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空白
¥
35.38
6.1折
¥
58
全新
库存8件
作者陈晓萍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284063
出版时间2017-07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58元
货号8983822
上书时间2024-12-1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陈晓萍,美国华盛顿大学福斯特商学院副院长、菲力浦·康迪特讲席教授。中英文双语杂志《管理视野》(Management Insights)主编。曾多次获得教学和科研大奖,包括2016年中国管理研究靠前学会(IACMR)“杰出学术贡献奖”,以及华盛顿大学福斯特商学院“杰出博导奖” (两度荣获)。曾在香港科技大学和美国印第安那大学任教,也曾担任IACMR的第二任主席。
目录
第一篇 新经济 新管理有车同开,有屋同住 公司可以有良心吗? 借助商业实践推动社会进步制度背后的逻辑一位工程师的好奇和一家公司的名誉扫地商学院排名的秘密迪拜的商业模式:无中生有跨越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藩篱:想象力 实现中国创造的前提 中国管理三十年 公司的品德、创新与自然垄断 恐惧,以及内容的缺失
第二篇 读书:知史识人 南美出现的第一块冰与迪拜的繁荣有什么关系? 经典管理理论是怎样炼成的? 草根的力量 聚万念于一念的决策法则 放空自己:滋长生命的内在能量 在直面死亡时寻找生命的意义 女儿是妈妈的永世情人 创造力的轨迹:从沉思到顿悟的快乐 以身作则,以正压邪 生得偶然,死得孤单
第三篇 迷思:人生人死 有一种悲哀无法言说 辟谷鱼 不食人间烟火:辟谷七日记 千吻之深:破碎世界里的孤绝诗人 人生的前后呼应 第四篇 旅行:看世界观内心 为什么旅行?矫正对世界的感知 瑞典的森林 张家界的三千奇峰 沙漠之旅江南游记
内容摘要
经典管理理论是怎样炼成的?没有比一个好的理论更实用的东西了。——科特·卢温一个好的理论不仅能够解释并预测现象,而且能够启迪人心。—— 卡尔·维克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人类的经济发展速度超过之前几个世纪的总和。与之相对应地,社会制度的变迁和组织形态的变化、科技的发展更新、企业成长壮大的速度可能也是很快的。有趣的是,作为研究组织和组织中人的管理学者,我们发现如今在管理学领域中耳熟能详的经典理论大多起源于过去半个世纪的早期(1960—1990)。那是一个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刚刚诞生、发展的时代,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而这些理论日后不仅成为管理学者所依赖的研究基础,也成为解释实际管理现象并指导管理实践的重要依据。在这个意义上,这些管理理论也许是促进企业运作不断发展、进步,从而使整个人类经济不断优选化、不断提高效率的幕后英雄。可是这些经典理论是怎样产生的呢?《管理学中的伟大思想——经典理论的开发历程》要回答的就是这个重大的问题。该书的编纂者肯·史密斯(Ken Smith)和迈克尔·希特(Michael Hitt)两位教授带着这个问题,邀请经典管理理论的原创者,如提出社会认知理论的艾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目标理论的埃德·洛克(Ed Locke)、高阶理论的唐纳德·汉布里克(Donald Hambrick)、心理契约理论的丹尼斯·卢梭(Denise Rousseau)、非理性承诺升级理论的巴里·斯托(Barry Staw)、资源基础理论的杰伊·巴尼(Jay Barney)、战略五力理论的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交换成本经济学理论的奥利弗·威廉姆森(Oliver Williamson)、体制/制度理论的理查德·斯科特(Richard Scott),等等,进行回忆,并娓娓道出自己提出理论、检验理论、完善理论的历程和故事,为未来的管理学者和实践者描述了真实的理论创造路径。有意思的是,阅读这些理论创造背后的故事,似乎比理论本身更有味道。首先,这些故事被讲述者描绘得栩栩如生,仿佛和我们的距离很近,触手可及。其次,这些故事中的每一个都很独特,有强烈的个人和时代色彩,因此读起来总觉新鲜,没有乏味之感。