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维医学模式理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四维医学模式理论

19.8 2.5折 78 八五品

库存4件

上海宝山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佐广 著

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9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433

上书时间2024-05-27

八拾八书库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缺封面 内容完好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佐广 著
  • 出版社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7-09
  • 版次 1
  • ISBN 9787518929948
  • 定价 7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疾病和健康是每一个人都非常关心的问题。但是,目前对于疾病尤其是
多因素、多基因复杂疾病的早期诊断、个体化治疗和精准预防还没有根本性
的方案,其主要原因在于对这类疾病的发病机制没有深入阐明。因此,面对
还不完全清楚的复杂疾病,我们没有根本性的解决办法。虽然医学史上已经
出现了多种医学模式试图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也确实解决了一些问题,但是
如何从理论上解释这类复杂疾病,已有的医学模式显得无能为力。正如上海
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陈凯先院士所言,以线
性思维和还原分析为特点的西方医学在阐明复杂生命系统的整体行为特征和
系统活动规律方面遇到严重困难。在寻找治疗多因素导致的严重复杂慢病(如
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等)和病毒感染性疾病(如艾滋病、肝炎等)
的有效药物方面,至今进展迟缓,因此迫切需要发展新的思路和方法。

 

人,源于大自然,存在于大自然,并最终回归大自然。人体与外界环境
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并相互影响、相互适应和相互改变,
因而人体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同时,人要生存则必须维持机体自身的结构和
功能的稳定及平衡状态。由于人体能自动进行稳态和平衡的调控,因而人体
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稳态系统。但是,在强大的自然界面前,人体显得非常
渺小,对于外界环境的影响显得非常的无能为力,从而可能引发人体的稳态

 



2

 

失衡和疾病的出现。另外,遗传物质是人体区别其他生物和非生物的基本物质,
是人体维持其正常结构和功能的基础。功能稳定的遗传物质可以维持人体的
基本功能并延续至后代,而异常的遗传物质则可能会导致机体生理结构和功
能的异常,从而引起人体的稳态失衡和疾病。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具有同样的祖先、生存在同一个城市、呼吸着同
样的空气、吃着同样的食品、有着相同的某种基因变异等(也就是说有类似
的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的人们,并没有都同样地罹患某种疾病;与此类似,
不一样的祖先、生存在不一样的城市、呼吸着不一样的空气、吃着不一样的
食品、不存在同样的某种基因变异等(也就是说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并不相同)
的人们,却患着同样的疾病,这是为什么呢?

 

同时,针对人们经常会提出的“我会不会得×病啊”的问题,作为医生
的我们不应该再给出 “您患病的可能性很大”或“您患病的可能性不大”,
也不能对患者讲“您属于高危人群”或“您属于低危人群”等没有太大价值
的回答。要知道,这种说法对于人群而言是个概率事件。但是,对于每个具
体的人而言,他们所需要的并不是一个事件的发生概率,他们需要的是一个
“是”与“非”的回答。令人遗憾的是立足于目前现行的各种医学模式,这
种概率论的说法显然是无法给出准确可靠的结果的。其主要原因在于,我们
对疾病的认知模式还不支持对多因素、多基因复杂疾病给予准确的解释,又
如何能对是否患病给出准确的回答呢?其结果便是我们对一些多因素、多基
因复杂疾病如原发性高血压的理解与100多年前没有本质上的差别。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一个问题要解决,用原来产生这个问题的
思维模式去解决是完全不可能的。因此,为了更准确地认识和理解对人类生
命和健康具有重大影响的疾病,我们需要一种新的思维模式,并期望它能突
破传统线性的、确定的、有序的科学思维,将思维模式扩展到非线性、不确
定和无序的领域,从而为解决旧医学模式无法解决的多因素、多基因复杂疾
病提供理论基础。这就是笔者在本书中提出的四维医学模式,即“环境因素-
遗传因素-稳态维持因素-时间因素”四维模式。

 



3

 

该模式基于:人体不但暴露于各种外在环境因素,而且体内也会出现遗
传物质异常的现象,同时,人体还存在着维持人体正常功能和结构的稳态维
持系统。在理想的条件下,正常的机体没有受到任何来自于机体内外的遗传
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此时,机体的稳态维持系统将会对自身的内环境稳
态进行精准和完美的调节,以维持人体正常的结构和功能,使得人体维持健
康状态而不会患病。但是,事实上,我们生存的环境并非如此理想。因此,
在现实非理想的条件下,各种各样的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会影响到机体的稳
态(理论上任何微小的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必然会引起机体的异常,但是并
不会必然地导致疾病)。这主要分为如下3种情况:如果遗传和/或环境因
素的(损伤性或非损伤性)作用相对或绝对强于稳态维持系统的作用,则机
体无法维持机体自身所需要的稳态,机体会出现疾病甚至死亡;如果遗传和/
或环境因素的(损伤性或非损伤性)作用等于稳态维持系统的作用,则机体
勉强维持机体自身所需要的稳态并处于疾病前期,任何进一步的不利因素都
可能会导致机体进入疾病状态;如果遗传和/或环境因素的(损伤性或非损
伤性)作用相对或绝对弱于稳态维持系统,则机体能维持机体自身所需要的
稳态,机体处于健康状态。

 

因此,稳态维持因素是机体存在的根本性因素,而其他外来的或内生的
因素则是干扰因素。如果稳态维持因素足够强大且没有明显的异常,那么干
扰因素不可能会引起疾病。但是,事实上,干扰因素有时候很强大,而且机
体的稳态维持系统既不完美,也容易出现异常。这是造成人们生老病死的根
本性原因。

 

由于该模式克服了旧医学模式所存在的缺陷,并结合了各种新的科学理
论,综合了作者多年的基础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因而与目前的各种医学模
式相比,可以更完美地从理论上解释多因素、多基因复杂疾病,当然也可以
很好地解释单因素、单基因简单疾病。如果能按照这种模式进行医学研究和
临床实践,可以更科学、更全面和更准确地认知疾病,从而推进对多因素、
多基因复杂疾病的早期诊断、个体化治疗、精准预防和可靠预测。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缺封面 内容完好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