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污染场地调查评价与修复
  • 污染场地调查评价与修复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污染场地调查评价与修复

18 2.0折 88 九五品

仅1件

吉林长春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再福 著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T7

上书时间2023-12-11

一凡书社

九年老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杨再福 著
  •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7-02
  • 版次 1
  • ISBN 9787122286246
  • 定价 8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94页
  • 字数 47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全书共分为9章,内容主要包括概述、场地污染过程与模拟、污染场地调查与监测方法、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价、场地生态风险评价、污染土壤修复技术、污染地下水修复技术、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筛选与修复工程实践、污染修复效果检验与原理。 

本书可供环境保护领域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阅读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作者简介】
杨再福,东华大学环境学院,副教授,主要教学经历(授课名称、起止时间、授课对象、授课学时、所在单位等) 

1、环境生物技术,2004-2015,本科生,32,东华大学 

2、生物工程,2004-2015,本科生,32,东华大学 

3、现代环境监测与分析,2008-2015,研究生,34,东华大学 

4、现代环境化学,2008-2015,研究生,34,东华大学
【目录】
1概述1 

1.1污染场地概述1 

1.2土壤污染状况2 

1.3地下水污染状况3 

1.4污染场地发展历史与相关法律法规5 

1.4.1污染场地相关概念5 

1.4.2美国污染场地6 

1.4.3英国污染场地10 

1.4.4日本污染场地11 

1.4.5加拿大污染场地11 

1.4.6荷兰14 

1.4.7德国14 

1.4.8国外污染场地调查修复特点14 

1.5我国污染场地发展历史与现状16 

1.5.1我国污染场地发展历史16 

1.5.2我国污染场地类型17 

1.5.3我国污染场地的现状与特点19 

1.5.4我国污染场地法律法规的发展过程21 

1.5.5我国污染场地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22 

1.5.6我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解读24 

2场地污染过程与模拟27 

2.1场地基本特性简介27 

2.1.1土壤基本特性27 

2.1.2地下水基本特性32 

2.1.3污染场地的相关参数44 

2.2污染物在场地环境中的迁移44 

2.2.1污染物迁移过程44 

2.2.2地下水污染迁移过程45 

2.2.3污染物迁移原理与模拟48 

2.3污染物迁移数据处理与制图52 

2.3.1离散数据网格化方法简介52 

2.3.2污染物扩散迁移推荐模型58 

2.4污染场地模拟软件模型62 

2.4.1GMS(Groundwater Modeling System)62 

2.4.2Visual MODFlow63 

2.4.3Visual Groundwater63 

3污染场地调查与监测方法64 

3.1场地调查的基本程序65 

3.1.1国外场地调查基本程序65 

3.1.2我国《污染场地调查技术导则》的场地调查流程65 

3.2场地第一阶段调查66 

3.2.1第一阶段调查内容67 

3.2.2第一阶段调查方法68 

3.2.3第一阶段调查目标70 

3.3场地第二阶段调查70 

3.3.1场地第二阶段调查主要目标70 

3.3.2确定第二阶段调查测试清单72 

3.3.3第二阶段调查方法74 

3.3.4场地概念模型建立方法75 

3.4土壤污染场地调查与监测方法75 

3.4.1土壤样方设置方法75 

3.4.2土壤样品的采集、保存与运输83 

3.5地下水污染场地调查87 

3.5.1地下水调查内容与原则87 

3.5.2地下水监测布点方法88 

3.5.3地下水调查方法89 

3.5.4地下水取样与检测94 

3.5.5地下水污染羽圈定95 

3.6场地内其他污染调查方法96 

3.6.1地表水污染调查96 

3.6.2沉积物采样点的布设及样品采集技术97 

3.6.3大气污染调查采样点的布设及样品采集技术97 

3.6.4污染场地样品分析方法98 

3.6.5场地第三阶段调查101 

3.7数据处理与质量控制102 

3.7.1分析结果的表示方法102 

3.7.2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102 

3.7.3不确定性分析104 

3.8污染场地调查报告及其编制105 

4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价106 

4.1风险评价程序和基本方法107 

4.1.1风险评价程序107 

4.1.2危害识别107 

4.1.3毒性评估109 

4.1.4暴露评估112 

4.1.5暴露量计算114 

4.1.6风险表征115 

4.1.7暴露风险贡献率分析118 

4.1.8污染物修复目标的计算118 

4.2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 25.3—2014)简介121 

