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化道上皮下肿瘤胡兵2018观点
  • 消化道上皮下肿瘤胡兵2018观点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消化道上皮下肿瘤胡兵2018观点

27 2.1折 128 九品

仅1件

上海宝山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胡兵 著

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1

版次1

装帧精装

货号741

上书时间2024-05-18

八拾八书库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胡兵 著
  • 出版社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8-01
  • 版次 1
  • ISBN 9787518935239
  • 定价 128.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近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内镜设备的更新和完善,临床诊治疾病的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我们国家是人口大国,随着大众健康意识不断提高和内镜检查的普及,消化道上皮下肿瘤(SET)越来越多地被发现。绝大部分患者无特殊临床表现,常于体检、因其他疾病检查或术中偶然被发现;少部分患者SET由于瘤体较大,表面出现溃疡糜烂出血而就诊被
发现。
SET包括胃肠间质瘤、平滑肌瘤、神经内分泌肿瘤、脂肪瘤、异位胰腺、神经鞘瘤等,是一组来源于黏膜上皮层下方各种病变的统称。它们在内镜下共同的特点是形态相似,表现为隆起型病变,表面覆盖正常黏膜。SET仅靠内镜下表现难以辨认,表面组织活检也难有诊断价值。随着超声内镜(EUS)、CT等检查及病理学检测的深入,众多掩埋在黏膜下的肿瘤不断被识别并诊断出来。
SET可以发生在消化道的任何部位,好发部位也不尽相同。其大小、数量、性质均因人而异,治疗方式也各不相同。部分EST的诊断与治疗缺乏指南和共识,争议较大。
本书针对SET特别是胃肠道间质瘤、食管平滑肌瘤等就其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及诊断与治疗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与分析。由于笔者水平有限,很多看法仅限于个人观点且有失偏颇,错误在所难免,还望各位同仁不吝指正!

【作者简介】

 胡兵,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内镜中心主任,教授。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常务委员,国家消化内镜质量控制专家组委员,四川省消化内镜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会ERCP学组委员,消化道早癌协作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消化学会微创介入协作组、食管协作组委员及其他多个医学组织成员。2015年荣获“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称号。
专业方向为消化内镜微创治疗,处于国内外一流水平。应邀在国内各大医院进行手术演示共计200余次。多次在全国各类消化疾病学术大会做专题报告,并在欧美、印度等国际会议上进行操作演示。在国内亲自带教多名慕名前来学习的欧美内镜学者。曾应美国胃肠病协会(ACG)邀请作为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手把手培训教师至美国西南医学中心进行专题演讲。
主编、副主编教材2部,参编教材8部。担任《Endoscopic Ultrasound》《Video GIE》等多本杂志编委。近5年发表学术文章50余篇,其中SCI 25篇;作为首席专家牵头承担2017年国家重点研发项目,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省部级重点项目5项。

【目录】

 

 

目  录

 

Contents

 

消化道上皮下肿瘤的流行病学及发病机制 / 001
1.消化道上皮下肿瘤概念的变迁 / 001
2.常见消化道上皮下肿瘤的流行病学——近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 003
3.胃肠道间质瘤——最常见的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 / 003
4.认识胃肠道间质瘤:从平滑肌瘤到胃肠道间质瘤是诊断上的
进步 / 006
5.胃肠道间质瘤形成主要与c-kit、PDGFRA基因突变相关 / 007
6.野生型胃肠道间质瘤的发病机制日益受到重视 / 009
7.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 / 010
8.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 / 016
消化道上皮下肿瘤的诊断方法 / 017
9.内镜是发现和诊断消化道上皮下肿瘤的重要手段 / 017
10.超声内镜是鉴别消化道上皮下肿瘤的有力工具 / 020
11.超声内镜对于胃肠道间质瘤的重要性 / 027
12.影像学检查在发现并诊断消化道上皮下肿瘤的作用不容忽视 / 030
13.胃肠道间质瘤诊断流程——病理诊断是金标准 / 032
14.不是所有胃肠道间质瘤都需要术前活检 / 034
15.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不同分类标准 / 038
16.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方法多样 / 043
胃肠道间质瘤的治疗方案 / 046
17.胃肠道间质瘤的危险度分级直接关系治疗方案的选择 / 046
18.手术切除是胃肠道间质瘤一线治疗方案 / 049
19.手术治疗晚期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价值 / 055
20.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胃肠道间质瘤——革命性的突破 / 057
21.腹腔镜切除胃肠道间质瘤取得长足进展 / 059
22.内镜下切除肿瘤是可选择的治疗手段 / 062
23.规范化的术后随访至关重要 / 068
最具争议的小胃肠道间质瘤 / 069
24.小胃肠道间质瘤不只是体积小的胃肠道间质瘤 / 069
25.小胃肠道间质瘤诊断方法与胃肠道间质瘤略有不同 / 070
26.大部分小胃肠道间质瘤生物学行为是良性的 / 071
27.小胃肠道间质瘤需个性化治疗 / 074
平滑肌瘤治疗方案 / 077
28.内镜下切除可作为小平滑肌瘤的治疗选择 / 077
29.外科手术是平滑肌瘤的传统治疗方式 / 081
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治疗手段应多样化 / 086
30.局限性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首选治疗是完整切除 / 086
31.转移性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治疗目标已从症状控制升级为肿瘤控制 / 091
32.局部介入是神经内分泌肿瘤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 095
33.个体化选择各个类型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治疗 / 099
其他常见消化道上皮下肿瘤的处理意见 / 103
34.消化道脂肪瘤的处理意见 / 103
35.消化道神经源性肿瘤的处理意见 / 105
36.消化道纤维瘤的处理意见 / 108
37.消化道血管瘤的处理意见 / 110
38.消化道颗粒细胞瘤的处理意见 / 114
39.消化道淋巴管瘤的处理意见 / 115
40.消化道淋巴瘤的处理意见 / 116
41.Brunner腺腺瘤的处理意见 / 119
42.异位胰腺的处理意见 / 121
43.食管结核的处理意见 / 122
44.消化道上皮下肿瘤的个人观点总结 / 125
出版者后记 / 129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