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青木正儿(1887―1964),号迷阳,生于日本山口县下关。是日本着名汉学家,文学博士,国立山口大学教授,日本学士院会员,日本中国学会会员。着有《中国文艺论数》(1927),《中国近世戏曲史》(1930),《中国文学概说》(1935),《元人杂剧概说》(1937),《元入杂剧》(译著,1957)等,所着结集为《青木正儿全集》(10卷)。不过,很为学界熟知和影响深远的,还是他的成名作《中国近世戏曲史》。他曾多次向王国维求教,并游学北京、上海,观摩皮黄、梆子、昆腔,写成《自昆腔至皮黄调之推移》(1926),《南北戏曲源流考》(1927)。在此基础上,他用一年的时间,写成《明清戏曲史》。为了便于日人阅读,改题为《中国近世戏曲史》。书中近世的概念从王国维,将宋以前称为古剧,余从而欲从元代当戏曲目前之中世,而以明以後当近世也一。
郭虚中,字展怀,号砚池、剑池,福建福安人,宗牒晋西汾阳。早年毕业于上海东亚大学国文科、中国公学大学部文学系,随后东渡日本留学,入东京帝国大学,为大学院文科研究生。
目录
第一章 语学大要
一 六书 名称 象形 指事 形声 会意 转注 假借
二 训诂 训诂学的兴起 义训 形训 音训 清代训诂学的进步 俗语的训诂 (附) 文法研究沿革概要 实用的方法书
三 音韵 字音的组织 音韵研究的起原 唐宋元明音韵的变迁 古音 词韵 韵的分类 切韵 注音字母 本章选读书目(附)检索用书举要
第二章 文学序说
一 文学思想的发展 文之字义 儒家的文学观 文学思想的觉醒 所谓文为贯道之器 文章的经世底习气 小说的轻蔑 戏曲的尊重 道家系的文学思想 古拙趣味 高蹈生活与文学 对於文学的儒家思想的善导
二 文学诸体的发达 诗文的渊源 楚辞与汉之诗赋 六朝的骈体文 唐之律诗 宋词 戏曲 说唱 小说 诸体沿革图 本章选读书目
第三章 诗学
一 诗经 诗之字义及分类 国风 小雅 大雅 颂 诗的年代 诗形 赋比兴
二 古体诗 前汉楚辞系的诗与乐府 五言七言及长短句诗形的发达 鼓吹饶歌与相和歌及其他 六朝及唐的乐府 古诗的押韵法及作例
三 今体诗 沈约八病之说与律诗的平仄 律诗的诗形 唐宋诗风的差异
四 词曲 词的源流 长短句形的发展 词体 词趣 散曲 北曲 南曲 词曲作例 本章选读书目
第四章 文章学
一 文章流别 文体分类法的沿革概要 古文辞类纂与文选之分类对照 文体渊源於六经之说
二 辞赋 辞赋的别 辞赋是读式诗 楚辞的诗形 屈原 汉赋之四派 赋底性质 赋底形体 从赋派生出的文体
三 骈文 名称及发达的途径 对偶法 四六句调 典故的繁用 骈文的流弊
四 古文 唐宋的古文家 於明代古文辞派与唐宋八家派的抗争 清之桐城派 本章选读书目
第五章 戏曲学
一 杂剧 宋之杂剧与金之院本 元代杂剧的改进 杂剧的组织 杂剧隆盛的原因 杂剧家的派别 本色文采二派曲文的比较 杂剧十二科 现存的曲本 曲文读法指南
二 戏文 戏文的源流 元之戏文 戏文的组织 明清戏文的概况 乐曲的消长 (附)诸宫调 本章选读书目
第六章 小说学
一 文言小说 汉魏六朝的神怪小说 唐之传奇小说 馀波
二 白话小说 宋之说话四家 话本及评话的体例 话本系的短篇小说 评话系的演义小说 章回体的神怪小说 人情小说 社会小说及其他 本章选读书目
第七章 评论学 评论之种类及其发达的途径 六朝的评论书 唐的评论书 北宋的诗论 南宋的诗论 元明清的诗论 宋以后的文章论 词论 曲论 小说批评 本章选读书目
内容摘要
《中国文学发凡》是日本著名汉学家青木正儿的研究专著。作者以深厚的学力和言简意赅的语言,揭示了中国文学的要旨,对于中国文学做一提纲契领式的论述,条分缕析、体例完整,是一部关于中国文学的力作。
主编推荐
本书是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近代海外汉学名著丛刊”中的一种。
本套丛书规模宏大、版本珍贵、视角,所选皆为纯学术论著。
“近代海外汉学名著丛刊资料”所选书目,绝大部分在1956年以后未曾出版。
精彩内容
本书是日本汉学家青木正儿的研究专著。作者以深厚的学力和言简意赅的语言,揭示了中国文学的要旨,对于中国文学做一提纲契领式的论述,条分缕析、体例完整,是一部关于中国文学的力作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