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5 4.9折 ¥ 39.8 全新
库存53件
作者王惠凌,董倩,杜亚飞
出版社中航出版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ISBN9787516521908
出版时间2020-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9.8元
货号11060810
上书时间2024-12-25
互联网金融基础
提示
信息不对称是指在社会政治、经济等活动中,一些成员拥有其他成员无法拥有的信息的现象
传统金融机构追求规模经济性,总是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利润贡献率最高的客户群体和业务领域。相对于大中型企业,小微企业在向银行等金融机构中请贷款、小额理财、个人贷款担保等业务时,常常会被拒之门外。传统金融机构并非有意区别对待,但当考虑到成本、风险与收益不匹配等因素时,其更愿意选择实力更为雄厚的大中型企业。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金融服务成本大大降低,这决定了互联网金融服务可覆盖到小微企业,甚至是个人。于是,互联网金融在传统金融业无法触及的领域迅速发展起来。
提示
利润贡献率是指有用成果数量与资源消耗量和占用量之比,即产出量与投入量之比,或所得量与所费量之比。
(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促进产业融合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的应用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并由此引起了以融合
为特点的产业改革。就目前的形势来看,相较于传统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影响更大。移动支付技术、手机定位技术和二维码技术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方便了消费者随时随地进行消费,因此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由线下转移至线上。另外,互联网行业在信息收集方面更有优势,尤其在大数据、云计算的时代,企业可以根据消费者的需求信息为其推荐合适的产品。
互联网金融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实现了互联网行业和金融业的融合,开创了互联网行业的一个创新领域,也为金融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改革动力。
(三)多方需求拉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1.传统金融机构的需求
随着金融深度和广度的增加,传统金融难以充分满足客户对金融多样化和复杂化的需求。相比互联网金融,传统金融表现出很多不足之处:①)在信息处理方面,传统金融成
本高、难度大,从而导致信息收集不全面、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严重,而互联网信息处理技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这种不足;②)在咨泊②在资源配置方面,传统融以融机构为中
介来撮合借贷或交易,这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降低,而互联网金融依靠一定的算法和模式进行自动匹配,大大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③在支付结算方面,传统金融是在银行等金融机构中完成的,而互联网金融的支付结算可以在线上完成,资金供求双方直接交易,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
传统金融机构借助石网o术,能够实现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等目标。诸名有利因素不断推动传缔金融机构向互联网方向发展,也促进了传统金融业的变迁与改革。
2.非金融机构的需求
在万联网发属早期,由子商务作为互联网的一大应用,率先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买
卖双方不再受到时空的限制,即使远隔千里也可随时完成交易,从而扩大了销售的地理范
围和业务范围。
买卖双方的交易过程必然会涉及资金转移,如何配合电子商务在线上的便捷交易,并且在妥善安排交易资金流转的同时保障买卖双方的利益,成为传统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在这样的环境下,市场迫使新的互联网形态出现,以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与创新。这个新的互联网形态就是以第三方支付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
延伸阅读
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历程
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历程主要分为萌芽阶段、起步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规范发
展阶段。
1.萌芽阶段(1997—2005年)
这一阶段以网上银行、网上证券、网络保险的诞生为标志。1997年,招商银行率先建
立了自己的网站,并于1998年推出一网通业务,成为我国首家推出网上业务的银行。此
后,各家银行相继推出网上业务。另外,支付系统、征信系统和反洗钱系统逐步建成,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由此拉开序幕。
2.起步阶段(2006-2011年)
这一阶段以第三方支付的逐渐成长为标志。支付宝、财付通等第三方支付机构背靠电子商务,取得了长足进步,开始涉足原本属于银行的核心业务。同时,在这一阶段,网络借贷、众筹等互联网金融业态相继出现。
2011年5月,支付宝、财付通等成为首批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企业。之后,国内出现了“点名时间”和“天使汇”等众筹平台。在这一阶段,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看似较为平淡,但在“入口为王”的时代,支付宝通过多年的积累与酝酿,潜移默化地改变了多数中国人的支付习惯,积累了数以亿计的具有高黏性的客户,为后来余额宝“倒逼银行改革”夯实了基础。
3.快速发展阶段(2012-2014年)
在这一阶段,互联网金融产品创新层出不穷。2012年,苏宁电器成立苏宁小贷公司,
.......
本书以现代货币金融理论和互联网金融理论为基础,以市场经济运行为背景,系统地梳理了互联网金融的主要业态,对这些主要业态的概念、特点、运营模式等进行了全面介绍。全书共分为10个项目,内容包括互联网金融概述、第三方支付、网络借贷、众筹、大数据金融、互联网金融门户、互联网基金、互联网保险、区块链与数字货币、互联网金融风险与监管。
本书既可作为各类院校金融类专业及其相关专业的学习教材,又可作为金融业从业人员的培训用书和参考用书。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