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比较及其神经机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社会比较及其神经机制

5 1.0折 48 八五品

仅1件

上海宝山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文学 著

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8

装帧平装

货号1610

上书时间2024-04-02

八拾八书库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缺封面 内容完好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文学 著
  • 出版社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0-08
  • ISBN 9787518965618
  • 定价 4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社会比较及其神经机制人类的各种判断和选择本质上是比较的,比较作为一项基本的心理功能,其重要性一直受到普通大众和研究者们的关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人们在交流中常用“人比人气死人”“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等语句来安慰自己或他人,不要过多比较,要满足现状和知足;也用“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货比三家”等语句来强调要比较才能知道差距的存在。为什么日常生活中存在那么多比较呢?那是因为当人们对某一对象进行评估时,从简单的物理属性,如大小、长度、身高等,到复杂的社会属性,如自我的评价、美丑的判断,其过程都不是孤立的,而是通过与相关规范或标准进行比较从而得出结论。例如,描述一幢建筑很高,本身就暗示着这幢建筑比周围其他的建筑都要高。再如,说一个人是篮球运动员,暗示着他在篮球运动方面的表现比一般人要好,因此,这在本质上,是一种比较的说法。可以说,比较策略是一项基本的人类心理功能,在人类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在社会人际交往方面,社会比较构成各种社会认知过程的核心要素。像个人知觉、刻板印象、态度、情感、决策、心理理论及自我概念等的形成与发展,都依赖于社会比较过程。正是由于社会比较的重要性,近60年来,越来越多研究者从各个方面对社会比较进行研究,诸如社会比较的概念、类型、理论模型、动机、策略、影响因素和效应等。然而,这些研究主要采用传统行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局限于现象的描述和解释,无法深入社会比较内在机制的探讨。目前,随着科学技术和研究方法的提高,特别是认知神经科学和脑成像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心理现象的神经基础,探讨各种心理现象的大脑神经机制成为研究主流。在比较这一领域,对神经机制的探讨主要集中于各种非社会比较。前人研究探讨了数字、角度、大小、长度、明亮度等比较的大脑神经机制,发现各种类型的非社会比较都激活某个特定的额顶网络,包含顶内沟和内侧前额叶皮层。近年来,人们开始尝试用认知神经科学方法对社会层面的对象进行研究,相继考察了社会地位、身高和外表美等比较的神经机制。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缺封面 内容完好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