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治书系:城市社区公共产品供给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市治书系:城市社区公共产品供给研究

.

5 2.0折 25 九品

仅1件

河南平顶山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雪萍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4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d1-1

上书时间2024-04-10

知书苑书店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雪萍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04
  • 版次 1
  • ISBN 9787500468752
  • 定价 2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大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19页
  • 字数 260千字
【内容简介】
《城市社区公共产品供给研究》的研究主题是社区公共产品供给。有效供给社区公共产品,需要以居民社区公共产品需要为导向,构建多主体供给秩序,需要政府制度创新,也需要多个供给主体根据社区公共产品的属性和特点采用多种供给机制。作者根据大量的数据调查后提出,社区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应该是社区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非营利组织、社区组织、驻社区单位、社区居民等。
【作者简介】
李雪萍,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1987年9月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获法学学士学位;2004年5月于武汉大学获法学硕士学位;2007年5月于华中师范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社区服务与社区发展。先后参与或主持国际合作项目、国家社科基金、省级社科基金、地方委托项目10余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提交研究咨询报告5篇,获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次。
【目录】
总序
第一章导论
一研究现状
二基本概念阐释

第二章宏观背景:和谐社会建设与公共产品供给
一社会矛盾演变与社会建设
(一)私人产品供给不足与经济建设
(二)私人产品过剩与公共产品供给不足
(三)公共产品供给不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二社会问题社区化
(一)社会问题单位化
(二)社会问题社区化

三社会建设社区化
(一)国际经验:社会发展经由社区发展
(二)中国选择:社会建设经由社区建设
(三)现实路径:社区建设经由社区公共产品供给

第三章供给目的:满足居民社区公共产品需要
一需要理论
二利益群体分化与社区分化
(一)利益群体分化
(二)社区分化

三居民社区公共产品需要现状
(一)居民社区公共产品需要的总体状况
(二)不同利益群体社区公共产品需要状况
(三)不同类型社区的公共产品需要现状

第四章衔接供需:细分社区公共产品
一社会产品分类理论
(一)经济产品分类:公私二分法
(二)公共产品细分:二维连续分布
(三)经济产品分类的价值与不足

二社区公共产品及其细分
(一)依据受益对象细分社区公共产品
(二)依据竞争性和排他性细分社区公共产品
(三)依据技术属性细分社区公共产品
(四)依据主体数量细分社区公共产品
(五)依据是否拥有独占使用权细分社区公共产品
(六)依据不同的供给主体细分社区公共产品

第五章构建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多主体秩序
一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一般理论
(一)政府供给理论
(二)多主体供给理论
(三)社区公共产品多主体供给

二我国现行社区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关系不顺及其后果
(一)现行社区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关系不顺的表现
(二)现行社区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关系不顺的后果

三重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关系的理论
(一)分开
(二)连结
(三)合作

四社区公共产品供给中的政府及其制度创新
(一)建立多元利益表达机制
(二)协商确定社区公共产品供给数量和质量标准
(三)建立多样筹资机制
(四)制定规则
(五)实施目标管理
(六)选择供给机制以及生产者

第六章重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机制
一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理论及民营化
(一)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理论
(二)公共产品供给的民营化及其效率

二目前我国社区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过多的社区公共产品采用行政机制供给
(二)某些社区公共产品供给过度市场化

三重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机制
(一)行政机制
(二)准市场机制
(三)志愿机制
(四)自治机制
(五)多种机制复合运用
附录:民政部全国城市社区建设基本情况普查抽样统计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