继电器和发电机、直流电动机这些汽车电路常用的器件与设备,并在实例中列举这些器件与设备在现代汽车电路中的应用。在第6章“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中,重点介绍集成运算放大器的放大信号与电压比较的应用,使读者理解传感器信号的处理。在第5章“模拟电子电路基础”和第7章“数字电子电路”中,重点介绍二极管、晶体管和集成电路的特性,使读者通过丰富的应用实例来理解汽车电控单元与传感器和执行器之间的信号传递过程。由于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是面向汽车类多个专业的基础课程,因此本书中加入了第8章“安全用电”与第9章“低压电器”两个章节,为在生产现场就业的学生或人员提供更多的电器使用与安全操作的相关内容。为满足读者深入学习的需求,本书在各个章节中都加入了“小提示”“小知识”之类的知识拓展内容,而“想一想”和“小讨论”之类的内容则可以提高读者动脑分析问题和自学的能力。
    本书由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的侯丽春、郝俊、王哲、沙泽英、王立超、孙乐春、王秀清,还有中国汽车集团公司张军旺共同编写。其中,侯丽春任主编,郝俊任副主编,其他人员参编,无锡职业技术学院蔡建军和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赵宇主审。
    具体编写分工如下:第1章由沙泽英、王秀清编写,第2章由王哲编写,第3章由郝俊、王立超编写,第4章由郝俊编写,第5章由侯丽春、王立超编写,第6章由郝俊编写,第7章由侯丽春、孙乐春编写,第8章由沙泽英、张军旺编写,第9章由王哲编写,附录由侯丽春编写,全书由侯丽春和郝俊统稿。
    在此,感谢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的张军对本书编写给予的帮助。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缺陷和错误难以避免,敬请各位读者给予中肯的批评、指正,以便今后修订提高。
    编者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