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张秋,专栏作家,资历影评人。江苏无锡人,毕业于苏州大学中文系。当过狱警,后辗转南京、深圳等地多家媒体,现供职于上海译文出版社。为报刊撰写各类专栏,曾获中国报纸副刊好专栏奖。著有《靠前镜》(2005,上海文化出版社)、《不准调头》(2007,东方出版中心)、《爱,诫》(2008,新华出版社)、《中产阶级的审慎魅力》(2010,江西教育出版社)等。其中《不准调头》名列豆瓣网和《城市画报》评选的“2007年十大电影书”。
目录
目录
“人质三部曲”总序
“必要之恶”及正义的成本(自序)
第一章 坚韧的刺
????朝鲜战争(1950.6.25—1953.7.27)
????“老兵不死,只是凋零”——《钢盔》
????“大家都是懦夫,又都是勇士”——《坚韧的刺》
?????要恋爱,不要战争——《樱花恋》
?????在“无意义”中寻找意义——《猪排山》
?????和“另一个我”同归于尽——《满洲候选人》
?????只有野战医院才显示出什么是战争——《陆军野战医院》
????“意识形态就那么重要吗?”——《太极旗飘扬》
第二章:现代启示录
????越南战争(1961.5.14—1975.4.30)
????一场自杀性赌博游戏的牺牲品——《猎鹿人》
????“他本身就是一种无法穿透的黑暗”——《现代启示录》
????“我们是在与自己作战”——《野战排》
????不堪一击的“全金属外壳”——《全金属外壳》
????电台播音室里的特殊战争——《早安越南》
????人性所能发挥的拒绝力量到底有多大?——《越战创伤》
????“没有上帝,没有国家,只有我和轮椅”——《生于七月四日》
第三章:“必要的杀戮”
????反恐战争(2001.10.7—2014.10.26)
????宁可错抓一千,也不放过一个——《关塔纳摩之路》
????“节选修订”,直接指向现实本身——《节选修订》
????英雄主义成了一种病——《拆弹部队》
????“权力的逻辑”超越了事物本身的逻辑——《公平游戏》
????反恐“制造”了新的“恐怖分子”?——《必要的杀戮》
???“不情愿的原教旨主义者”——《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
????“自我关涉”才是真正的“善意”——《善意的杀戮》
延伸观看片目索引
参考书目
主编推荐
“人质三部曲”从历史的角度解析电影,从电影的角度还原个体的历史。的跨界写作,融历史与影评于一炉,好看耐读,尽显思想锋芒。
三部曲从电影这一素材出发,呈现了具有标志性的现当代历史事件或某一特殊历史时期。其中,《历史的人质》涉及一战、二战、纳粹大屠杀;《太阳的人质》(待出)关乎前苏联、东欧,以及作为冷战时期标志的柏林墙;《正义的人质》则聚焦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反恐战争。热战与冷战相互交替的特殊年代,已经并仍将源源不断地催生出无数电影经典力作,它们本身也屡屡构成了历史性的事件,构成了国家与民族,乃至人类集体记忆史的一部分,推动着我们对历史的反思,帮助我们对抗“有组织的遗忘”。
精彩内容
本卷影片所涉历史线索,是美国或以美国为主导的三场战争: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反恐战争,其中前两场是冷战中的热战。三场战争之间存在着诸多的内在联系,它们给美国,给不同的阵营,给世界文明和政治都带来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身处这些重大历史事件中的个体,在某种程度上经历着比两次世界大战更为谲诡、艰难的命运,因为他们发现自己不但陷入了战争的迷雾,还陷入了正义的迷雾。也就是说,战争的正义性与非正义性——无论是开战正义还是作战正义,都不再那么泾渭分明,而是极富争议,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个体何为?人性何为?
媒体评论
军史专家、国防大学教授徐焰将军鼎力:
《正义的人质》结合电影和历史的写法,既有深度,也有温度。
历史需要我们以理性的态度,从各个角度对其作出反思。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就是理性化,而陷入情绪化只是政治浮躁的表现。对于《正义的人质》中写到的这三场战争,对于正义这个概念,不论他持何观点,张秋为读者提供了思考的引子。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