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浦东史话三百题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浦东史话三百题

106 8.3折 128 全新

库存40件

北京房山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潘建龙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73203212

出版时间2021-04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128元

货号11690270

上书时间2024-12-20

鸿运图书专营店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潘建龙,先后任《川沙年鉴》编辑、《浦东新区地名志》副主编、《浦东年鉴》《浦东开发开放志》执行主编,主撰《浦东开发开放录》,著有《遥望钟楼》《浦东史话三百题》等。

目录
第一辑 自然地理

 1.浦东大地海中来

 2.唐宋遗址今犹在

 3.川杨河底现唐船

 4.御水护土筑海塘

 5.宋代皇祜老护塘

 6.钦琏领筑外海塘

 7.风急浪高遭潮灾

 8.人民塘连川南奉

 9.海塘集镇列南北

 10.海中沙洲九段沙

 11.六团宝山虎出没

 12.江心沙洲成陆地

 13.黄浦一江分东西

 14.居民聚落逾四千

 15.盐业遗址灶与团

 16.陆家嘴名缘何来

 17.河流交织如蛛网

 18.白莲泾畔卖红菱

 19.洋泾浜填留余音

 20.区域面积不断增

 21.浦东运河流三县

 22.一条大河通江海

 23.上海优选人工河

 24.长江口处多鱼汛

 25.围海造田新建圩

 26.浦东之南芦潮港

 27.浦东北端三岔港

 28.白龙港水成传说

 29.此地曾经辟苗圃

 30.轮船码头摆渡口

 31.春日三月雪满天

第二辑 建置变迁

 32.区境变迁越千年

 33.抗倭修筑第一城

 34.歼寇战场潘家桥

 35.乔镗率民建川城

 36.宝山旁筑宝山城

 37.陆家嘴头后乐园

 38.川城九庙十三桥

 39.川沙八景今何在

 40.浦东农业合作社

 41.人民公社

 42.浦东供销合作社

 43.浦东信用合作社

 44.东郊东昌合浦东

 45.川沙撤县入新区

 46.浦东新区管委会

 47.川沙干部去何方

 48.面向全国招干部

 49.南汇并入浦东区

 50.川高洋杨四大镇

 51.常住人口568万人

第三辑 红色记忆

 52.党领罢工第一次

 53.共产党员第一人

 54.浦东第一党支部

 55.武装起义得全胜

 56.工运领袖杨培生

 57.革命政权第一个

 58.泥城暴动第一师

 59.人民武装第一支

 60.抗日战死廿一人

 61.民族英烈张在森

 62.策反就在黎明前

 63.十二烈士牺牲地

 64.一所学校三党组

 65.攻克高桥迎解放

 66.白龙港俘敌军长

 67.肝胆相照窑洞对

 68.遵义会议反报告

 69.出生入死忠于党

 70.坚贞不屈王剑三

 71.革命同盟黄竞武

 72.恩来朱德访浦东

 73.四万党费赤子心

第四辑 开发开放

 74.浦东开发早研究

 75.开发开放四主张

 76.推动浦东开发

 77.党中央决策浦东开发

 78.重申开发决心

 79.提出开发新希望

 80.做出浦东开发新指示

 81.登桥喜看今日路

 82.浦东开发办公室

 83.浦东开发定方针

 84.朱锫基香港答记者问

 85.四大公司成立日

 86.开发前期预征地

 87.土地空转走新路

 88.一年一样大变样

 89.浦东开发第一企

 90.园区投产第一家

 91.外资贸易第一家

 92.试办外贸子公司

 93.外资企业一万家

 94.基础设施十工程

 95.浦东开发第一楼

 96.申华浦东第一股

 97.银行分行第一家

 98.外资保险第一家

 99.浦东开发设银行

 100.央行金融领头羊

 101.外资银行迁浦东

 102.实施工程四个一

 103.要素市场迁浦东

 104.上海证券交易所

 105.上海期货交易所

 106.联合产权交易所

 107.陆家嘴金融贸易区

 108.小陆家嘴中心区

 109.垂直耸立金融街

 110.竹园商贸省部楼

 111.花木行政文化区

 112.中国第一保税区

 113.七次封关居第一

 114.外高桥畔物流园

 115.张江高科技园区

 116.聚焦张江大战略

 117.浦东两大软件园

 118.金桥经济技术区

 119.王桥华夏六里园

 120.浦东机场保税区

 121.上海临港产业区

 122.洋山特殊保税区

 123.洋山建设深水港

 124.滴水成湖五百顷

 125.东南明珠临港城

 126.浦东综合配套改革

 127.功能区域管委会

 128.浦东市民中心

 129.欧佩克会开五月

 130.上合组织诞生地

 131.自由贸易试验区

 132.建设现代引领区

第五辑 产业经济

 133.港口码头运输业

 134.一枝独秀建筑业

 135.毛巾工业发源地

 136.石化工业此地兴

 137.船舶制造钢铁业

 138.东昌商业第一街

 139.三资企业第一家

 140.东方商业一条街

 141.中英合资第一家

 142.合资造船第一家

 143.乡镇企业美名扬

 144.名震一时霞飞厂

 145.奶牛之乡川沙县

 146.稻麦油棉饲养业

