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见签赠珍本!我国海洋科学界的先驱、中国贝类学的奠基人、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创始人之一 张玺 签赠 民国著名植物学家 刘慎谔(士林) 国立北平研究院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印行《胶州湾海产动物采集团第一期采集报告》一册。
¥
10000
七五品
仅1件
作者张玺
签名者张玺
出版社国立北平研究院
出版时间1935-08
印刷时间1935-08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7-2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七五品
-
内容基本完好。
- 商品描述
-
张玺(1897~1967),字尔玉,动物学家和海洋湖沼学家。河北平乡人。我国海洋科学界的先驱之一,中国贝类学奠基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创始人之一,是抗战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从事海洋研究事业的老一辈科学家。1915年,张玺考入保定甲种农校及育德勤工俭学留法班。1921年以优异成绩获公费到法国留学,继续学习农业,1927年获硕士学位,后在里昂大学动物研究孳从事软体动物的研究,于1931年以“普鲁旺萨沿岸的后鳃类研究”获法国国家博士学位。1932年1月回国,历任北平研究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法大学、北平大学、中国大学、云南大学、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兼任教授。建国后,曾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及副所长、南海海洋研究所所长、动物研究所兼任研究员。曾当选为全国第二、三届人大代表,政协山东省第四届委员会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在学术界,曾任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理事长,中国动物学会常务理事,国家科委海洋组成员、水产组成员、珍珠贝研究组组长。1935年,张玺领导了北平研究院与青岛市政府联合组织的“胶州湾海产动物采集团”的工作,首次对胶州湾及其附近的各类海产动物及海洋环境做了全面的调查,共发表了1~4期的采集报告及一些门类(如软体动物、甲壳类动物和原索动物)的研究论文,计100多万字,并在青岛首次发现了界于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之间的柱头虫。抗日战争时期,张玺随北平研究院动物研究所迁往昆明,对滇池、洱海、抚仙湖等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一些陆生动物的调查。其中,对滇池的调查尤为详尽,总共发表了25万多字的论文。建国后,张玺精神百倍地投入新中国的科学事业中,他与童第周、曾呈奎等老一辈科学家一起筹备建立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领导无脊椎动物研究室进行了北自鸭绿江口、南至西沙群岛的多次调查,并选择与国民经济关系重大的动物类群进行研究,与合作者共计发表了200多万字的专著和学术论文,基本上搞清了中国沿海各类无脊椎动物的分类、分布和利用情况,对牡蛎、扇贝、船蛆、海笋等有益和有害种类,特别予以重视,进行了专门的研究。他的这些研究为今天发展贝类的养殖和防除提供了必要的参考。在为山东大学讲授贝类学期间,他为学生们编写讲义,精心教授,并与其合作者进行整理,写成《贝类学纲要》供大专院校参考。此外,他还为南海海洋研究所和动物研究所培养了珍珠养殖、珊瑚研究和陆生、淡水软体动物的研究队伍。张玺早年在法国留学期间就积极参加国际学术活动曾于1929年参加在西班牙举行的国际海洋学会议,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过论文。建国后,他任太平洋西部渔业研究委员会专家,曾领导了1957~1960年中国科学院与苏联科学院组织的中苏海洋生物考察,1958年代表中国参加了巴基斯坦的科学年会,1959年赴越南参加太平洋西部渔业研究委员会年会,1961年赴苏联参加生物分类区系学术讨论会。在历次的会议上都发表了论文,宣传了新中国的科学研究成就,在国际上产生了一定影响。张玺在35年的研究和教学中,对动物学和海洋湖沼学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勤勤恳恳为科学事业献身的精神和严谨治学的态度,为许多科研人员树立了榜样。他培养的很多研究人员及学生已成为中国科学研究的带头人。同时,他还做了大量的社会工作,除学会工作及尽人大代表职责外,还创办并主持了九三学社青岛分社,充分发挥了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作用。1967年7月病逝于青岛。他编著的《贝类学纲要》为我国第一部贝类学专著。张玺所长生前为我国海洋科学事业的创立和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在南海留下了不朽的业迹,他的学术思想和他为祖国科学事业奉献终生的精神,不断激励着我们前进。
刘慎谔(1897—1975)字士林。牟平县(今烟台市牟平区)宁海镇岬河村人。植物学家。1918年,刘慎谔考入保定留法高等工艺预备班。1920年,在法国郎西大学农学院及蒙彼利埃农业专科学校学习。1926年,毕业于克来孟大学理学院,获硕士学位,又入里昂大学理学院和巴黎大学理学院深造。在里昂参加“中国生物科学学会”,被推举为学会总书记。1929年,获法国理学博士学位。同年,携带在法国留学10年采集的植物标本2万多号回国, 任北平研究院植物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后在北平建起中国第一座植物园。1931年—1933年,他只身去新疆、西藏、印度等地,冒着生命危险,历经千辛万苦, 收集各种植物标本4500余号, 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科学考察资料,发表了《中国西南部植物地理》等论文,填补了中国植物学领域的空白。抗日战争时期,为了保护珍贵的图书资料和植物标本, 曾5次徙居于大西北。其一生先后在北京、武汉、 昆明、沈阳创建了4座植物园。1948年,国民党政府威逼他去台湾,遭断然拒绝。1950年,侵朝美军施放细菌弹,危害到中国东北部分地区。此时,他正在东北筹建农林植物调查所,并任哈尔滨农学院农林植物调查所所长。他以确凿的科学论据,揭露了美国侵略军进行细菌战的罪行,被授予有毛泽东主席题字的奖状和奖章。1954年,任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副所长兼植物研究室主任。为开发东北林区,建设草原,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考察工作。1955年,考察了小兴安岭林区,提出了“采育择伐”的主张,并亲率科研组到乌敏河林业局进行样板试验,使“采育择伐”的主张在长白山和小兴安岭林区得到实施和推广。他发表的《论采育兼顾伐》《从东北红松林的采伐更新看森林采伐更新规程》等论文,发展了中国的森林生态学。1956年,他承担包兰铁路通过腾格里大沙漠沿线的治沙任务,提出草、灌结合加沙障的治沙方案,保证了包兰铁路按时通车。此后,他还任中国植物学会副理事长、国家科委林业组副组长、辽宁省政协常委、辽宁省民盟副主任委员、沈阳市民盟主任委员、沈阳市副市长等职。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参加过全国群英会,多次受到毛泽东主席接见。他毕生致力于植物学的研究。编写了《动态的植物学》和《历史植物地理学》,主编《东北木本植物图志》《东北草本植物志》《东北药用植物志》《东北植物检索表》,发表论文90余篇。1985年,科学出版社出版了《刘慎谔文集》。1975年11月23日,于沈阳病逝。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