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标准教材与专用题库:中级会计实务
  • 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标准教材与专用题库:中级会计实务
  • 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标准教材与专用题库:中级会计实务
  • 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标准教材与专用题库:中级会计实务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标准教材与专用题库:中级会计实务

8 1.5折 54 九品

仅1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丘青云 著;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命题研究中心 编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8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N44

上书时间2024-05-23

晓凯书屋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丘青云 著;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命题研究中心 编
  •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08
  • 版次 1
  • ISBN 9787115363237
  • 定价 54.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大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08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内容简介】
  《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标准教材与专用题库——中级会计实务》以2014年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统一考试大纲为依据,在多年研究中级会计实务考试命题特点及解题方法的基础上编写而成。
  在深入研究考试大纲和考试环境的基础上,《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标准教材与专用题库——中级会计实务》总结提炼了考试内容的重点及命题方式,特别增加了“考纲分析与应试策略”,为考生提供全面的学习和应试策略。第、一章是总论;第二章至第九章讲述相关资产项目或业务,分别为存货、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长期股权投资、形资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资产减值和金融资产等;第十章至第十三章讲述负债项目及其业务,分别为股份支付、长期负债及借款费用、债务重组和或有事项等;第十四章至第十六章讲述损益项目及其业务,分别为收入、政府补助和所得税等;第十七章至第二十章讲述报表及调整事项,分别讲解外币折算,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以及财务报告等;第二十一章至第二十二章讲述非企业会计制度,分别为事业单位会计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每章均提供考情分析与学习建议,以及同步强化自测练习题。
  《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标准教材与专用题库——中级会计实务》配套光盘提供了“考试指南”、“考试大纲”、“同步练习”、“题型精练”、“历年真题”、“模拟考场”和“错题重做”等内容。其中,“模拟考场”以贴近考试试卷的形式供考生进行模拟测验,帮助考生熟悉命题类型、掌握命题规律、提高解题技能。
  《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标准教材与专用题库——中级会计实务》适合全国各地报考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级会计实务”科目的考生使用,也可作为大中专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学辅导书或相关培训班的教材。
【作者简介】
名校名师联合编审,汇聚数十年教学智慧
本书编委会
(排名不分先后,以姓氏笔画为序)
刘仲文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院教授/原副院长/校教学督导专家
池国华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文贤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原系主任
陈汉文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周虹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教授
赵惠芳合肥工业大学财务管理研究所教授/所长
徐光华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会计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系主任
崔也光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
谢波峰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财税电子化研究所副教授/副所长
樊行健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原副校长
【目录】
考纲分析与应试策略
一、考情简介 1
(一)考试科目 1
(二)考试形式 1
(三)考试题型 1
(四)考试时间 1
二、考纲分析 1
(一)重点难点分析 2
(二)内容结构分析 4
三、学习方法 4
(一)搜集信息,制订计划 4
(二)精读教材,系统学习 4
(三)归纳总结,注重实际 4
(四)全真模拟,反复练习 5
四、应试技巧 5
(一)考前准备要充分 5
(二)答题方法与技巧 5
(三)各题型答题技巧 6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财务报告目标 10
一、财务报告的目标 10
二、会计基本假设 11
三、会计基础 12
第二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12
一、可靠性 12
二、相关性 12
三、可理解性 12
四、可比性 12
五、实质重于形式 13
六、重要性 13
七、谨慎性 13
八、及时性 14
第三节 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原则 14
一、资产的特征及其确认条件 14
二、负债的特征及其确认条件 15
三、所有者权益的特征及其确认条件 16
四、收入的特征及其确认条件 17
五、费用的特征及其确认条件 18
六、利润的特征及其确认条件 18
七、会计要素计量属性 19
第四节 同步强化自测练习 20

第二章 存货
第一节 存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22
一、存货的定义 22
二、存货的确认条件 23
三、存货的初始计量 23
第二节 存货的期末计量 26
一、存货期末计量原则 26
二、存货期末计量方法 26
第三节 同步强化自测练习 31

第三章 固定资产
第一节 固定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33
一、固定资产的定义与确认条件 33
二、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 35
第二节 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 40
一、固定资产折旧 40
二、固定资产后续支出 43
第三节 固定资产的处置 44
一、固定资产终止确认的条件 44
二、固定资产处置的会计处理 44
三、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 45
四、持有待售非流资产的披露 45
第四节 同步强化自测练习 45

