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内贸易研究:兼论中国的贸易优势重构
  • 产业内贸易研究:兼论中国的贸易优势重构
  • 产业内贸易研究:兼论中国的贸易优势重构
  • 产业内贸易研究:兼论中国的贸易优势重构
  • 产业内贸易研究:兼论中国的贸易优势重构
  • 产业内贸易研究:兼论中国的贸易优势重构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产业内贸易研究:兼论中国的贸易优势重构

10 2.4折 42 九品

仅1件

河南濮阳市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喻志军 著

出版社企业管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3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32336D

上书时间2024-11-25

哥俩书屋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喻志军 著
  • 出版社 企业管理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03
  • 版次 1
  • ISBN 9787802551619
  • 定价 4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07页
  • 字数 350千字
【内容简介】
在第一章阐述研究的背景、研究的方法及研究的重点、难点基础上,本书的逻辑思路与主要论证如下:
第二章,由于学术界对产业内贸易的概念始终未形成统一的界定,导致伴随产业内贸易的不断发展,针对产业内贸易的论争从未终断,至今仍有许多人认为产业内贸易是一种“统计现象”,这种错误观念很大程度上阻碍着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究其根源在于:从理论角度对产业内贸易的解释与从实证角度对产业内贸易的解释不相统一。因此,本书作者首先梳理了已有的产业内贸易概念,并给出了一个理论与实证能够相互衔接的对产业内贸易的概念界定。进而,对现实中也大量存在的易与产业内贸易概念混淆的“公司内贸易”、“产品内贸易”的概念进行了分析与对比,之后对产业内贸易的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
第三章,以产业内贸易理论作为中国贸易优势重构的理论基础,必须对产业内贸易的成因与贸易的利益来源进行考察。通过对现有产业内贸易理论模型的系统分析可知,产业内贸易理论最强有力的挑战了比较优势理论的关键假设——“产品同质”、“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本书作者在对同质产品、水平异质产品、垂直异质产品在不同市场结构下的理论模型、贸易成因与贸易利得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产品异质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基础、需求偏好是产业内贸易的内在动因、规模经济是产业内贸易的利益来源”的重要论点虽颇有建树,但却并没有使产业内贸易理论为人们普遍所接受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产业内贸易的理论研究一直处于一种“盲人摸象”的状态(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对此,本书作者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产业内贸易研究现存的主要问题,还指出:若以产业内贸易理论作为构建一国贸易优势的理论基础,就必须对其理论根源进行探究,进而将其置于统一的理论研究框架。
第四章,在剖析已有产业内贸易理论最核心观点“产品异质”、“需求偏好”、“规模经济”的基础上,指出产业内贸易形成的真正根源是国际分工的深化,是世界范围内资源有效配置的必然选择。然而,由于分工是有成本的,有成本就必然要进行成本一收益对比,分工的程度取决于这种成本一收益对比的结果。因此,本书作者提出“异质供给”、“异质需求”、“异质高价”的概念,并借用新制度经济学有关交易费用(资产专用性)的理论,对分工的成本及分工的状态进行了理论研究,进而说明产业内贸易以及产业内贸易的不同方式都是产业内国际分工的必然结果,并提出:只要条件具备产业内贸易可以发生在任何国家之间与任何异质产品之问。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产业内贸易的成因是产业内分工的形成,产业内贸易的利益来源是分工带来的效益,产业内贸易的利得取决于一国在产业内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因此,产业内贸易理论具有一般性,可以作为构建一国贸易优势的理论基础。
第五章,关于构建贸易优势的理论,众所周知的主要有“比较优势理论”与“国家竞争优势理论”。通过对比较优势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应用现状进行系统分析,本书作者提出比较优势理论属于“点线优势”(企业一资源),国家竞争优势属于“立体优势”(企业一产业一国家),在两者之间需要借助“平面优势”相互衔接,而产业内贸易则正好是形成“平面优势”的重要途径。因为:一是产业内贸易是基于“异质产品’’基础上形成的国际分工,立足于各国产业的平行发展,尽管不同国家所处的层面不同,但它与比较优势最大的区别在于产业内贸易不是产业替代型取向,因而不会招致类似比较优势所带来的民族利益冲突,也就不会带来贸易摩擦。二是在全球贸易自由化背景下,中国已经不再拥有对本国弱势产业实施全方位贸易保护的机会与可能,因此通过提供同类“异质产品”可以增强本国产业的生产能力,进而促进本国国民经济各类产业的共同发展,而不仅局限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三是产业内贸易的发展能促进国家竞争优势的形成所需要的产业竞争优势的培育,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形成,因而有利于国家竞争优势的不断提升。
