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丽水特色中药(第一辑)
  • 丽水特色中药(第一辑)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丽水特色中药(第一辑)

6.9 1.0折 68 八五品

仅1件

上海宝山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敏 ;姚国平;范蕾; 李水福

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4

版次1

装帧其他

货号718

上书时间2024-05-24

八拾八书库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书皮破损  如图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刘敏 ;姚国平;范蕾; 李水福
  • 出版社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0-04
  • 版次 1
  • ISBN 9787518961733
  • 定价 68.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丽水特色中药》丛书的*辑,重点介绍了丽水*特色的九味中药,这九味中药系2014年经丽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专家初评出(未发布)的灵芝、薏苡仁、灰树花、厚朴、食凉茶、莲子、浙贝母、延胡索、黄精。本书对这九味中药每种按植物形态与分布、本草考证与历史沿革、栽培、化学成分、药理与毒理、质量体系、性味归经与临床应用、丽水资源利用与开发、总结与展望九节进行编写,较全面系统地汇总了“特色药”有关资料、紧密结合本土历史与现实,重视质量、资源利用、产品开发及发展前景,旨在科普丽水特色中药材知识,创建并推广丽水特色中药材品牌,为丽水医药行业绿色健康快速发展,以及推向全国乃至世界提供全面、详细、前瞻性的研究资料。
【作者简介】
主编简介

刘敏,中药学硕士、副主任中药师。从事药品质量检验及业务管理工作近10年,主持及参与3个市级课题的研究,为丽水市第三届绿谷新秀。参加工作至今在国家一级、二级期刊以第一作者共发表专业论文13篇,起草的畲药地稔标准被《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15年版收载。先后于2014年、2015年、2016年获得丽水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三等奖、二等奖;2015年获浙江省中医药学会中药分会学会大会优秀论文奖,2017年获浙江省中医药产业健康发展论坛优秀论文奖,2019年获浙江省药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三等奖。

姚国平,中药师,健康管理师,生生堂大掌柜,生生堂膏方制作技艺传承人,中华中医药学会胶类中药和膏方临床应用指导老师,中华中医药学会社会办医管理分会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社会办医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丽水市医药行业协会常务理事,长城医馆学院专家委员会专家,长城膏方教育中心主任,丽水市生态休闲养生(养老)经济促进会药养分会会员,19岁献身为中药炮制学徒,痴迷于中医药事业。擅长中药临方炮制丸、散、膏等剂型,尤其是四时膏方应用技术、临床研究、规范合理使用、保证安全有效等方面有独到心得。

范蕾,女,副主任中药师,丽水市第二届“绿谷新秀”、丽水市138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养人员,丽水市药学会秘书长、浙江省药学会理事、中药与天然药物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中药材(饮片)及中成药的质量研究、成分分析工作15年,发表论文近20篇,主持或参与多个省、市级课题,获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多项荣誉。

李水福,1957年4月出生于浙江松阳,1982年2月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现浙江大学医学院),36年来一直在丽水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工作,1999年晋升为主任中药师。2017年4月退休。曾经为《中草药》《中国现代应用药学》《中国药业》和《中国民族医药杂志》杂志多届编委,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畲医药分会副会长,省中医药学会中药分会常务理事,省药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专委会委员。已在省级以上专业刊物发表论文200多篇;作为主编出版了《中国畲族医药学》和《整合畲药学研究》;作为副主编出版了《畲药物种DNA条形码鉴别》和《中药传统鉴别术语图解》。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奖三等奖、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浙江省中医药科技创新奖一等奖、省卫生厅优秀成果三等奖和“梁希林业科学技术”三等奖等多种奖项,2011年被浙江省药学会评为首届医药科技奖。
【目录】
019年8月

目 录

总 论 01

灵 芝 13

第一节 本草考证与历史沿革 14

第二节 植物形态与分布 16

第三节 栽培 17

第四节 化学成分 24

第五节 药理与毒理 26

第六节 质量体系 29

第七节 性味归经与临床应用 40

第八节 丽水资源利用与开发 42

第九节 总结与展望 46

食凉茶 63

第一节 本草考证与历史沿革 64

第二节 植物形态与分布 67

第三节 栽培 68

第四节 化学成分 71

第五节 药理与毒理 73

第六节 质量体系 75

第七节 性味归经与临床应用 81

第八节 丽水资源利用与开发 83

第九节 总结与展望 89

灰树花 97

第一节 本草考证与历史沿革 98

第二节 植物形态与分布 99

第三节 栽培 100

第四节 化学成分 108

第五节 药理与毒理 110

第六节 质量体系 113

第七节 性味归经与临床应用 117

第八节 丽水资源利用与开发 118

第九节 总结与展望 120

莲 子 129

第一节 本草考证与历史沿革 130

第二节 植物形态与分布 132

第三节 栽培 133

第四节 化学成分 135

第五节 药理与毒理 137

第六节 质量体系 138

第七节 性味归经与临床应用 144

第八节 丽水资源利用与开发 148

第九节 总结与展望 153

薏苡仁 173

第一节 本草考证与历史沿革 174

第二节 植物形态与分布 176

第三节 栽培 177

第四节 化学成分 181

第五节 药理与毒理 183

第六节 质量体系 185

第七节 性味归经与临床应用 193

第八节 丽水资源利用与开发 196

第九节 总结与展望 198

黄 精 203

第一节 本草考证与历史沿革 204

第二节 植物形态与分布 207

第三节 栽培 208

第四节 化学成分 210

第五节 药理与毒理 213

第六节 质量体系 215

第七节 性味归经与临床应用 222

第八节 丽水资源利用与开发 226

第九节 总结与展望 229

厚 朴 237

第一节 本草考证与历史沿革 238

第二节 植物形态与分布 240

第三节 栽培 241

第四节 化学成分 243

第五节 药理与毒理 245

第六节 质量体系 246

第七节 性味归经与临床应用 257

第八节 丽水资源利用与开发 261

第九节 总结与展望 265

延胡索 273

第一节 本草考证与历史沿革 274

第二节 植物形态与分布 275

第三节 栽培 276

第四节 化学成分 279

第五节 药理与毒理 281

第六节 质量体系 285

第七节 性味归经与临床应用 295

第八节 丽水资源利用与开发 297

第九节 总结与展望 299

浙贝母 305

第一节 本草考证与历史沿革 306

第二节 植物形态与分布 308

第三节 栽培 309

第四节 化学成分 315

第五节 药理与毒理 316

第六节 质量体系 319

第七节 性味归经与临床应用 326

第八节 丽水资源利用与开发 330

第九节 总结与展望 332

附 图 339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书皮破损  如图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