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碑帖导临:赵之谦说文解字叙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碑帖导临:赵之谦说文解字叙

放大版

38 6.9折 55 全新

仅1件

河北石家庄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江吟 编

出版社西泠印社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19

文史书苑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江吟 编
  • 出版社 西泠印社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01
  • 版次 1
  • ISBN 9787550808683
  • 定价 5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8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94页
  • 丛书 碑帖导临
【内容简介】

  赵之谦(1829—1884),清代著名的书画篆刻家。浙江绍兴人。初字益甫,号冷君,后改字伪叔,号悲庵、梅庵、无闷等。自幼读书习字,博闻强识,曾以书画为生。参加过三次会试,皆未中。四十四岁时任《江西通志》总编,任鄱阳、奉新、南城知县,卒于任上。
  赵之谦曾说过:“独立者贵,天地极大,多人说总尽,独立难索难求”。他一生在诗、书、画、印上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终于成为一代大师。著《悲盒居士文》、《悲盒居士诗》、《勇庐闲诘》、《补寰宇访碑录》、《六朝别字记》,近代的吴昌硕、齐白石、黄牧甫、吴大激等大师名家,皆从他处受惠良多。
  赵之谦在书法方面的造诣是多方面的,他将真、草、隶、篆的笔法融为一体,相互补充,相映成趣。其初学颜真卿,篆隶在取法邓石如的基础上掺以魏碑笔意,亦能以魏碑体势作行草书,而后上溯汉碑。赵之谦不死守一法,更不拘于某家某体,甚至某碑,自成一格,奇倔雄强,别出时俗,终成自家面貌。晚年正书、篆书沉稳老辣,古朴茂实。笔法则在篆书与正书之间,中锋为主,兼用侧锋。行笔则寓圆于方,方圆结合。结体扁方;外紧内松,宽博自然。平整之中略取右倾之势,奇正相生。历来言某“三绝”“四通”“书擅各体”者,多为溢美,而以此称赵之谦则当之无愧。
  《说文解字叙》作者为许慎(约58—147),字叔重,东汉汝南召陵(现河南郾城县)人,是汉代有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语言学家,是中国文字学的开拓者,在当时有“五经无双许叔重”之赞赏。文章为中国古代文字学最经典著作《说文解字》的序言,阐述周代以前文字的源流,介绍自周代到秦文字的演变以及介绍汉以后文字的概况及研究情况。
  赵之谦书《说文解字叙》,现藏于故宫博物馆。结构谨严,篆法精丽,起讫之处未用藏锋,其意为使弟子易见笔法之踪痕,却获得了一种意外的效果,使之不同于一般篆书之圆润流美,自具特色。同时,此册笔力健劲,使转自如,将北碑书法融于篆书之中,为其书法之一大特色。
  临习时,须先看准起止方位及点画走向,以作行意,切忌描摹,笔意一失,则索然无味。另须留意起笔不宜过于夸张,换向收束处,不宜过于环绕盘曲。

【作者简介】
  

赵之谦说文解字叙

赵之谦(1829—1884),清代著名的书画篆刻家。浙江绍兴人。初字益甫,号冷君,后改字伪叔,号悲庵、梅庵、无闷等。自幼读书习字,博闻强识, 曾以书画为生。参加过三次会试,皆未中。四十四岁时任《江西通志》总编,任鄱阳、奉新、南城知县,卒于任上。

赵之谦曾说过:“独立者贵,天地极大,多人说总尽,独立难索难求”。他一生在诗、书、画、印上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终于成为一代大师。著《悲 盒居士文》、《悲盒居士诗》、《勇庐闲诘》、《补寰宇访碑录》、《六朝别字记》,近代的吴昌硕、齐白石、黄牧甫、吴大激等大师名家,皆从他处受惠良多。

赵之谦在书法方面的造诣是多方面的,他将真、草、隶、篆的笔法融为一体,相互补充,相映成趣。其初学颜真卿,篆隶在取法邓石如的 基础上掺以魏碑笔意,亦能以魏碑体势作行草书,而后上溯汉碑。赵之谦不死守一法,更不拘于某家某体,甚至某碑,自成一格,奇倔雄强,别出时俗,终成自家面貌。晚年正书、篆书沉稳老辣,古朴茂实。笔法则在篆书与正书之间,中锋为主,兼用侧锋。行笔则寓圆于方,方圆结合。 结体扁方;外紧内松,宽博自然。平整之中略取右倾之势,奇正相生。历来言某“三绝”“四通”“书擅各体”者,多为溢美,而以此称赵之谦则当之无愧。

《说文解字叙》作者为许慎(约58—147),字叔重,东汉汝南召陵(现河南郾城县)人,是汉代有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语言学家,是中 国文字学的开拓者,在当时有“五经无双许叔重”之赞赏。文章为中国古代文字学最经典著作《说文解字》的序言,阐述周代以前文字的源流,介绍自周代到秦文字的演变以及介绍汉以后文字的概况及研究情况。

赵之谦书《说文解字叙》,现藏于故宫博物馆。结构谨严,篆法精丽,起讫之处未用藏锋,其意为使弟子易见笔法之踪痕,却获得了一种意外的效果,使之不同于一般篆书之圆润流美,自具特色。同时,此册笔力健劲,使转自如,将北碑书法融于篆书之中,为其书法之一大特色。

临习时,须先看准起止方位及点画走向,以作行意,切忌描摹,笔意一失,则索然无味。另须留意起笔不宜过于夸张,换向收束处,不宜 过于环绕盘曲。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