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孝友传家教泽长:北方儒宗孙奇逢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孝友传家教泽长:北方儒宗孙奇逢

13.5 4.5折 30 全新

库存21件

北京房山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留文著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

ISBN9787534797781

出版时间2017-04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30元

货号9335399

上书时间2024-12-14

鸿运图书专营店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引言
历尽坎坷终成圣
一、生于燕赵读书家
二、乱世磨砺成圣贤

营救东林英名扬
一、结识东林友谊长
二、奔走于东林党难

勇于担当护乡里
一、言谔谔守望一方
二、气迈迈率众守御

力肩道统承危绪
一、弘道于天崩地裂之际
二、回归孔孟倡圣道

敦睦人伦范后世
一、一生不仕为道尊
二、齐家敦伦范后世
三、以朋友为性命

大河南北桃李香
一、教弟子诲人不倦
二、教育思想可成家
三、弟子弘道传师说

移风易俗泽乡里
一、教化乡里靠官绅
二、圣道化民成良俗
三、识得时务易风俗

后记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三)直隶各地教授生徒     孙奇逢守孝期满后,功名进取之心即淡,加之父母亡故,家道衰落,作为已经二十八岁的当家人,他需要养家糊口,所以也就开始了一生的事业——授徒讲学。从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至清顺治六年(1649)南迁止,这一段时期孙奇逢辗转于京师和容城、易县、定兴、新安等地教授生徒,因为都在北直隶,所以我们把此三十八年称为直隶各地教授生徒时期。这三十八年又可以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1.设教京师,结识东林党人     孙奇逢为父母庐墓六年的孝行赢得了社会的广泛尊重。万历三十九年(1611)春孙奇逢为母亲守孝三年期满,当年秋天,就收到时任兵部员外郎的杜诗的邀请,到其家教授他的儿子。两年后,京师牛俊臣仰慕他的品行,敦请设馆于其家。不久,京城官员薛近洙、唐灼州、贾孔澜相约送子从孙奇逢受学。薛近洙,号孔泉,万历年间进士,他的儿子薛凤祚是清初大名鼎鼎的学者、天文学家、水利专家。薛凤祚此时随孙奇逢读书,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后来孙奇逢移家百泉,薛凤祚还不远千里赴百泉探望老师。     这个时候,好友鹿善继赴京赶考,两人在京师见面,他乡遇故知,孙奇逢很好高兴。也是在这次会试中,鹿善继金榜题名,考上了进士。鹿善继,定兴人,其家乡江村距离孙奇逢的家乡仅有三十里的路程。早在孙奇逢十四岁进学成秀才、声名鹊起的时候,二十三岁的鹿善继就曾登门拜访,从此订交,开始了两人一生的友谊。两个人切磋学问,砥砺名节,可以说,鹿善继是对孙奇逢影响*的人。鹿善继的祖父鹿久征是万历八年(1580)的进士,曾经受命巡按苏松。以苏松为中心的江南地区是王学传播的重镇,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专列“南中王门学案”一节,讲述黄省曾、朱得之、唐顺之、徐阶等王学后人的行止、学术。鹿善继的祖父为官此地,受到王学很深的影响。他从江南为鹿善继购买了很多王门学者的著述,其中最重要的当属《王文成公全书》。对于此书,鹿善继喜之不胜,日夜诵读,深思有得,不禁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这次京师相会,鹿善继把自己日日诵读的《传习录》介绍给孙奇逢。孙奇逢不读便罢,一读则“跃然有得,自是寝食其中焉”。因为虽然之前孙奇逢谨守程朱绳墨,但一直重视道德的实践,六年庐墓的经历正是他儒学道德实践的结果。他的这种感性的思想一旦遇到的“**”之说,心有默契,怦然而动,顿觉醍醐灌顶,自己尊德性的倾向一下子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从此,孙奇逢走上了一条偏向王学、调和朱陆的学术道路。     孙奇逢重视交友,一生视朋友为性命。京师设教的六年里,孙奇逢不但与鹿善继重叙友谊,谈论学问,而且结交了很多正直的朋友,其中不少是通过鹿善继而论定终生友谊的。重要的有如下几位:     曹于汴,字贞予,山西安邑人,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以正学自任,遇事敢言。同孙奇逢谈论“仁体”之学,对孙奇逢多有引导。     周顺昌,子景文,苏州吴县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与鹿善继同榜进士。孙奇逢因鹿善继的介绍而与其相识。他们共同谈论起孙奇逢家乡的忠烈杨继盛,周顺昌表达了对杨继盛的崇敬之情,孙奇逢深为感动,说:“忠愍公(杨继盛的谥号)是嘉靖朝的忠谏人,当朝您也一定是忠谏人,不会甘做第二人。”在旁边的鹿善继随口吟诗一首,其中有“寰中第二非吾事,好向椒山句里寻”,是鹿善继对周顺昌的嘉许,也是他自己吟诗明志,表达自己的志向。后周顺昌受到魏忠贤的迫害而被拷掠致死。     周起元,字仲先,号绵贞,福建海澄人,万历二十九年(1601)进士。孙奇逢寓京设教期间,周起元敬佩孙奇逢的忠孝与侠义,常常过访,两人相谈甚欢。周起元耿介正直,敢作敢为,后死于魏忠贤阉党的迫害。     孙奇逢寓居京师的六年正是朝廷政治斗争日趋激烈的时期,京察大计中党争不断,“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等诸多大案连续发生,看似平静的古都北京实则刀光剑影,暗流涌动。虽然孙奇逢无官无职,却在冷静地观察着这一切,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他敬佩那些正直敢言的官员,所以他所结交的曹于汴、周顺昌、周起元等也多是名节之士。     寓京期间,孙奇逢先后迎来了他的长子立雅、二子奏雅的出生,同时还同朝中官员贾鸿洙结为儿女亲家,以长女许配给他的门生、贾鸿洙的儿子贾尔霖。万历四十五年(1617),女儿出嫁在即,妻子槐氏一直病魔缠身,孙奇逢不得不离京返乡,结束了六年的京师生活。第二年,与自己甘苦与共的结发妻槐氏去世,年仅三十四岁。孙奇逢伤心不已,诔文有“氏知大体,能甘贫,吾妻实吾友”之语。     2.教授乡里,参与政治斗争     孙奇逢离京归乡后,有李天笃、阎顾行、张泰阶等众多弟子从其学。孙臣曾在北城村附近的宝藏寺结社会友,至孙奇逢已历三代,宝藏文社的活动一直持续不断。孙奇逢常集子侄、弟子肄业其中。孙奇逢还专门为宝藏文社制定了社约:一日立志,一日知学,一日改过,一日求友,一日虚己,一日率真,一日定操,一日尚齿,一日肃仪,一曰固盟。袅袅、木鱼声声的寺院中常常传出阵阵的读书声,亦是盛事。崇祯三年(1630),鹿善继自京师辞官归里,授徒讲学,孙奇逢率领众子侄、弟子问学江村。鹿善继的高足张果中、杜越等人同时也向孙奇逢执贽问学。此后的数年里,附近各州县青年才俊负笈从学,北城、江村两地书声琅琅。成为北方儒学授受的中心之一。     ……

