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页岩油气水平井压裂改造技术【正版新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现代页岩油气水平井压裂改造技术【正版新书】

正版新书出版社直发可开发票,支持7天无理由

71.6 7.3折 98 全新

库存2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宗田,苏建政,张汝生 编著

出版社中国石化出版社

ISBN9787511436610

出版时间2016-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98元

货号1201233750

上书时间2024-06-26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绪论
章页岩储层基本特征
1.1页岩地质特征
1.1.1页岩沉积特征
1.1.2页岩气赋存特征
1.1.3页岩油气有机地化特征
1.1.4页岩油气形成机理、条件及主控因素
1.2页岩物理性质
1.2.1页岩物理性质
1.2.2岩石矿物学特征
1.3页岩力学性质
1.3.1物理实验方法
1.3.2测井解释方法
1.4页岩气资源评价
1.4.1类比法
1.4.2成因法
1.4.3统计法
第2章页岩体积裂缝形成机理
2.1体积裂缝概念
2.2体积裂缝形成机理
2.2.1体积裂缝破裂机理
2.2.2体积裂缝延伸规律
2.2.3体积裂缝扩展计算模型
2.3体积裂缝形成条件
2.3.1地质条件
2.3.2工程条件
2.4体积压裂工艺设计
2.4.1体积压裂工艺特征与方法
2.4.2压裂材料特性与优化方法
第3章页岩气水平井压裂优化设计
3.1压裂“甜点”分析
3.1.1“甜点”概念及影响因素
3.1.2“甜点”测评方法
3.1.3“甜点”综合分析
3.2水平井分段压裂方案设计
3.2.1射孔方案设计
3.2.2裂缝形态模拟
3.2.3压裂工艺参数优化
3.3测试压裂分析
3.3.1微注测试
3.3.2平衡测试+校正压裂测试
3.3.3诱导注入小型压裂测试
3.4压裂液及支撑剂优选
3.4.1压裂液优选
3.4.2支撑剂优选
3.5段塞设计
3.5.1液体段塞数优化
3.5.2支撑剂段塞量优化
3.6施工设计
3.6.1压裂设计思路
3.6.2分段设计
3.6.3裂缝长度与压裂规模设计
3.6.4射孔参数设计
3.6.5施工压力预测
3.6.6压裂液
3.6.7支撑剂
3.6.8施工参数与泵注程序
3.7产能预测
3.7.1物理模型
3.7.2数学模型
3.7.3页岩气井产量递减规律
第4章井下分段压裂管柱与施工工艺
4.1射孔—桥塞联作水平井分段压裂管柱系统
4.1.1工艺原理
4.1.2管柱结构
4.1.3关键技术
4.1.4施工步骤
4.1.5工艺优缺点分析
4.2裸眼滑套封隔器分段压裂管柱系统
4.2.1工艺原理
4.2.2管柱结构
4.2.3关键技术
4.2.4施工步骤
4.2.5工艺优缺点分析
4.3多级滑套固井分段压裂完井管柱系统
4.3.1工艺原理
4.3.2管柱结构
4.3.3关键技术
4.3.4施工步骤
4.3.5工艺优缺点分析
4.4免钻桥塞多级分段压裂管柱系统
4.4.1工艺原理
4.4.2管柱结构
4.4.3关键技术
4.4.4施工步骤
4.4.5工艺优缺点分析
4.5丛式滑套多级分段压裂管柱系统
4.5.1工艺原理
4.5.2管柱结构
4.5.3关键技术
4.5.4施工步骤
4.5.5工艺优缺点分析
4.6连续油管水力喷射分段压裂管柱系统
4.6.1水力喷砂射孔原理
4.6.2水力喷射分段压裂工艺原理
4.6.3管柱结构
4.6.4流体摩阻计算
4.6.5关键技术
4.6.6施工步骤
4.6.7工艺优缺点分析
4.7分支水平井分段压裂管柱系统
4.7.1完井技术
4.7.2井身结构优化
4.7.3管柱结构
4.7.4关键技术
4.7.5实例分析
4.8水平井分段压裂管柱力学计算模型
4.8.1动力学基本方程
4.8.2数学力学模型分析
4.8.3管柱基本效应的力学分析模型
4.8.4管柱强度校核模型
4.8.5管柱通过性计算模型
第5章压裂材料
5.1压裂液与添加剂
5.1.1主要类型
5.1.2添加剂种类与特性
5.2支撑剂
5.2.1支撑剂类型