第六章,在系统的理论分析之后,本书作者对中国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数据来自联合国统计署的贸易数据库(UNCOMTRADE)。为使研究更具可信度,实证是以数据库中《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四位编码商品作为“同类产品”的划分标准,具体选取了中国加入WTO之前的2000年数据与之后的2006年数据,以及中国主要贸易伙伴美国(2006年)与欧盟(2005年)的数据(每个国家每年的数据至少在2000个以上)进行有关产业内贸易总量水平、结构状况与产业内贸易方式的对比分析,并将中国的产业内贸易水平与中国的贸易竞争力对比,得出结论:中国现有产业内贸易水平较高,但主要是以垂直异质产品产业内贸易为主,而且是以加工贸易方式实现的;事实上,中国的实际贸易竞争力还较弱。进而指出,目前为人们普遍采用的衡量产业内贸易水平的“GL指数”在中国应用时,必须进行修正,并给出了最简单的修正公式,计算了修正后的中国产业内贸易水平。
第七章,依据上述分析,已经可以很清楚地得出结论:中国现阶段要提升外贸竞争力水平,获取更大的贸易优势,不应再单纯追求传统的产业间贸易规模的扩大,而应主动转向发展产业内贸易,特别是水平异质产品产业内贸易。因为在目前中国已经不再具有通过各种传统的贸易壁垒来扶植幼稚产业的背景下,发展产业内贸易,则是在开放的经济环境中提升一国竞争力水平的有效途径。因此,有必要对中国现有的各方面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论证,探究中国发展产业内贸易的可行性。具体分析涉及以下方面:中国经济总量的发展水平,特别是国内一些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中国的产业发展状况与生产能力;决定生产的技术水平、特别是决定产品异质程度的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现有的居民消费水平与消费动向;中国参与经济一体化进程的状况;国内市场规模与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等。
第八章,针对目前中国对外贸易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产业内贸易理论在中国的应用拓展:一是通过发展产业内贸易可以使中国回避目前频繁遭遇的贸易摩擦,因为产业内贸易不同于比较优势基础上形成的贸易模式,不会带来巨大的调整成本以及巨大的国家间利益再分配,因而也就不会带来巨大的贸易冲突。二是发展产业内贸易可以使中国目前对外贸易成长中的诸多现实矛盾得以突破,因为在中国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对外贸易模式中所形成的无核心技术、无自主品牌的格局,在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中都是必须改变的。三是中国应努力提升水平异质产品产业内贸易的份额,因为理论与实践均证实,水平异质产品产业内贸易是比垂直异质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更高的产业内贸易方式,更有利于一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进步,并能够带来比垂直异质产品产业内贸易更多的贸易利益。在中国目前还没有能力(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决定的)与发达国家发展水平异质产品产业内贸易的情况下,应积极拓展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国家进行水平异质产品产业内贸易,如俄罗斯,因为这将有益于两国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两国经贸合作的加深以及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加强。
第九章,对研究结果进行简要总结并提出建议,进而指出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综上所述,本书作者的主要结论是:依据比较优势理论发展中国的对外贸易,进而调整中国的产业结构,带动经济的增长,尽管也可以使中国获得发展,但是,这种发展模式不仅是在改革开放之初的特定背景下选择(因为当时的中国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的一种发展模式,也是在目前中国现状下的一种收益——成本效率较低的发展模式,更是一种跟在发达国家后面的“追随”发展模式。这对于一个不仅要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且更要拥有与发达国家比肩实力的中国来说,显然是不足的。因此,作者提出:中国目前应通过大力发展产业内贸易,寻求创新的发展路径,进而实现我们的强国梦想!
本书是作者在博士毕业论文基础上经过修改而成的,其核心内容都是带有一定开拓性与创新性的研究,尽管疏漏与浅见在所难免,但这些探索对中国对外贸易的进一步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作者简介】
喻志军,经济学博士,经济学副教授。
1987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后留校任教至今。主要从事国际贸易与产业经济研究。
主持与参与的课题有:2008年国家统计局全国统计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产业内贸易统计指标研究及中国贸易状况实证分析》(主持)、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产业内贸易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应用:探索性研究》(主持)、2003年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产业竞争力研究》(参与)、2003年国家自然基金应急项目《中国房地产业总体态势分析》等。
【目录】
第1章导言
1.1问题的提出
1.1.1现实背景
1.1.2理论背景
1.1.3研究的主要内容
1.2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2.1数据来源
1.2.2研究方法
1.3研究的创新与难点
1.3.1研究创新
1.3.2研究难点

