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办学:高等教育的新探索/当代中国教育改革与创新书系
¥
5
八五品
仅1件
作者席酉民 主编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9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f38-1
上书时间2024-11-0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八五品
-
封皮有破损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席酉民 主编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0-09
-
版次
1
-
ISBN
9787300285252
-
定价
5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79页
-
字数
186千字
-
丛书
当代中国教育改革与创新书系
- 【内容简介】
-
国际化不仅是大学战略中的一个分支,而且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冲击下,大学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战略支点。中外合作办学不仅是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而且发挥着推动我国教育进行系统变革的作用。
《中外合作办学:高等教育的新探索/当代中国教育改革与创新书系》系统讨论了大学国际化在我国当前全面深化教育改革中的历史定位,以及中外合作办学作为一种深度的国际化方式,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创新的借鉴和启示,并对未来如何深入发展中外合作办学模式提出设想、建议。
- 【作者简介】
-
席酉民,现任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英国利物浦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席校长对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有独特简介,曾著有《管理研究》《管理之道》《领导与激励》《理性狂言》等著作。
- 【目录】
-
目录
目录
第一章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突破口
――国际化
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挑战
(一)高等教育体制机制的改革
(二)大学管理体系改革
(三)高校教学活动组织方式和质量
保障体系改革
二、中外合作办学对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
以西交利物浦大学为例
(一)大学体制与外部治理
(二)大学应建立科学的管理
体系和架构
(三)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模式及
保障体系
(四)总结
第二章中外合作办学――高等教育
国际化的创新模式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中国实践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形式
(二)中外合作办学的基本情况
二、中国土地上的国际大学
(一)大学国际化的基本情况
(二)大学国际化的创新模式:西交利物浦大学深度案例
第三章未来教育探索――如何培养适应未来世界的人才
一、当代大学的生存环境及其挑战
(一)知识经济时代到来
(二)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
(三)信息和通信革命快速推进
(四)可持续发展的大学生态
二、教育、教学和大学的反思与重塑
(一)教育的反思与重塑
(二)教学的反思与重塑
(三)大学的反思与重塑
三、研究导向型教学:西交利物浦大学面向未来的教学探索
(一) 研究导向型教学的基本理念
(二)西交利物浦大学的案例
第四章人才培养模式及大学管理体系
一、中外合作大学融合中西方教育理念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素质教育是高校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
(二)大学亟须通过全面创新深入推进素质教育
(三)西交利物浦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素质教育的实践
(四)五星育人模式对高等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启示
二、构建适合知识组织的大学管理体系
(一)大学的核心功能及其对内部管理的要求
(二)西交利物浦大学网络化的内部管理体系
(三)西交利物浦大学内部管理体系对我国大学改革的启示
三、系统严密的质量监控体系
第五章新时代大学与社会的生态体系
一、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及大学的作用
(一)创新生态系统概述
(二)具体案例
二、大学如何融入和贡献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
(一)大学在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中的价值:以苏州
独墅湖科教创新区为例
(二)西交利物浦大学的创新生态系统和平台
(三) 人工智能时代的大学教育探索:融合式教育模式
第六章中外合作办学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影响
一、引进新的大学理念和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体系
(一)西交利物浦大学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体系特点
(二)具体案例
二、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实践的影响:如何帮助教师发展
(一)教师专业发展与支持的重要性、现状及挑战
(二)专业化、多层次、全过程的教师发展支持体系:西交
利物浦大学领导与教育前沿院的实践
三、研究导向型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创新
(一)传统教学在互联网时代的弊端
(二)新时代呼唤研究导向型教学:西交利物浦大学的探索
(三)向校外机构和教师的推广
(四)具体案例
第七章教育国际合作的借鉴与展望
一、中外合作办学带来学生跨国流动新模式
(一)全球学生流动特征
(二)中外合作办学对于教育国际化的影响
二、中外合作办学对多元教育文化和模式的整合
(一)对传统国际化模式的补充
(二)开创新的教育国际化模式
三、成功的国际合作五星模式
(一)认可和共享的愿景和使命
(二)治理结构和相关利益者联盟
(三)跨文化领导力和管理系统
(四)战略谋划与成功战斗
(五)长期持续的坚韧努力
四、为高等教育打开通向未来之门
(一)从知识结构看未来的大学:知识的广度、
深度和高度
(二)从能力结构变化看未来的大学:融合式教育
(三)从大学使命看未来的大学: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
(四)从教育教学看未来的大学:研究导向型教育
(五)从大学结构看未来的大学:网络大学及其基本特征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