再次,因为我们已经熟悉这些理论,而且它们的提出者的大名也如雷贯耳,现在从书中发现他们的一些“隐私”以及出名之前的状态,一方面觉得理论本身更为亲切,另一方面对自己未来成为理论家也更充满希望。很后,在读完所有故事、掩卷遐思、抽丝剥茧之后,又发现理论的诞生和发展其实还是存在相当多的共同之处的,因此感觉醍醐灌顶、豁然开朗。比如,在班杜拉叙述自己的社会认知理论(so cognitive theory)之来龙去脉的一章里,他首先指出该理论的核心在于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人是可以通过观察、模仿习得知识、技能和行为的。这个理论现在看来平淡无奇,而且我个人几乎对该理论中的“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概念的泛滥运用心生厌倦。可是在20世纪60年代,正是行为主义理论和控制理论盛行之时。这两个理论强调外在环境的强化机制对人的行为的影响,并且认为研究人必须观察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系,而且人脑就像电脑一样,只要研究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关系就行了。在那个时代背景下,提出个体存在主观能动作用(human agency)几乎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需要相当的勇气。班杜拉能够在那样的背景下提出这一理论,并且通过各种实证方法提供确凿无误的证据,是因为他个人的成长和生活经历告诉他,如果个体没有主观能动性,就不可能有他自己的存在。班杜拉出生在加拿大一个偏远的农村,那里师资严重匮乏,一个中学只有两名教师。学生因此就需要通过自学去掌握课程内容。班杜拉的父母重视教育,就让他暑期出去打工赚钱,积攒上大学需要的学费。有一个暑假他去了一个家具公司,学会了一些手工技能。另一个暑假他去了修复阿拉斯加高速公路的一个基地,整天与之相伴的都是一些形迹不端的逃债者或受了处分的官员和军人。这些人在业余时间从不读书,不是赌博就是酗酒。他回忆说,如果是环境造就个体的话,那么他无疑也将成为其中的一员。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有两个重要原因:,他自己痛恨那样的生活,总是寻找逃离的途径;第二,在任何生活的日常/正常轨迹中,总会有偶然事件的出现,这些偏离常态的偶然事件其实就是机遇,而机遇总是光顾那些有准备的人。班杜拉认为正是那样的生活经历,才使他对人生的了解更为全面,也更坚定了他摆脱那种生活的信念。他之后去了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读书,后来又进入爱荷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完成博士学业后,就去了斯坦福大学从教至今。他因此提出社会环境与人之关系的三种形态:种是人被环境控制(imposed),第二种是人可以选择环境(selected),第三种是人去创造环境(created)。很显然,这三种形态的转变就是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显现的过程。社会认知理论中的几个要素其实体现的就是这些状态的转变机理:从模仿他人(so modeling)开始,这个模仿甚至可能包括语言的模仿(verbal modeling)和思维方式的模仿(cognitive modeling),其后果是被环境控制,成为环境塑造出来的人。可是,每个人都可以进行自我调节(self-regulation),去克服环境中的不利因素,达到自己的目标,以实现选择环境和创造环境的状态。这个自我调节里面包含很多环节,在其理论的细节中均一一进行了阐述。而在达到目标状态之后,个体就会产生强烈的自我效能感,增强对生活的应变能力。班杜拉做了无数的实验室实验,也做了很多实地研究以及培训项目,不断挖掘和补充该理论包含的变量之间的每一个连接,很终把社会认知理论发展成一个可以解释、预测并改变人类行为的伟大理论。而关于“偶然”在生命轨迹中的重要作用,班杜拉的故事更为精彩。他成为心理学家是一个偶然,因为他原来打算主修生物学,但那天他到学校太早,要上的英语课还没开始,他便随手翻了一下课程表,发现有一门心理学课程已经开课,于是他就注册了那门课,结果就与他未来的职业相遇了。而他在读博士期间遇到他的另一半也纯属偶然。那个星期天上午他和他的朋友去打高尔夫球却迟到了,于是被安排在下午打,结果就碰上了在他们之前打球的两个女孩。他和其中一个女孩一见如故,立刻就确定了伴侣关系。