第四章 投资性房地产
第一节 投资性房地产的定义、特征及范围 50
一、投资性房地产的定义与特征 50
二、投资性房地产的范围 51
第二节 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52
一、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与初始计量 52
二、与投资性房地产有关的后续支出 53
第三节 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 53
一、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54
二、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54
三、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的变更 55
第四节 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与处置 56
一、房地产的转换 56
二、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置 61
第五节 同步强化自测练习 61

第五章 长期股权投资
第一节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 65
一、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 65
二、除企业合并外以其他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68
三、投资成本中包含的已宣告尚未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的处理 68
第二节 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 69
一、成本法和权益法核算的范围 69
二、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 69
三、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 70
四、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 75
五、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 79
六、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 80
第三节 共同控制经营和共同控制资产 81
一、共同控制经营 81
二、共同控制资产 81
第四节 同步强化自测练习 82

第六章 形资产
第一节 形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86
一、形资产的特征和内容 86
二、形资产的确认条件 87
三、形资产的初始计量 88
第二节 内部研究开发支出的确认和计量 90
一、研究与开发阶段的区分 90
二、研究与开发阶段支出的确认 90
三、内部开发的形资产的计量 91
四、内部研发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 91
第三节 形资产的后续计量 92
一、形资产使用寿命的确定 92
二、使用寿命有限的形资产摊销 93
三、使用寿命不确定的形资产减值测试 94
第四节 形资产的处置 95
一、出租形资产 95
二、出售形资产 95
三、报废形资产 96
第五节 同步强化自测练习 96

第七章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第一节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 99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概念与特征 99
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 100
第二节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确认和计量 100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确认和计量原则 100
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的判断 100
三、公允价值能否可靠计量的判断 101
四、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101
第三节 同步强化自测练习 107

第八章 资产减值
第一节 资产减值概述 110
一、资产减值的概念和范围 110
二、资产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 111
第二节 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和减值损失的确定 111
一、资产可收回金额计量的基本要求 111
二、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净额的确定 112
三、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确定 112
四、资产减值损失的确定及其账务处理 116
第三节 资产组减值的处理 117
一、资产组的认定 117
二、资产组可收回金额和账面价值的确定 117
三、资产组减值测试 118
四、总部资产减值测试 120
第四节 商誉减值的处理 122
一、商誉减值测试的基本要求 122
二、商誉减值的测试及其账务处理 122
第五节 同步强化自测练习 124

第九章 金融资产
第一节 金融资产的分类 128
一、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128
二、持有至到期投资 129
三、贷款和应收款项 130
四、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131
五、不同类金融资产之间的重分类 131
第二节 金融资产的计量 132
一、金融资产的初始计量 132
二、公允价值的确定 132
三、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 133
四、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 134
五、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处理 136
六、贷款和应收款项的会计处理 138
七、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 139
八、金融资产之间重分类的处理 141
第三节 金融资产的减值 142
一、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 142
二、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计量 143
三、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会计处理 145
第四节 同步强化自测练习 148

第十章 股份支付
第一节 股份支付概述 152
一、股份支付的特征 152
二、股份支付的四个主要环节 152
三、股份支付工具的主要类型 153
第二节 股份支付的确认和计量 154
一、股份支付的确认和计量原则 154
二、股份支付条件的种类 155
三、条款和条件的修改 156
四、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的确定 157
五、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 158
六、企业集团内涉及不同企业的股份支付交易的会计处理 161
第三节 同步强化自测练习 161

第十一章 长期负债及借款费用
第一节 长期负债 165
一、长期借款 165
二、应付债券 166
三、长期应付款 171
第二节 借款费用 175
一、借款费用的范围 175
二、借款费用的确认 176
三、借款费用的计量 178
第三节 同步强化自测练习 180

第十二章 债务重组
第一节 债务重组方式 184
一、债务重组的概念 184
二、债务重组的基本特征 184
三、债务重组的方式 185
第二节 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 185
一、以资产清偿债务 186
二、将债务转为资本 189
三、修改其他债务条件 190
四、以上三种方式的组合方式 192
第三节 同步强化自测练习 194

第十三章 或有事项
第一节 或有事项概述 197
一、或有事项的概念与特征 197
二、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 198
第二节 或有事项的确认和计量 199
一、或有事项的确认 199
二、或有事项的计量 200
三、资产负债表日对预计负债账面价值的复核 203
第三节 或有事项会计处理原则的应用 204
一、未决诉讼或未决仲裁 204
二、债务担保 205
三、产品质量保证 206
四、亏损合同 206
五、重组义务 208
第四节 同步强化自测练习 209

