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轻量化设计
¥
126
7.5折
¥
168
全新
库存96件
作者李永,宋健编著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710103
出版时间2021-0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68元
货号11777737
上书时间2024-12-1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前言
上篇复合材料轻量化设计理论基础
第1章绪论
1.1复合材料轻量化设计简介及实践
1.1.1复合材料的定义、基本概念、分类和轻量化设计思路
1.1.2火星无人车/机与太阳探测器的复合材料轻量化设计
1.1.3古代轻量化结构的思路启发
1.1.4航空复合材料的轻量化设计
1.2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发展路径
1.3智能复合材料轻量化设计
1.4仿生复合材料的轻量化结构与设计启发
1.4.1植物的复合材料轻量化结构及启发
1.4.2类肌腱水凝胶的多尺度轻量化设计
1.4.3外骨骼装备的轻量化设计
1.4.4飞鸟复合结构轻量化
1.4.5荷叶疏水复合材料轻量化分析
1.4.6铁锭甲虫复合材料的轻量化结构分析
1.4.7复合材料仿生机器
1.5复合材料轻量化成型技术
1.6复合材料SMC等模压成型技术
1.7复合材料连接技术
1.8碳纤维复合材料轻量化设计
1.9复合材料轻量化设计理论框架
第2章各向异性复合材料的本构理论(三维一次结构)
2.1各向异性复合材料的本构关系
2.1.1一般各向异性三维复合材料
2.1.2单对称三维复合材料(弹性对称面)
2.1.3正交各向异性三维复合材料(三个弹性对称面)
2.1.4横观各向同性材料(一个各向同性面)
2.1.5各向同性材料本构关系
第3章复合材料单层板的刚度理论(二维一次结构)
3.1单层板结构正交各向异性材料的本构理论
3.2复合材料一次结构弹性常数的条件
3.2.1三维一次正交各向异性材料
3.2.2二维正交各向异性材料
3.2.3各向同性材料
3.3单向纤维单层板的偏轴本构理论
第4章复合材料单层板的强度准则(二维一次结构)
第5章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刚度理论(三维二次层合结构)
5.1经典层合板理论
5.2对称层合板弹性特性理论
5.2.1正交对称铺设层合板的弹性特性理论
5.2.2斜交对称铺设层合板的弹性特性理论
5.3反对称层合板的弹性特性理论
5.4层合板刚度特性分析理论的专题研究
第6章复合材料层合板产品强度理论(三维三次结构)
第7章复合材料层合板的湿热本构理论基础
7.1考虑湿热应变的层合板应力与应变关系
7.2复合材料的湿热面芯损伤理论
7.2.1轻量化设计模型
7.2.2湿热理论
7.2.3瑞利-里兹分析
第8章复合材料结构的屈曲理论基础
8.1复合材料薄板屈曲的控制方程
8.2单向均匀受压薄板的临界荷载
8.3四边固定正方形板单向均匀受压屈曲
8.4非均布压力下四边简支矩形板的屈曲
8.5复合材料薄板后屈曲理论
8.6复合材料层合板位移场
中篇新能源汽车技术应用篇
新能源汽车复合材料轻量化设计
第9章新能源车辆复合材料轻量化设计
9.1新能源车辆轻量化设计概论
9.2锂离子动力电池的轻量化设计
9.2.1固态锂电池
9.2.2电池模组的轻量化
9.2.3电池管理系统轻量化
9.3电机轻量化设计
9.4复合材料细观力学
9.5复合材料车身轻量化设计
9.6底盘轻量化设计
9.7新能源车辆芯片系统的轻量化设计
9.8燃料电池汽车的复合材料轻量化设计
9.8.1高效和低成本氢能储运、技术要求给复合材料行业带来新机遇
9.8.2储氢容器复合材料及高压储气瓶技术
下篇复合材料轻量化练习篇
第1部分复合材料轻量化计算练习
第2部分复合材料轻量化设计查表练习(共8题)
附录
附录A复合材料轻量化设计知识与术语
附录B复合材料层合板特性分析
附录C复合材料轻量化设计领域工程软件简介
附录D新能源汽车用智能复合材料
参考文献
主编推荐
1.《复合材料轻量化设计》全彩印刷,图文并茂。2.《复合材料轻量化设计》论述了复合材料轻量化设计理论与方法,是轻量化与复合材料领域的一部学术著作。2.《复合材料轻量化设计》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知识脉络,为新能源车辆与复合材料的协同发展提供了轻量化技术支撑。3.《复合材料轻量化设计》可以作为相关行业工程师、设计人员、科研人员与技术人员的参考书或工具书,也可以作为普通高等院校车辆、机械、材料、机电、力学及航空航天等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或教学参考书。
精彩内容
本书论述了复合材料轻量化设计理论与方法,是轻量化与复合材料领域的一部学术著作。全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前8章)介绍了轻量化复合材料技术、复合材料理论、复合结构的测试技术和复合材料轻量化实验测试系统等,中篇(第9章)介绍了新能源车辆复合材料轻量化设计方法,重点介绍了轻量化车身、底盘、动力电池、燃料电池与驱动系统等,下篇(2个部分)介绍了复合材料轻量化计算、设计与练习。本书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知识脉络,为新能源车辆与复合材料的协同发展提供了轻量化技术支撑。本书可以作为相关行业工程师、设计人员、科研人员与技术人员的参考书或工具书,也可以作为普通高等院校车辆、机械、材料、机电、力学及航空航天等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或教学参考书。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