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河三角洲后备土地资源评价与优化利用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黄河三角洲后备土地资源评价与优化利用研究

53.68 6.1折 88 全新

库存9件

北京房山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吴春生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11664396

出版时间2022-0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88元

货号15964055

上书时间2024-12-21

鸿运图书专营店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吴春生,男,博士,副研究员。2017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获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博士学位,2017-2020年先后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从事博士后和助理研究员工作,2020年入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至今。以第一通讯作者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和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题、西藏重大科技计划课题、西藏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参编国家行业地方团体标准2项,并作为骨干成员承担了多个国家和地方委托项目,入选西藏科技厅科技项目专家指导组。主要从事GIS与遥感在生态学方面的应用研究,重点关注土壤质量分析、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系统综合评估和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目录
1绪论

 1.1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国内外研究进展

 1.3研究目标、内容和技术路线

 2数据获取与处理

 2.1研究区概况

 2.2野外调查与采样数据

 2.3遥感与基础地理数据

 2.4社会经济与统计数据

 2.5本章小结

 3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现状

 3.1数据获取

 3.2解译方法选择

 3.3土地利用现状

 3.4本章小结

 ……

内容摘要
以遥感数据、野外调查数据、气象和水文站点数据、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以及基础地理数黄河-三角洲-土地资源-资源评价-研究;黄河-三角洲-土地资源-土地利用-研究据等为数据基础,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基于黄河三角洲合理开发和保证生态安全的角度,进行土壤质量评估和生态脆弱性评估,实现黄河三角洲后备土地资源的科学选取,并基于此结果对后备土地资源进行适宜性评价及空间优化调整,重点内容如下:(1)建立基于最小数据集与模糊逻辑的土壤质量分析模型。利用最小数据集理论,结合矢量常模改进一般研究常用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而建立符合研究区特点的最小数据集。引入模糊逻辑模型对研究区土壤质量状况进行综合评估,降低人为主观要素影响,揭示土壤质量的空间分布规律,以及各土地利用类型上的土壤质量等级分布。(2)综合应用模糊层次分析和模糊逻辑方法,构建黄河三角洲生态脆弱性评估模型。将模糊理论引入层次分析法中,改进模糊层次分析法,利用三角模糊函数对各指标间的重要性赋值,进而显著降低评价过程中主观因素的影响。设定规则建立符合研究区生态特点的指标体系,应用模糊逻辑模型对研究区生态脆弱性进行评估。(3)研发兼顾土壤质量与生态脆弱性的后备土地资源定量评价方法。将土壤质量和生态脆弱性作为因素,构建量化规则,

精彩内容
以遥感数据、野外调查数据、气象和水文站点数据、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以及基础地理数据等为数据基础,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基于黄河三角洲合理开发和保证生态安全的角度,进行土壤质量评估和生态脆弱性评估,实现黄河三角洲后备土地资源的科学选取,并基于此结果对后备土地资源进行适宜性评价及空间优化调整,重点内容如下:(1)建立基于最小数据集与模糊逻辑的土壤质量分析模型。利用最小数据集理论,结合矢量常模改进一般研究常用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而建立符合研究区特点的最小数据集。引入模糊逻辑模型对研究区土壤质量状况进行综合评估,降低人为主观要素影响,揭示土壤质量的空间分布规律,以及各土地利用类型上的土壤质量等级分布。(2)综合应用模糊层次分析和模糊逻辑方法,构建黄河三角洲生态脆弱性评估模型。将模糊理论引入层次分析法中,改进模糊层次分析法,利用三角模糊函数对各指标间的重要性赋值,进而显著降低评价过程中主观因素的影响。设定规则建立符合研究区生态特点的指标体系,应用模糊逻辑模型对研究区生态脆弱性进行评估。(3)研发兼顾土壤质量与生态脆弱性的后备土地资源定量评价方法。将土壤质量和生态脆弱性作为因素,构建量化规则,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