5.2.2支撑剂的物理性能及评价方法
5.2.3影响因素分析
5.2.4新型超低密度支撑剂
5.3返排液处理技术
5.3.1返排液处理分析
5.3.2返排液处理技术
第6章页岩气压裂测试技术与压后评估方法
6.1页岩储层测录井技术
6.1.1测井技术
6.1.2随钻测井技术
6.1.3录井技术
6.2页岩气井压裂微地震监测技术
6.2.1技术原理
6.2.2监测方法
6.2.3案例分析
6.3页岩气水平井压后评估技术
6.3.1压后返排示踪剂监测技术
6.3.2井筒分布式裂缝监测技术
6.3.3水平井生产剖面测试方法
6.3.4压后试井评价技术
6.3.5压后生产动态分析技术
第7章页岩油气压裂新技术
7.1“井工厂”压裂技术
7.1.1“井工厂”技术特征
7.1.2“井工厂”压裂设备组成
7.1.3技术发展前景
7.2同步压裂技术
7.2.1技术应用特征
7.2.2现场试验情况
7.2.3技术发展前景
7.3“拉链式”压裂技术
7.3.1技术应用特征
7.3.2现场试验情况
7.3.3技术发展前景
7.4爆燃压裂技术
7.4.1技术特征
7.4.2技术发展历程
7.4.3现场应用情况
7.4.4技术发展前景
7.5气枪技术
7.5.1技术特征
7.5.2现场应用情况
7.5.3技术发展前景
7.6液态二氧化碳压裂技术
7.6.1技术特征
7.6.2应用特征
7.6.3现场应用情况
7.6.4技术发展前景
7.7高速通道压裂技术
7.7.1技术特征
7.7.2技术实施方法
7.7.3现场应用情况
7.7.4技术发展前景
7.8液化石油气(LPG)压裂技术
7.8.1LPG压裂液组成和性能
7.8.2LPG压裂施工技术
7.8.3现场试验情况
7.9多级滑套固井压裂技术
7.9.1技术特征
7.9.2现场试验情况
7.9.3技术发展前景
第8章实例分析
8.1四川盆地涪陵地区JY1井
8.1.1概况
8.1.2地质特征
8.1.3钻完井情况
8.1.4射孔—桥塞联作分段压裂工艺技术
8.1.5压后效果评价分析
8.2泌阳盆地BY1井
8.2.1概况
8.2.2地质特征
8.2.3钻完井情况
8.2.4射孔—桥塞联作分段压裂工艺技术
8.2.5压后效果评价分析
8.3威远页岩区块WY1井
8.3.1概况
8.3.2地质特征
8.3.3钻完井情况
8.3.4压裂工艺技术
8.3.5压后效果
8.4美国吉丁斯(Giddings)页岩
8.4.1地质构造和地层学
8.4.2储层物性
8.4.3压裂设计
8.4.4油田应用进展
8.4.5压裂效果评估
8.5美国巴肯(Bakken)页岩
8.5.1地质概况与地层学
8.5.2储层物性
8.5.3压裂设计
8.5.4油田应用进展
8.5.5压裂效果评估
8.6美国马塞勒斯(Marcellus)页岩
8.6.1地质背景与地层学
8.6.2储层物性
8.6.3压裂设计
8.6.4油田应用进展
8.6.5压裂效果评估
8.7美国巴内特(Barrnet)页岩
8.7.1概况
8.7.2地质特征
8.7.3钻完井情况
8.7.4同步压裂工艺技术
8.7.5压后效果评价分析
8.8美国威利斯顿盆地巴肯(Bakken)页岩
8.8.1概况
8.8.2地质特征
8.8.3水平井开发技术
8.8.4重复压裂工艺技术
8.8.5压后效果评价分析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本书主要对页岩气水平井压裂改造技术及相关内容进行了研究探索,主要包括页岩储层基本特征、页岩体积裂缝形成机理、页岩气水平井压裂优化设计、水平井分段压裂管柱与施工工艺、压裂材料、页岩气压裂测试技术与压后评估方法、页岩油气压裂新技术和实例分析等内容。本书基本涵盖了当今页岩油气水平井分段压裂的全部技术,具有现实意义又有前瞻技术,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有很好的全面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本书可供从事页岩油气水平井压裂技术的研究人员、从事现场作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或作为培训教材,也可供从事致密油气压裂的技术人员以及大专院校师生借鉴参考。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