虽然偶然性这个因素在社会认知理论中并没有被清晰地定义或强调,但对于班杜拉要回答的宏大研究问题(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来说,也是解释人可以摆脱日常轨迹、把握命运方向的一个角度。再看看巴里·斯托提出非理性承诺升级理论(theory of escalation of commitment)的经过,与前面所说的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他是1973年夏天在法国度假时坐在咖啡吧里看报纸时得到的灵感,而这个灵感其实已经在他的脑海中隐藏了许多时日,只是一条新闻突然触发了它而已。这条新闻就是有关美军陷入越战的漩涡,群众游行,几届政府发誓撤军却总是不能自拔的报道。斯托关注这条新闻、关注越战的进展,与他自己当年通过上大学逃避服兵役的经历和他对其他学生的观察有关。他觉得其实这样的现象,即一件事开始之后,虽然失败的苗头不断,但还是继续进行下去,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可能在其他领域如投资、工作,甚至婚姻中都普遍存在。他于是开始思考这个现象的本质及其可能出现的原因,并着手设计实验来对自己的假设进行检验。结果得到实证数据的支持。之后他又开始搜集在实际生活中出现的例子,结果发现每天的报纸、电视、新闻、报道中,这样的例子几乎比比皆是。比如1986年在温哥华召开的世界博览会,从一开始7 800万美元的预算,到后来变成15亿美元,显然是一个承诺不断追加的过程。在回溯这个案例的过程中,斯托及其合作者发现,承诺升级是一个在时间轴上慢慢展开的过程,存在几个阶段。与此同时,承诺升级的原因并不只是与经济因素有关,更与行为和社会因素有关。在此基础上,他们修正并拓展了原来的理论,加入了时间因素。以此模型再去解读另一个历史事件,即20世纪60年代中期发生在长岛照明公司兴建核电站的案例,也解释得通。该公司一开始的预算为7 000美元,并预计在1973年建成核电站。可是自开工后,年复一年,都没有达到预计的目标,结果一直拖到1989年,总共花费了55亿美元才完工。更诡异的是,这个核电站从来没有投入使用,很后以1美元的价格卖给了纽约州政府。这基本上也是一个承诺恶性升级的典型例子。从研究个体为什么会陷入承诺升级的怪圈,到发现该现象在其他层面(团队、企业、政府)出现的普遍性,从而使该理论增强了解释现象的能力、扩大了范围,似乎是使一个理论成为经典的必经途径。提出资源基础理论的杰伊·巴尼对此也有相当的共识。巴尼在陈述自己提出资源基础理论的过程中,谈到他很崇拜的理论范本,是曼瑟尔·奥尔森(Mancur Olson)的《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在该书中,奥尔森从一个简单的概念——公共物品——出发,编织了一块令人耳目一新的理论地毯,不仅可以解释小群体行为,也可以解释工会的行为,乃至社会上阶级冲突的演变。而且这些解释还具有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为了使自己的理论达到如此水准,巴尼真可谓是经历了一个“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过程。在经典管理理论的提出者中,巴尼算是比较年轻的一位。长期以来盘旋在他脑海中的核心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什么有些企业业绩好,而另外一些企业业绩差?”但这个问题已经被前辈学者从多种角度回答过了,比如波特的战略五力理论、威廉姆森的交换经济学理论,等等。他一一研读前人的著作,却总是觉得很好不满足。这个问题背后的哲学问题其实来自巴尼早年对社会不平等现象的观察。这个不平等包含两个重要的维度:一个是起点的不平等,一个是结果的不平等。起点可以是家庭背景、社会阶层,也可以是个体的天资和才能;结果可以是金钱和地位,也可以是名气和受人敬仰。组合有以下四种:(1)起点不平等,结果也不平等;(2)起点不平等,结果平等;(3)起点平等,结果不平等;(4)起点平等,结果也平等。巴尼的直觉告诉他,中间两种状态都是不合理的。而种状态,虽然遭到许多学者的质疑,却可能是一种合理的存在。这里的起点,他认为可以用资源来代表,假如一个人或一家企业拥有特别的资源,这些资源有价值、稀缺、难以模仿且不可替代的话,那么通过这些资源所得到的结果也就应该是不一样的。这不仅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企业成功而另一些企业失败,而且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对于没有竞争优势(缺乏独特资源)的企业来说失败其实是件好事,它能促使企业注重于开发自己独特的资源,对社会的进步有积极的意义。