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新视角:现代诗·金庸·张爱玲
  • 阅读新视角:现代诗·金庸·张爱玲
  • 阅读新视角:现代诗·金庸·张爱玲
  • 阅读新视角:现代诗·金庸·张爱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阅读新视角:现代诗·金庸·张爱玲

5 1.1折 45 八品

仅1件

河南平顶山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郑振伟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8-5a

上书时间2024-05-21

知书苑书店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封皮有破损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郑振伟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3-01
  • 版次 1
  • ISBN 9787516120248
  • 定价 4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38页
  • 字数 243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阅读新视角:现代诗·金庸·张爱玲》收录十篇长文,另加两篇短文;第一至六篇讨论现代诗歌,第七至九篇讨论小说,第十篇讨论期刊。前九篇文章,都从崭新的角度阅读和评论所选取的文本,应用各种理论细读和阐析,包括容格心理学、巴什拉元素诗学、埃利亚代宗教学、叙述学、主题学等,为读者提供新的阅读视角。第十篇文章是长期累积资料所得的成果。最后两篇附录是作者近年涉猎某些课题而写下的笔记,曾以短文的形式发表,故一并收录。
【作者简介】
  郑振伟(chun—waiCHENG),男,1963年生于香港,原籍广东普宁。香港大学文学士(1986)、哲学硕士(1992)、哲学博士(1999),澳洲南昆士兰大学教育学硕士(2004)。大学毕业后曾任中学教员,后转职香港岭南学院,从事行政及研究工作,期间曾任《现代中文文学评论》、《现代中文文学学报》、《岭南学报))(新)等学报执行编辑。2001年应聘澳门大学教育学院助理教授。编有《当代作家专论》(香港:岭南学院现代中文文学研究中心,1996)、《女性与文学——女性主义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香港:岭南学院现代中文文学研究中心,1996);合编有((方法论与中国小说研究》(香港: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2000)、《柏杨的思想与文学》(台北:远流出版事业公司,2000)、《香港八十年代文学现象》(台北:学生书局,2000)、《宋代文学与文化研究》(台北:大安出版社,200I)、《汉唐文学与文化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等专论。个人论著有《中文文学拾论》(香港:天地图书公司,2000)、《郑振铎前期文学思想》(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另有单篇论文发表于学报及杂志。
【目录】
孤独和闻一多的诗歌创作
一前言
二孤独感和个体化
1.人是孤独的个体
2.内在和外在的交流
3.感性和智性的矛盾
三孤独是衡量人的标准
1.两种相反的力量
2.黑暗与真美善
3.生命的体悟
4.回归死亡
四孤独和创造
1.孤独和想像力
2.走向内心世界
3.退居的思想
五祖国文化的“依爱”
六小结:黄昏和幸福
火的遐想者——闻一多诗作中的“火”
一引言
二光明和重生
1.火山和躯壳
2.梦里和夜里
3.太阳的光热
三燃烧的想像
1.安全感
2.上升的力量
3.毁灭和净化
四灵魂的光亮
五小结
生活和真实——商禽诗论
一引言
二复沓的句子
三镜子和倒影
四阴影
五声音——咳嗽
六狗和猫
七和平与战争
八小结
论洛夫诗歌中的眼睛
一引言
二眼睛和外界的联系
1.眼睛放射光线
2.认识世界
3.感荡心灵
三突破形躯
1.碎裂和死亡
2.蜕变和呕吐
四内心的世界
1.情绪的流露
2.混沌和醒悟
3.盲者的双目
4.鲑鱼的眼睛
5.看和被看的倒置
6.冷的泪
五眼睛和欲望
1.摆脱寂寞
2.眼睛的典故
六镜子的作用
七小结
余光中诗笔下的水果想像
一引言
二味道和记忆
三纵横的心事
四幸福和季节
五水果和宇宙
六小结
方群现代诗试论
一前言
二乡思、岛屿和社会
三文明都市的生活
1.生活压力
2.孤独、疏离和疾病
3.考试
四社会的各色人物
五社会的关注
六小结
细读张爱玲的《怨女>
一引言
二《怨女》的结构
三阴暗的家庭
四夫妻的关系
五家中女性的生活
六镜像和影像
七女性的身体和情欲
八人生如舞台
九小结
金庸武侠小说的山洞
一引言
二小说中的各种洞穴
1.作为居所和修练武功的场所
2.避难和疗伤的地点
3.误堕的陷阱
4.埋骨之所和收藏秘笈或宝物的地点
5.神圣的场所
6.启蒙的场所
三小结
金庸小说中的动物
一引言
二有益的动物
1.马
2.雕
3.猩猩和猿猴
三有害的动物
1.动物争战斗智
2.控制动物
3.神奇物——血液
四小结
《文坛>的资料——兼谈梁青蓝
一前言
二作家资料
三作品资料
四文坛逸事
五《文坛》的营运
六消逝的名字——以梁青蓝为例
七小结
郑振铎的弹词研究
一前言
二郑振铎的文学观和俗文学
三弹词的研究
1.研究中国文学的新途径
2.从变文到弹词
3.《中国俗文学史》第十二章——《弹词》
四小结
梁宗岱先生中学时期佚文琐谈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封皮有破损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