第2章产业内贸易的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2.1概念的分析对比
2.1.1产业与产业分类
2.1.2产业内贸易的概念
2.1.3相关概念的辨析
2.2文献综述
2.2.1国外的研究成果
2.2.2国内的研究现状

第3章产业内贸易成因的理论模型分析
3.1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模型
3.1.1Grubel&Lloyd的“修正的H-O模型”
3.1.2Brander&KIngman的“相互倾销模型”
3.2水平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模型
3.2.1Krugman的“垄断竞争模型”
3.2.2Lancaster的“产品差异模型”
3.3垂直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模型
3.3.1Falvey等的“新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3.3.2Shaked&Sutton的“垂直差异寡头垄断模型”
3.4产业内贸易的利益来源
3.4.1产业内贸易前的静态利益
3.4.2产业内贸易后的静态利益
3.5几点结论
3.5.1产业内贸易的类型
3.5.2不同类型产业内贸易的成因
3.5.3产业内贸易理论存在的不足

第4章产业内贸易成因的制度经济学研究
4.1现有产业内贸易成因的剖析
4.1.1关于产品异质
4.1.2关于需求偏好
4.1.3关于规模经济
4.2产业内贸易形成的真正根源——国际分工
4.2.1国际分工发展的历史进程
4.2.2国际分工的类型
4.2.3国际分工与产业内贸易
4.3产业内贸易成因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4.3.1必须存在异质需求
4.3.2必须存在异质供给
4.3.3必须考虑交易费用
4.4几点结论
4.4.1产业问贸易的形成
4.4.2产业内贸易的形成
4.4.3企业对规模经济与产品差异的选择

第5章重构中国贸易优势的路径选择
5.1比较优势理论与中国的比较贸易优势——点线优势
5.1.1比较优势理论的逻辑
5.1.2比较优势理论在中国的实践
5.2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与中国的国家贸易优势——立体优势
5.2.1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逻辑
5.2.2国际竞争力及其评价方法
5.2.3竞争优势理论在中国的实践
5.3产业内贸易理论与中国贸易优势重构——平面优势
5.3.1产业内贸易理论实现了对传统理论的超越
5.3.2中国迫切需要构建“平面优势”的新思路
5.3.3产业内贸易发展能促使国家竞争优势形成

第6章中国产业内贸易发展的现状实证
6.1产业内贸易测度指标与分析
6.1.1初期探索
6.1.2“GL指数”
6.1.3“GL指数”的发展
6.1.4产业内贸易的结构指数
6.2中国产业内贸易现状的实证分析
6.2.1中国产业内贸易的总体发展水平
6.2.2中国产业内贸易结构分析——水平与垂直异质产品产业内贸易
6.2.3中国产业内贸易的商品品种研究
6.3产业内贸易指标的修正——基于中国制造业的实证
6.3.1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现状
6.3.2基于中国制造业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修正

第7章中国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可行论证
7.1国家经济总量与地方经济实力显著提升
7.1.1中国经济总量已达到中等国家水平
7.1.2国内发达地区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7.2制造业生产能力与企业效率显著增强
7.2.1生产能力空前发展,异质供给潜力巨大
7.2.2企业数量规模扩张,企业效率迅速增长
7.3科技实力与外资引进水平显著提高
7.3.1国内科技研发能力提升技术创新
7.3.2利用外资的水平与质量明显改观
7.4国内市场规模与居民消费取向显著扩展
7.4.1国内市场规模庞大,消费增长迅猛
7.4.2居民收入大幅提高,异质需求突显
7.5经济一体化进程成效显著发挥
7.5.1经济一体化成就产业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
7.5.2中国一体化进程助推产业内贸易水平提升

第8章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应用拓展
8.1发展产业内贸易,应对各种贸易摩擦
8.1.1当前国际贸易争端的特点
8.1.2产业内贸易何以应对贸易摩擦
8.2发展产业内贸易,获取新型贸易优势
8.2.1中国发展产业间贸易的必然结果
8.2.2中国发展产业内贸易的贸易优势
8.3发展产业内贸易,提升中俄贸易水平
8.3.1中俄双边贸易发展的现状与分析
8.3.2中俄发展产业内贸易的优势条件
8.3.3结论与启示

第9章结论
9.1研究的主要结果及建议
9.2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中文参考文献
英文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