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珠江三角洲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与竞争力研究
  • 珠江三角洲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与竞争力研究
  • 珠江三角洲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与竞争力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珠江三角洲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与竞争力研究

5 2.3折 22 九品

仅1件

河南濮阳市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丘海雄 著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11

版次1

印刷时间2008-11

印次1

装帧平装

货号31845C

上书时间2024-11-27

哥俩书屋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丘海雄 著
  •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11
  • 版次 1
  • ISBN 9787505876644
  • 定价 2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68页
  • 字数 230千字
  • 丛书 中山大学985工程产业与区域发展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丛书
【内容简介】
从理论上总结与考察广东经济专业镇的发展实践,不仅是因为我们身处岭南,便于调查,比较熟悉广东经济活动的产业分布、行为方式和交易特征等以及在这个领域有一定的研究积累,更重要的是,相比较而言,广东专业镇具有四个比较明显的特点。一是广泛性。在广东行政地域内,从经济比较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到粤东西两翼以及粤北山区等,都分布着众多的专业镇,在这些专业镇中,从皮革、陶瓷、纺织、制鞋、玉器、毛纺、家具、五金、建材、家用电器等轻纺工业到汽车配件、石化生产、钢铁制造等重化工业,其专业镇的产业集聚是十分广泛的。二是多样性。这不仅体现在专业镇的产品种类上,而且也表现为形成机刺上,这是其他地区所不能同时具备的。比如说,有些专业镇是通过外资引入而聚集起来约,类似东莞的清溪镇、长安等;有些专业镇经历了几百年的历史演变,几经兴衰而形成了现阶段产业与文化合为一体的风格,诸如南海西樵镇等;大部分专业镇是改革开放以来围绕着大城市周边地区而聚集成型的,诸如中山小榄镇、江门水口镇等。这种多样化的形成机制对整个产业集群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三是可持续性。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往往是理解痔续性的基本理论工具。广东大部分专业镇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而兴起和发展观;到目前为止,也都经过了20—30年的时间。随着产品的需求结构均变化与对产品的更新换代,产业集群的产品种类与竞争机制也发生着变比,这包括了原有产业的地域性转移和原有地区的产业置换两个方面。研究这两个方面的内在机理对于认识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一般性以及特殊性是十分重要的。四是前瞻性。相对一般的市场环境来说,虽然企业集聚有利于中小企业降低成本,共享信息,但是,也不是说,只要企业一集聚起来,就使任何妨碍竞争力的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集群经济的兴起
第二节广东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
第三节研究问题和意义
第四节研究思路和章节安排
第二章产业集群的理论综述
第一节产业集群的基本内涵及特征
第二节产业集群的分类
第三节产业集群的形成和成长机制
第三章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模式与竞争力
第一节西樵纺织产业集群及其竞争力概况
第二节西樵纺织产业集群的发展历程及其成因
第三节西樵纺织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
第四节SWOT框架下的西樵纺织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分析
第五节西樵纺织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四章大企业主导型集群的发展模式与竞争力考察
第一节大企业主导型产业集群概况
第二节调研方法和数据处理
第三节集群的发展历程与成因模式
第四节集群的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
第五节国内外同类集群的比较分析
第六节大企业主导型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第五章外资移植型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与竞争力考察
第一节外资移植型产业集群概况
第二节调研方法和数据处理
第三节全球信息产业转型与东莞本地产业网络
第四节产业集群的发展历程与成因模式
第五节集群的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
第六节国内外同类集群的比较分析
第七节外资移植型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第六章不同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与竞争力比较研究
第一节集群发展模式与竞争力
第二节产业集群创新比较
第三节集群竞争力中的地方政府行为比较
第七章总结
第一节解决低度整合的渠道
第二节推动集群升级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