主编推荐

*乡贤,是道德高尚且对地方建设有突出贡献的人。乡贤,是地方的精英,对地方社会文化发挥过的积极作用。

*乡贤,热衷乡村治理和乡村教育,且乐善好施、造福乡梓。

*乡贤,道德高尚、处事公正、治家严格、扶贫济困。

*乡贤,是乡贤文化的创造者和实践者。乡贤是国家认同的纽带,是促进区域认同和文化认同的粘合剂。

*乡贤祠。祭奠和供奉为地方建设作出贡献的先贤,展示各地不同的乡贤文化。

*乡贤文化,是由乡贤及乡人们创造的,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李留文著的《孝友传家教泽长——北方儒宗孙奇逢》系“乡贤文化丛书”之一种,重点叙述明代**思想家孙奇逢的一生,赞美他在河北老家、河南新家的事迹,作为乡贤代表,他的一生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精彩内容


 《孝友传家教泽长:北方儒宗孙奇逢》主要内容有:出身官宦人家,从小受到儒家教育;少年立大志,幕圣贤壮举;父母接连去世,守孝得到人们赞誉;国破家亡,从军报国;立志不仕清,隐居苏门山下;著书立说,驰名天下;倡导三不朽,激励后来人;真爱家乡,感动乡人。孙奇逢与李颙、黄宗羲并称“清初三大儒”;在当代学者的著述中,以孙奇逢的“北学”与黄宗羲的“南学”相提,也屡见不鲜。传统儒家以“立德”“立言”“立功”为“三不朽”,而历检孙奇逢的德行、著述和事功,亦足以当此“三不朽”。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