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读《鹖冠子》:从论辩学的角度
  • 解读《鹖冠子》:从论辩学的角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解读《鹖冠子》:从论辩学的角度

40 九品

仅1件

辽宁沈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比]戴卡琳

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0-10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25

一路读天下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比]戴卡琳
  • 出版社 辽宁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0-10
  • ISBN 9787538258721
  • 定价 1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其他
【内容简介】
人们通常认为,修辞“艺术”是在古希腊建立的,作为一种传统在西方文化中代代相传,而中国古代却缺乏这种修辞“艺术”。中国的典籍在各种意义上说来都是具有论辩性的,从论辩学的角度去研究它们,人们却能够受益获惠。即便中国缺乏那种历史悠久的修辞学传统,但中国人对言语的重要性及语言的力量也多有论述,我们如果将它作为西方修辞艺术的有效替代品,并详加考察,也是非常值得的。《解读〈�冠子〉从论辩学的角度》对于《�冠子》作了传统式的和现代式的学术评价,做《�冠子》与“论辩学”之间的“月下老人”。

【目录】
第一章 《�冠子》与统一性的矛盾
1.l 对统一性的期待
1.2 残篇断简的庆典
第一部分 作为一种散乱文本的《�冠子》

第二章 传记材料以及对单一作者的期待
2.l 传记和文献目录中的籍贯
2.2 �冠子的籍贯和生活年代
2.3 关于作者的进一步思考

第三章 文献目录以及对篇幅和类别统一性的期待
3.1 《�冠子》一书的篇幅
3.2 《�冠子》的类别
3.3 混合的假设
3.4 对类别的进一步讨论

第四章 注释材料以及对文体统一性的期待
4.l 对《�冠子》文体的指责
4.2 对《�冠子》的注释
4.3 从鄙浅的文体到抄袭

第五章 文献材料以及对文本统一性的期待
5.l 一个讹误的文本
5.2 从文本的讹误到注释的篡入
5.3 间接的文献材料
5.4 直接的文献材料
第二部分 作为论辩学文本的《�冠子》

第六章 一部注意论辩学艺术的著作
6.l 论辩学、政治主张和挫折
6.2 对君主的告诫
6.3 君主和圣人
6.4 政治失败之因

第七章 论辩学的语言使用
7.l 运用语词的力量
7.2 再定义作为论辩的手段
7.3 语言力量的其他一些例证

第八章 一些政治性的语言观
8.1 对“名谓”的讨论
8.2 名谓之源
8.3 命名的规范

第九章 超越名谓
9.l 自然之法
9.2 名谓的未名之源
9.3 来自未名的命名

附录1 避讳:正字和端字在《�冠子》中的分布
附录2 《�冠子》中专名的分布
附录3 从汉代到元代的直接材料
附录4 早于明版本《�冠子》的间接材料
附录5 《�冠子》的十九篇
注释/参考书目/译者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