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版闪电发货】现货毛泽东选集普及本1-4卷全套4册32开91年典藏版论持久战实践论矛盾论毛选毛泽东思想语录毛主席文选文集语录箴言人民出版社
  • 【原版闪电发货】现货毛泽东选集普及本1-4卷全套4册32开91年典藏版论持久战实践论矛盾论毛选毛泽东思想语录毛主席文选文集语录箴言人民出版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原版闪电发货】现货毛泽东选集普及本1-4卷全套4册32开91年典藏版论持久战实践论矛盾论毛选毛泽东思想语录毛主席文选文集语录箴言人民出版社

9787010009254

76.82 全新

库存2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作者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ISBN9787010009254

出版时间2023-06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货号527399173689

上书时间2024-01-18

乐在书香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毛泽东选集(套装全4册)(普及本)    原价:81.00元 作者:毛泽东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1年6月1日第2版 ISBN:9787010009254 装帧:平装 尺寸:787MM*1092MM  内容介绍  这部选集,包括了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各个时期中的重要著作。几年前各地方曾经出过几种不同版本的《毛泽东选集》,都是没有经过著者审查的,体例颇为杂乱,文字亦有错讹,有些重要的著作又没有收过去。现在的这部选集,是按照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所经历的各个历史时期并且按照著作年月次序而编辑的。这部选集尽可能地搜集了一些为各地方过去印行的集子还没有包括在内的重要著作。选集中的各篇著作,都经著者校阅过,其中有些地方著者曾作了一些文字上的修正,也有个别的文章曾作了一些内容上的补充和修改。 下面有几点属于出版事务的声明: 第一,现在出版的这个选集,还是不很完备的。由于国民党反动派对于革命文献的毁灭,由于在长期战争中革命文献的散失,我们现在还不能够找到毛泽东同志的全部著作,特别是毛泽东同志所写的许多书信和电报(这些在毛泽东同志著作中占很大的部分)。 第二,有些曾经流行的著作,例如《农村调查》,遵照著者的意见,没有编入;又如《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也遵照著者的意见,只编进了其中的第一章(即《关于过去工作的基本总结》)。 第三,选集中作了一些注释。其中一部分是属于题解的,附在各篇第一页的下面;其他部分,有属于政治性质的,有属于技术性质的,都附在文章的末尾。 第四,本选集有两种装订的本子。一种是各时期的著作合订的一卷本,另一种是四卷本。四卷本的第一卷包括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著作;第二卷和第三卷包括抗日战争时期的著作;第四卷包括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著作。 目录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九二五年十二月一日)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九二七年三月) 农民问题的严重性 组织起来 打倒土豪劣绅,一切权力归农会 “糟得很”和“好得很” 所谓“过分”的问题 所谓“痞子运动” 革命先锋 十四件大事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九二八年十月五日) 一 国内的政治状况 二 中国红色政权发生和存在的原因 三 湘赣边界的割据和八月的失败 四 湘赣边界的割据局面在湘鄂赣三省的地位 五 经济问题 六 军事根据地问题 井冈山的斗争(一九二八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湘赣边界的割据和八月失败 割据地区的现势 军事问题 土地问题 政权问题 党的组织问题 革命性质问题 割据地区问题 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一九二九年十二月) 关于单纯军事观点 关于极端民主化 关于非组织观点 关于绝对平均主义 关于主观主义 关于个人主义 关于流寇思想 关于盲动主义残余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九三0年一月五日) 反对本本主义(一九三0年五月) 一 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 二 调查就是解决问题 三 反对本本主义 四 离开实际调查就要产生唯心的阶级估量和唯心的工作指导,那末,它的结果,不是机会主义,便是盲动主义 五 社会经济调查,是为了得到正确的阶级估量,接着定出正确的斗争策略 六 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 七 调查的技术 必须注意经济工作(一九三三年八月十二日) 怎样分析农村阶级(一九三三年十月) 我们的经济政策(一九三四年一月) 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九三四年一月二十七日)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目前政治形势的特点 民族统一战线 人民共和国 国际援助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九五六年十二月) 第一章 如何研究战争 第一节 战争规律是发展的 第二节 战争的目的在于消灭战争 第三节 战略问题是研究战争全局的规律的东西 第四节 重要的问题在善于学习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战争 第三章 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 第一节 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第二节 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是什么 第三节 由此产生我们的战略战术 第四章 “围剿”和反“围剿”——中国内战的主要形式 第五章 战略防御 第一节 积极防御和消极防御 第二书 反“围剿”的准备 第三节 战略退却 第四节 战略反攻 第五节 反攻开始问题 第六节 集中兵力问题 第七节 运动战 第八节 速决战 第九节 歼灭战 关于蒋介五声明的声明(一九三六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一九三七年五月三日) 