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2 4.5折 ¥ 56 全新
库存50件
作者王林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522909691
出版时间2023-09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56元
货号14159264
上书时间2024-12-14
第1章创新与创新管理
1.1创新的内涵
1.2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1.3创新的意义......
1.4创新管理概述,
第2章创新思维·.
2.1创新思维的相关概念
2.2创新思维的形式
第3章创新的来源与实践
3.1创新的来源
3.2企业创新实践..
第4章创新方法
4.1创新方法概述..4.2创新方法..
第5章创新能力及人才培养5.1创新能力培养
5.2创新组织管理
第6章技术创新风险管理
6.1技术创新风险管理....6.2技术创新项目风险管理....
6.3技术创新项目风险管理模型构建
参考文献
1.1创新的内涵
1.1.1创新的定义、本质及类型
1、创新的定义
“创新”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于1912年率先提出的。他认为,经济发展不是基于人口、财富的积累而扩大规模的,而是由于经济社会不断实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这些新组合就是“创新”。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人类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提高,创新的范围已大大超出了熊彼特定义的范畴,创新不再只是经济现象,而是已经渗透到了政治、军事、科技、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关于创新的几个定义见表1-1。
2.创新的本质
(1)创新是一种能力。国内学者对创新能力的理解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观点认为创新能力是个体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包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等,产生某种独特、新颖、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它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三部分,其核心是创新思维。第二种观点认为创新能力表现为两个相互关联的部分,一部分是对已有知识的获取、改组和运用,另一部分是对新思想、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与发明。第三种观点从创新能力应具备的知识结构着手,认为创新能力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工具性知识或方法论知识及综合性知识四类
(2)创新是一种人格特征。创新人格是指有利于创新活动顺利开展的个性品质,它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独立性,是一个人的品质与德行特征。创新作为一种人格特征,具体表现为开放性、好奇心、挑战性和自信心,不满足已有结论,不相信唯一正确解释,不迷信权威,不屈服于任何外在压力而放弃自己的主张。创新人格是创新主体进行创新活动的心智基础和能力基础。
(3)创新是一种精神。创新精神是指要具有能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信息、技能和方法,提出新方法、新观点的思维能力,进行发明创造和改革革新的意志、信心、勇气和智慧。创新精神是一种勇于抛弃旧思想、旧事物而创立新思想、新事物的精神。例如,不满足已有认识(掌握的事实、建立的理论、总结的方法),不断追求新知。不满足现有的生活、生产方式、方法、工具、物品,根据实际需要或新的情况,不断进行革新。不墨守成规,敢于打破原有规则,探索新的规律、新的方法。不迷信书本、权威,敢于根据事实和自己的思考,对书本和权威提出质疑。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
3.创新的类型
(1)产品创新、工艺创新、营销创新及组织创新。产品创新是指性能和特征上全新的或有显著改进的产品(商品和服务),包括全新的产品和性能显著改进的产品两类。例如,2022年华为Mate 50系列凭借北斗卫星消息硬件能力,成为世界首款支持北斗卫星消息的大众智能手机。
工艺创新是指全新的或有显著改进的生产方式和传输方式等,包括技术、装备和软件上的显著改进。例如,1953年日本丰田公司开创的JIT (Just-In-Time)实时生产系统,即在需要的时候,可按需要的量生产需要的产品。该系统提供了一种满足由大众化向个性化转型的市场需求的生产方式,从根本上改变了企业普遍存在的因生产过剩引起的设备、人员、库存等一系列浪费现象。这一生产方式被视为当今制造业中最具生命力的新型生产方式。
营销创新是指采用新的营销方式,在营销理念、产品设计或包装、分销渠道、促销方式等方面有显著改进的创新。例如,随着经济发展,社会消费需求从短缺经济时代的“求同”向追求“个性化”转变,营销的目标不再是令所有人满意,而是让目标客户(小众)群体得到极大的满足,企业对客户不再是“一视同仁”,而是差别化满足。
组织创新是指企业的运营策略、工作场所或外部联系的组织方式产生变革的创新。例如,信息时代新的组织形式一一虚拟团队,在虚拟的工作环境下,分散在不同地方的人们可以密切配合、共同工作。美国Inno Centive公司就是全球第一家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起的借用全球智慧解决企业难题的平台,它把全球的科学家和有难题的企业家连结起来,而这些科学家和企业家都是流动的成员。
创新是企业生存发展和参与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本书共分七章,较为系统的介绍了创新、创新思维、创新的来源于实践、创新方法、创新能力及人才培养、技术创新风险管理等内容,构建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知识体系,注重逻辑性与系统性相结合,采取理论阐释匹配案例的方式,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成熟、定型的创新知识为主,注重融入新思想和新要求,有效地确保内容的完整性、可读性、规范性和针对性。力求为大学生全面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提供指引。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