第十四章 收入
第一节 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和计量 212
一、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 212
二、销售商品收入的计量 214
第二节 提供劳务收入的确认和计量 222
一、提供劳务交易结果能够可靠估计的处理 222
二、提供劳务交易结果不能可靠估计的处理 224
三、同时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的处理 224
四、特殊劳务交易的处理 225
五、授予客户奖励积分的处理 226
六、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处理 227
第三节 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的确认和计量 228
一、利息收入的处理 228
二、使用费收入的处理 228
第四节 建造合同收入的确认和计量 229
一、建造合同的类型 229
二、合同的分立与合并 229
三、建造合同收入和成本的内容 229
四、合同结果能够可靠估计时的处理 231
五、合同结果不能够可靠估计时的处理 233
六、合同预计损失的处理 233
第五节 同步强化自测练习 235

第十五章 政府补助
第一节 政府补助概述 240
一、政府补助的定义与特征 240
二、政府补助的主要形式 241
三、政府补助的分类 241
第二节 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 242
一、政府补助的确认和计量 242
二、政府补助的账务处理 242
第三节 同步强化自测练习 244

第十六章 所得税
第一节 计税基础与暂时性差异 246
一、所得税会计概述 246
二、资产的计税基础 247
三、负债的计税基础 249
四、暂时性差异 251
第二节 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和计量 253
一、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和计量 253
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和计量 256
三、特定交易或事项中涉及递延所得税的确认 257
四、适用所得税税率变化对已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影响 258
第三节 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259
一、当期所得税 259
二、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 259
三、所得税费用 260
四、合并财务报表中因抵销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产生的递延所得税 261
五、所得税的列报 262
第四节 同步强化自测练习 262

第十七章 外币折算
第一节 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 266
一、记账本位币的确定 266
二、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原则 268
第二节 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 274
一、外币财务报表折算的一般原则 274
二、境外经营的处置 277
第三节 同步强化自测练习 278

第十八章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第一节 会计政策及其变更 281
一、会计政策的概念及其披露 281
二、会计政策变更及其条件 282
三、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 283
第二节 会计估计及其变更 287
一、会计估计变更的概念 287
二、会计估计变更的会计处理 289
第三节 前期差错更正 290
一、前期差错的概念和分类 290
二、前期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 290
第四节 同步强化自测练习 292

第十九章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第一节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概述 296
一、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概念 296
二、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涵盖的期间 297
三、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内容 297
第二节 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 299
一、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处理原则 299
二、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具体会计处理 299
第三节 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 305
一、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的处理原则 305
二、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的具体会计处理 305
第四节 同步强化自测练习 306

第二十章 财务报告
第一节 财务报告概述 312
一、财务报表的构成与分类 313
二、合并财务报表的构成 313
三、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的确定 313
四、合并财务报表的前期准备工作 316
五、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程序 317
第二节 合并资产负债表 317
一、调整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 317
二、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时应抵销的项目 318
三、报告期内增减子公司的处理 330
四、子公司发生超额亏损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反映 332
五、合并资产负债表的格式 332
第三节 合并利润表 333
一、编制合并利润表时应进行抵销处理的项目 334
二、报告期内增减子公司 335
三、合并利润表的格式 336
第四节 合并现金流量表 337
一、编制合并现金流量表时应抵销的项目 337
二、报告期内增减子公司 338
三、合并现金流量表中有关少数股东权益项目的反映 339
四、合并现金流量表的格式 339
第五节 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340
一、编制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时应抵销的项目 341
二、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格式 341
第六节 合并财务报告附注 341
一、合并财务报表附注概述 341
二、合并财务报表附注披露的内容 341
第七节 合并财务报表综合举例 343
第八节 同步强化自测练习 350

第二十一章 事业单位会计
第一节 事业单位会计概述 355
一、事业单位会计的特征 355
二、事业单位的会计要素 355
第二节 事业单位特定业务的核算 357
一、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的核算 357
二、长期投资的核算 359
三、固定资产的核算 360
四、形资产的核算 362
五、结转结余和结余分配的核算 363
第三节 同步强化自测练习 367

第二十二章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
第一节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概述 370
一、民间非营利组织的概念和特征 370
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的概念和特征 371
三、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 371
四、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要素 372
第二节 民间非营利组织特定业务的核算 372
一、受托代理业务的核算 372
二、捐赠收入的核算 373
三、会费收入的核算 374
四、业务活动成本的核算 375
五、净资产的核算 375
第三节 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财务会计报告 377
一、民间非营利组织财务会计报告的法定要求 377
二、民间非营利组织财务会计报告的重要意义 377
三、民间非营利组织财务会计报告的构成 377
第四节 同步强化自测练习 378

附录一 同步强化自测练习参考答案 380
附录二 全书主要参考法律依据汇总 405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