民族矛盾和国内矛盾的目前发展阶段 为民主和自由而斗争 我们的领导责任 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一九三七年五月八日) 和平问题 民主问题 革命前途问题 干部问题 党内民主问题 大会的团结和全党的团结 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 实践论(一九三七年七月) 矛盾论(一九三七年八月) 一 两种宇宙观 二 矛盾的普遍性 三 矛盾的特殊性 四 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 五 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六 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 七 结论 毛泽东选集 第二卷 【目录】 抗日战争时期(上) 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一九三七年七月二十三日) 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一九三七年八月二十五日) 反对自由主义(一九三七年九月七日) 国共合作成立后的迫切任务(一九三七年九月二十九日) 和英国记者贝特的兰的谈话(一九三七年十月二十五日) 上海太原失陷以后抗日战争的形势和任务(一九三七年十一月十二日) 陕甘宁边区政府、第八路军后方留守处布告(一九三八年五月十五日) 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九三八年五月) 论持外战(一九三八年五月) 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九三八年十月十四日) 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问题(一九三八年十一月五日) 战争和战略问题(一九三八年十一月六日) 五四运动(一九三九年五月一日) 青年运动的方向(一九三九年五月四日) 反对投降活动(一九三九年六月三十日) 必须制裁反动派(一九三九年八月一日) 关于国际新形势对新华日报记者的谈话(一九三九年九月一日) 和中央社、扫荡报、新民报三记者的谈话(一九三九年九月十六日) 苏联利益和人类利益的一致(一九三九年九月二十八日) 《共产党人》发刊词(一九三九年十月四日) 目前形势和党的任务(一九三九年十月十日) 大量吸收知识分子(一九三九年十月一日)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九三九年十二月) 斯大林是中国人民的朋友(一九三九年十二月二十日) 纪念白求恩(一九三九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新民主主义论(一九四0年一月) 克服投降危险,力争时局好转(一九四0年一月二十八日) 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反对反共顽固派(一九四0年二月一日) 向国民党的十点要求(一九四0年二月一日) 《中国工人》发刊词(一九四0年二月七日) 必须强调团结和进步(一九四0年二月七日) 新民主主义的宪政(一九四0年二月二十日) 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一九四0年三月六日) 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一九四0年三月十一日) 放手发展抗日力量,抵抗反共顽固派的进攻(一九四0年五月四日) 团结到底(一九四0年七月五日) 论政策(一九四0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为皖南事变发表命令和谈话(一九四一年一月二十日) 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后的时局(一九四一年三月十八日) 关于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的总结(一九四一年五月八日)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 这一卷包括毛泽东在抗日战争后期,即1941年3月至1945年8月所作的31篇著作。 【目录】 抗日战争时期(下) 《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一九四一年三月、四月) 序 跋 改造我们的学习(一九四一年五月十九日) 揭破远东慕尼黑的阴谋(一九四一年五月二十五日) 关于反法西斯的国际统一战线(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三日) 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一九四一年十一月六日) 整顿党的作风(一九四二年二月一日) 反对党八股(一九四二年二月八日)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九四二年五月) 引言 结论 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一九四二年九月七日)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一九四二年十月十二日) 祝十月革命二十五周年(一九四二年十一月六日) 抗日时期的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一九四二年十二月) 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九四三年六月一日) 质问国民党(一九四三年七月十二日) 开展根据地的减租、生产和拥政爱民运动 (一九四三年十月一日) 评国民党十一中全会和三届二次国民参政会 (一九四三年十月五日) 组织起来(一九四三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学习和时局(一九四四年四月十二日) 附录: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日) 为人民服务(一九四四年九月八日) 评蒋介石在双十节的演说(一九四四年十月十一日) 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一九四四年十月三十日) 必须学会做经济工作(一九四五年一月十日) 游击区也能够进行生产(一九四五年一月三十一日) 两个中国之命运(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三日) 论联合政府(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四日) 一 中国人民的基本要求 二 国际形势和国内形势 三 抗日战争中的两条路线 中国问题的关键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