 147.耕地面积知多少

 148.1862有故事

 149.上钢三厂去了哪

 150.马勒沪东中华厂

 151.外高桥畔造船厂

 152.新世纪商厦开业

 153.正大广场销品茂

 154.现代商城新上海

 155.博览中心新国际

 156.保税交易四市场

 157.浦东商场源三钢

 158.上海通用别克车

 159.中国商飞919

 160.中芯集成电路公司

 161.华虹微电子公司

 162.宏力半导体公司

 163.新老六大产业群

 164.快速增长GDP

第六辑 城乡建设

 165.浦东公路第一条

 166.上南上川两铁路

 167.外高桥建发电厂

 168.海上风力发电场

 169.发电企业第一家

 170.一至六期高桥港

 171.动迁村民建机场

 172.国际机场建海滨

 173.东海燃气输浦东

 174.煤气使用第一家

 175.轨道交通6号线

 176.四线换乘大道站

 177.磁浮列车示范线

 178.有轨电车驶张江

 179.黄浦江上四大桥

 180.江底隧道十六条

 181.长江隧

内容摘要
     1.浦东大地海中来 伟大的文学家苏东坡面对滔滔长江浩叹:“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世界第四大河长江淘去的不仅仅是风流人物,还有从青藏高原、金沙江、四川、长江流域一路排山倒海、滚滚向前冲刷下来的泥沙。宝贵的泥沙在长江口长年累月地积聚,在潮汐的顶托下慢慢地升高、拓展,于是就有了上海,有了浦东平坦的大地。 沧海变桑田,是浦东成陆过程的优选诠释。 翻开长江奔腾的历史。7500年前,长江还在镇江、扬州一带入海,东海潮汐还在方泰-松江-金山-线海岸徘徊叹息。 阅读上海崛起的过程:6000年前海岸线在外冈、徐泾、马桥、邬桥、漕泾一线。到了1700年前,海岸线移到盛桥、月浦、江湾、北蔡、周浦、航头、塘外一带。又过了六七百年,海岸线推至高东、顾路、川沙、六团、惠南、四团一线。 时间无语,沧海无垠。又过去了大约三四百年,浦东的海岸线终于推到了东海、万祥、彭镇一带。浦东大地轮廓基本形成。 从唐代开始,历代民众不断在沿海一带修筑海塘,以防海潮倒灌。浦东人常常称东海边为“东海滩”。一个“滩”字,道出了浦东滩涂不断生长的现状和浦东大地不断扩张的客观事实。 2.唐宋遗址今犹在 1975年11月25日,严桥公社在开挖南张家浜时,发现一处唐宋村落遗址(位于杨高南路与乳山路交会处)。在遗址深3.5米处发现约3厘米厚灰层。灰层以下4米左右,出土大量唐代器物。器物中有器口内外施茶绿色釉的瓷碗,其中一种敛口、坦腹、平底,与浙江瑞安齐梁墓中出土的相近,与江苏如皋唐高宗时期(650—683年)木船中所发现的一致,属于唐代早期形制;另一种是敞口、坦腹,腹壁斜直的平底瓷碗。此碗在上海松江石经幢(唐大中十三年[859年]建)附近的唐代地层中也有出土,与广州唐大中十一年姚潭墓出土的瓷碗很相似。此外还发现黑衣灰陶缸、青釉瓷罐和黄釉瓷盆的残片,以及砺石、石锤、陶纺轮、牛头骨等。根据地层和出土遗物的时代特征,可以断定此地是一处唐至宋时的村落遗址。严桥遗址东距1700年前的盛桥、月浦、江湾、周浦、北蔡海岸线仅1000余米,由此说明此地在唐代已经成陆,并且有人居住。 3.川杨河底现唐船 1979年12月12日,在北蔡人民公社五星大队第十二生产队三宅头黄家宅南开挖川杨河的工地上,工人挖掘出古代木船一条。古船埋于吴淞水准零点以下95厘米处,距地表4.6米。经考证,古船系废弃木船。舱内遗留鹅卵石二枚、唐代开元通宝钱一枚及一残角、火烧土一块。古船出土时,船身向东倾斜,右方船舷尚有大部分,船头部残缺很好,船尾已经破断。舷侧板表面有火烧炭痕迹,尾部舱面的积炭厚3厘米。古船残体结构十分简单,未见舵、碇、桅、桨、篷、篙等附属设备,也未见隔舱板、面梁和上层构造。经碳十四测定和上海博物馆专家分析,古船被认定可能制造于隋代,至唐朝武德年间还在使用。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系微古室分析出地层土样后,认为“这里海相性不错,有孔虫说明当时水较深,盐度较高,木船似沉在海滩上,不是沉在已经成陆的小河内”。川杨河古船的出土再次证明,浦东西部地区在唐时已经成陆,并且出现了最早的浦东人、最早的浦东海塘。 4.御水护土筑海塘 在十分漫长的农业社会里,修筑海塘、御水护土是浦东黎民百姓赖以生存的手段。谁能想象现代化的浦东国际机场的一部分,在60年前还是一片大海。谁能想象小小的黄家湾在干百年的海岸线巨变中,岿然不动,成为老护塘、钦公塘、人民塘三塘的聚集点。明代海塘黄家湾以北,逐条逐段塌入海中,岸线不断后退。黄家湾以南,滩涂东张,拓展至今。 一次次筑塘,是浦东人民向大海索地的壮举,是浦东大地不断扩张的写照。据史书记载,唐朝开元年间修筑的捍海塘,从北至南经过花木、北蔡至下沙达航头。然而开元捍海塘毕竟离我们实在太遥远,遥远得没有给我们子孙后代留下一点一滴可以凭吊的踪影,只有查阅浦东方志,才能在今日花木、洋泾地区找到“成塘浜”“海塘浜”“海塘杨家宅”(此类地名在浦东开发后消失)等值得深思和惆怅一番的地名。随着海岸线的东移,一条条海塘亦步亦趋,向东筑去。老护塘、钦公塘、人民塘成为浦东三条的海塘。P3-5

精彩内容
《浦东史话三百题》是潘建龙先生在数十年所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资料详实可靠,语言凝练,表述得当,《浦东史话三百题》是一本反映浦东历史,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浦东发展历程的简明读本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