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宏观材料学导论(2014)/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列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宏观材料学导论(2014)/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列

套装书咨询客服,默认发其中一本

30 6.3折 48 九品

库存6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肖纪美 著

出版社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1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9787560351025

上书时间2024-05-10

巷子书屋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肖纪美 著
  • 出版社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12
  • 版次 1
  • ISBN 9787560351025
  • 定价 4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38页
  • 字数 35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原版书名 Introductive of Macro-Materialogy
  • 丛书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列
【内容简介】
  《宏观材料学导论(2014)》分3篇13章。第1篇总论——材料学的方法论,包含4章,依次讨论历史分析、逻辑分析、系统分析、简易材料论,这些内容也适用于微观材料学。第Ⅱ篇分论,共8章,第5章简介宏观材料学的结构;第6章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引下,讨论生态材料;第7及第8章与社会科学交叉,分别讨论材料经济及科技法律;第9及第10章在科教兴国战略的指引下,分别讨论材料科研及材料教育;第11及第12章分别与决策论及未来学交叉,分别介绍材料选用及材料展望。第Ⅲ篇结论,第13章,简论处事三论——算计,生态,适中。
【目录】
第I篇总论
第1章历史分析
1材料与人类社会
1.1人类超越其他动物的历史
1.2新技术革命与材料科技
2材料学的进化
2.1实践
2.2认知
2.2.1美国MIT矿冶及材料系名称的演变
2.2.2简论材料
2.2.3微观材料学体系的建立历程
2.2.4宏观材料学体系的建立历程
第2章逻辑分析
1概念
1.1形式逻辑的规则
1.2辩证逻辑中的概念
1.3在“材料”中的应用
1.4在“材料学科”中的应用
1.4.1定义
1.4.2材料学的划分
2推理
2.1概述
2.2第三种推理方法——类比法
2.3类比法的广泛应用30案例
2.4材料学与生物学的类比与交叉
2.4.1环境
2.4.2性能
2.4.3结构
2.4.4过程和能量
2.4.5结语
2.4.6附录
2.5应用学科的宏观分支
2.5.1实践与反思
2.5.2共鸣和启示
2.5.3共性特点
2.5.4总结和前瞻
3因果
3.1引言
3.2分析
3.2.1亚氏的应用
3.2.2亚氏困境和缓解
3.3结语
4辩证思维的示例
4.1引言
4.2氢对材料的有益作用
4.2.1氢对材料工艺的影响
4.2.2氢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4.3阳极溶解的有益作用
……
第II篇分析
第III篇结论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