4.2.1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方法简介121 

4.2.2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存在的问题123 

4.3不确定性分析125 

4.3.1不确定性分析模式127 

4.3.2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128 

4.4人体健康风险评估模型129 

4.4.1暴露模型130 

4.4.2健康风险评价软件131 

4.5污染场地修复基准与修复标准132 

4.5.1污染场地修复标准建立方法132 

4.5.2国外污染场地修复标准135 

4.5.3中国污染土壤修复标准138 

4.5.4污染场地污染物修复目标确定138 

4.5.5污染场地环境风险评价指导值139 

5场地生态风险评价140 

5.1生态风险评价的发展与基本流程140 

5.1.1生态风险评价的发展简史141 

5.1.2生态风险评价基本流程142 

5.2生态风险评估方法143 

5.2.1污染区域生态风险评价方法144 

5.2.2评估因子法146 

5.2.3商值法146 

5.2.4物种敏感性分布法147 

5.2.5生物有效性评估149 

5.2.6土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149 

5.2.7专家判断法151 

5.3场地生态风险评估模型与软件151 

5.4不确定性分析152 

5.5地下水风险评价方法153 

5.5.1地下水脆弱性评价153 

5.5.2外界污染源种类与危险度识别155 

5.5.3地下水价值功能评价155 

5.5.4污染物复杂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模拟法156 

5.5.5地下水污染风险计算156 

5.5.6生态风险管理158 

6污染土壤修复技术159 

6.1污染土壤原位修复技术160 

6.1.1土壤混合/稀释技术160 

6.1.2填埋法160 

6.1.3固化/稳定化技术161 

6.1.4土壤气相抽提技术165 

6.1.5热解吸修复技术170 

6.1.6土壤微生物修复技术171 

6.1.7植物修复技术182 

6.1.8氧化还原技术185 

6.1.9电动修复技术188 

6.1.10土地处理技术191 

6.1.11机械力化学修复192 

6.1.12生物通风技术192 

6.1.13农业土壤修复193 

6.1.14其他修复技术194 

6.1.15土壤原位修复技术汇总195 

6.2污染土壤异位修复技术195 

6.2.1土壤淋洗技术195 

6.2.2泥浆相生物处理197 

6.2.3化学萃取技术197 

6.2.4焚烧199 

6.2.5水泥窑共处置技术200 

6.3污染土壤联合修复技术201 

6.4土壤污染修复案例202 

6.5土壤修复技术的发展趋势204 

7污染地下水修复技术205 

7.1地下水污染原位修复技术206 

7.1.1空气注入修复技术207 

7.1.2地下水循环井技术209 

7.1.3可渗透反应墙技术211 

7.1.4化学氧化还原技术215 

7.1.5电动修复技术217 

7.1.6生物修复技术218 

7.1.7原位反应带技术220 

7.2抽出处理技术221 

7.3监控式自然衰减223 

7.4地下水主要修复技术比较223 

7.5地下水联合修复技术225 

7.5.1土壤气相抽提-原位曝气/生物曝气联合修复(SVE-AS/BS)225 

7.5.2生物通风-原位曝气/生物曝气联合修复(BV-AS/BS)226 

7.5.3双相抽提227 

7.5.4表面活性剂增强修复技术227 

7.5.5电动修复+渗透反应墙228 

7.6地下水污染的预警232 

7.7污染场地修复过程管理与次生污染预防233 

8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筛选与修复工程实践234 

8.1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筛选234 

8.1.1场地修复技术筛选的程序与原则234 

8.1.2修复技术选择步骤与方法235 

8.1.3场地修复技术筛选方法236 

8.1.4场地修复的组合技术方案238 

8.2污染场地修复工程设计与方案246 

8.2.1污染场地修复工程程序246 

8.2.2修复工程设计与方案247 

8.2.3修复工程实践248 

8.3绿色与可持续修复技术248 

8.3.1绿色可持续修复目标与框架249 

8.3.2绿色可持续修复原则249 

8.3.3最佳管理方法250 

8.3.4绿色可持续修复案例分析(Krishna R.Reddy,Jeffrey A.Adams,2015)253 

8.4污染场地修复资金来源267 

8.5污染场地修复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268 

9污染修复效果检验与管理269 

9.1污染场地修复标准269 

9.1.1修复效果评价指标体系269 

9.1.2修复效果评价270 

9.1.3污染土壤修复效果生态学评价270 

9.2污染场地修复验收272 

9.2.1污染场地修复验收程序272 

9.2.2验收监测布点要求274 

9.2.3污染场地修复工程验收监测点位的布设274 

9.2.4修复效果评价279 

9.2.5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280 

9.2.6验收报告编制280 

9.3污染场地修复的环境监理281 

9.4目前无法修复的污染场地管理287 

9.5修复终止和场地关闭289 

9.6污染场地风险管理策略290 

9.6.1我国污染场地管理思路290 

9.6.2美国污染场地管理体系290 

9.6.3我国污染场地发展远景292 

参考文献293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