当然这个顿悟的产生是巴尼广泛阅读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著作,以及多年来与伟大学者如威廉姆森、大前研一等交流、讨论、辩论的结果。这个理论的提出也实现了巴尼自己关于很好理论的界定。我们现在也相当认同从这个理论推导出来的结论:其实社会上存在结果的不平等是平常自然的现象,而且这种不平等可能对大家(包括受益者和非受益者)都有好处。如果企业因为其很好的能力可以满足客户的需求而获得了更多的收益,那么这种结果的不平等其实与很大化社会福祉的理念具有完美的一致性。如此引人入胜的故事在《管理学中的伟大思想——经典理论的开发历程》一书中比比皆是,除了之前提过的学者之外,还有以下这些管理大家:克里斯·阿吉里斯(Chris Argyris)、亨利·明茨伯格(Henry Mintzberg)、罗伯特·福尔杰(Robert Folger)、爱德华·弗里曼(Edward Freeman)、迈克尔·弗里斯(Michael Frese)、格雷格·奥尔德姆(Greg Oldham)、理查德·哈克曼(Richard Hackman)、安妮·赫夫(Anne Huff)、杰弗瑞·普费弗(Jeffery Pfeffer)、维克多·弗鲁姆(Victor Vroom)、卡尔·维克(Karl Weick)、特伦斯·米切尔(Terrence Mitchell)、悉尼·温特(Sidney Winter),等等。这本书的两位编纂者也是管理学界鼎鼎大名的教授,他们在很后一章中总结了这些经典理论成型的几个要素,很好精彩。首先,理论的提出基于对现象的观察和由此引起的困惑或者不安。这个现象对于普通人可能没什么深意,但是对于一个敏锐的学者,联系到个人的体验和经历,却可能产生相当剧烈的冲击,从而唤起思考、质问和争论。之后就是一个寻找和搜集资料及证据的过程,目的是解答自己心中的困惑。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学者们向同行、同事和领域中的有名人士请教,与其沟通、辩论,进行头脑风暴;另一方面,他们自己做实验、找案例、到企业中调研,以找到数据来检验自己一开始的猜想。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必须带着平常心、中立的态度、不偏不倚的眼光,来客观地判断每一个数据的含义及其解释,并且修正原来的假设。接着再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以拓宽理论适用的范围,并挖掘理论成立之下的运作机理和操作机制。这些研究可以在实验室里进行,也可以在企业组织活体中进行,还可以通过二手数据或者档案研究进行。当然,也可以多种研究方法并用来全面系统地检验理论。在此过程中,学者们不断地修改、补充、完善理论。很后就是理论的发表和传播。但是一个有生命力的理论其实一直都处于生长之中,就是在发表之后,也可以有新的事实和数据出现,因此管理理论几乎没有盖棺定论的时候。书中的每一位学者对自己理论的态度都是开放式的。而我自己对理论产生进行的简单归纳是:深刻观察组织实践和个体经历敏锐地捕捉思想火花大胆地提出管理假设小心地求证逻辑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经得起检验的管理思想此外,给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这本书中多数理论的发表都经过艰难曲折的过程,都有被拒稿的痛苦,有的甚至经过十多年的历练才得以发表。但是,他们都说,孜孜不倦地发展理论的动力其实不是来自可以发表,而是来自对问题的执迷。提出理论是对自己心里念念不忘的问题的一个交代,是缓解自身紧张状态的有效方法。这本书仿佛是一个聚宝盆,不仅让读者瞥见伟大思想本身,而且还看清其来龙去脉。真可谓是独树一帜,蔚为壮观!2017年1月于美国西雅图,载于《管理视野》第09期
主编推荐
《没有空白》: 凸显管理哲思,剖析现实生活。 文笔清新优美,仿若喧嚣尘世中的心灵净土。 图文并茂,四色印刷,提供丰富的视觉盛宴。
精彩内容
《没有空白》收集了作者在过去两年中写下的管理思考、书评、散文和旅行笔记。作为一名研究组织管理的杰出学者、*尖心理学杂志的主编,以及美国知名商学院的副院长,陈晓萍教授的观察视角、思想深度,以及对人生敏锐细致的体验,都在本书中每一篇文章的字里行间凸显出来。这些文章有些温馨亲切,有些尖锐犀利,有些清新朴实,有些诙谐幽默,有些忧伤动人,有些说理透彻,不仅很容易让读者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而且能够给读者带来多维度、多层次的体验。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