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利益机制与路径
¥
8
1.5折
¥
55
九品
仅1件
作者李新安 著
出版社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1
版次1
印刷时间2014-01
印次1
装帧平装
货号20317A
上书时间2024-11-3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新安 著
-
出版社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01
-
版次
1
-
ISBN
9787564719043
-
定价
5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大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49页
-
字数
245千字
- 【内容简介】
-
《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利益机制与路径/经济学研究丛书》编著者李新安。
《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利益机制与路径/经济学研究丛书》内容提要: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与政策制定的出发点及目标所在。近年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区域经济规划密集出台,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主题功能区战略同步推进,我国迎来了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的新阶段。而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在于如何体现市场经济体制下区域利益的独立性及完善其实现机制。本书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则要求为依据,从区域经济运行的内在联系与宏观经济的协调发展目标作为研究的基本出发点,以区域协调发展为轴线,以区域利益相对独立性为逻辑起点,对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利益机制及路径进行研究。基于分析结论,并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实现区域利益增进的战略选择方向和重点进行了探讨。
- 【作者简介】
-
李新安,教授、博士,省重点学科研究生导师,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中部经济研究所”负责人。主要学术任职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同行评议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鉴定专家等。荣获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优秀青年社科专家等称号。 主持国家自科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等省部级以上课题共1 9项。出版学术性专著7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核心期刊60余篇(40余篇为CSSCl),26篇英文论文被被国际数据库SCI、EI等检索收录。曾获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项、获河南省第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等奖项。主持承担的河南省人民政府及其他地方政府部门委托的应用性成果,也大都被有关政府部门采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 【目录】
-
中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选题研究意义 1.1.1选题理论意义 1.1.2选题实践意义 1.2选题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1.2.1 国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2.2 国内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3选题研究的思想、方法和创新点 1.3.1 选题研究的主要思想 1.3.2研究方法 1.3.3 选题研究的创新点、应用价值 第一部分:区域利益冲突成因机理研究第二章 区域利益的基本内涵及相关者行为分析 2.1 区域利益的内涵界定与创新 2.1.1 区域概念及选题研究的区域范围 2.1.2 区域利益的内涵界定 2.1.3 区域利益概念的创新 2.2 区域利益相关者及其行为分析 2.2。1 区域企业功能结构与目标体系的多元化 2.2.2 区域集团的利益取向与行为模式 2.2.3 区域政府的市场分割与税源保护 2.2.4 中央地方的公共收益与经济权利分割 2.3 小结 第三章 我国区域利益冲突的表现及成因 3.1 改革开放后东部倾斜战略及后果 3.1.1 东部倾斜战略回顾 3.1.2 战略实践的积极效果评价 3.1.3 战略实践的负面影响——区域差距扩大的严重隐患 3.2 区域利益冲突的外在表现 3.2.1 争夺产业利益的低水平重复建设 3.2.2原料大战 3.2.3 市场封锁和地方保护 3.3 区域利益冲突的根本成因 3.3.1 制度安排的“先行者利益”与垂直分工下的“双重利益损失” 一 3.3.2 区域要素收益率差异的“放大效应”和“抑制效应” 3.3.3 区域经济系统配置资源的经济结构差异 3.3.4 区际人才流动、争夺与区域关系冲突 3.3.5 区域差距扩大所造成的利益失衡 3.4 区域利益冲突内在机制的理论模型 3.4.1 地区利益与市场实现程度的内在冲突 3.4.2 区际贸易对利益关系摩擦的放大效应 3.4.3 内在机制模型 3.5 小结 第四章 区域利益冲突的多方行为博弈分析 4.1 我国区域经济博弈的形成背景 4.2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利益博弈及效应 4.2.1 中央政府调控效果的一般性分析 4.2.2地方与中央利益博弈的具体分析 4.2.3 简短结论 4.3地方政府利益主体间的博弈行为分析 4.3.1 地方重复建设的再认识——“症结”博弈 4.3.2 区域壁垒与资源配置扭曲的博弈分析 4.4 小结 第二部分:化解区域利益冲突与实现区际协调发展的规律性探讨第五章 区域利益冲突与协调规律研究 5.1 区域利益竞争必然性及区域协调的必要性 5.1.1 社会主义市场竞争机制及运行 5.1.2 区际利益竞争的两极分化机制分析 5.1.3 区域均衡发展的内在规定与协调要求 5.2 区域利益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可能性 5.2.1 区域分工贸易与区域利益协调 5.2.2 生产要素流动对区际利益关系的影响 5.2.3 区际产业转移的客观趋势及影响 5.3 区域利益冲突与协调的规律性探讨 5.3.1 区域间企业竞争与要素的双向运动 5.3.2 要素价格波动与产业要素收益平均化 5.3.3 歧义与关键 5.4 小结 第六章 市场经济国家区域差距与协调发展考证 6.1 发达国家区域差距扩大与协调演进的历史过程 6.1.1 美国区际失衡及协调过程 6.1.2 英、意等国的协调考证 6.2 发达国家协调区域的政策工具及作用 6.2.1 财政均衡政策及其效应 6.2.2 行政协调措施及效果 6.2.3 法规制度及其约束作用 6.3 小结 第三部分:区域利益冲突化解与协调发展的路径研究第七章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目标与关键对策 7.1 区域协调发展实质及目标模式构建 7.1.1 区域协调发展的实质及目标指向 7.1.2 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模式构建 7.2 化解区域利益冲突与实现协调发展的关键对策 7.2.1 构划东西条状异质经济区:重建区域关系两级调控框架 7.2.2 自主发展,等价交换:强化双重开放下的市场导向 7.2.3 改善要素收益率:实现政府调节与市场机制对接 7.2.4 弱化二元经济结构: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7.3 小结 第八章 中西部地区实现利益增进的战略选择与协调发展 8.1 中西部双重战略优势分析 8.1.1 比较优势的“运用陷阱”及其向竞争优势的转化 8.1.2 后发优势内涵及对中西部实践意义 8.1.3 实施比较优势、后发优势的双重优势战略 8.2 中西部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路径 8.2.1跨越式发展战略的提出 8.2.2 中西部跨越式发展的战略路径 8.2.3 中原城市群与中西部跨越式发展 8.3 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主要创新点 9.3 研究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